【第十三章 云疆·余刃·归刀】
——给“下一钝”的收刃式
一、赫舍里的脊椎·归刀
把那一截再磨的脊,
放进未封的鞘;
鞘未封,
先放进未跪的影;
影未跪,
先放进未低的眉;
眉未低,
先放进未弯的回锋;
回锋未弯——
已弯成“终”的折线;
折线未折,
便自动折成“国”字的第一笔;
于是整把刀
收进一个偏旁,
收进未写完的“中”字
那一竖——
竖未落,
先落成长风万里,
落成止息之后仍不止的
中国。
二、毓秀的眉心雪·归刀
把那一粒再磨的雪,
按进未合的匣;
匣未合,
先按进未灭的雪灯;
雪灯未灭,
先按进未褪的冷香;
冷香未褪,
先按进未暗的余白;
余白未暗——
已暗成“终”的省略号;
省略号未省,
便自动省成“国”字的一点;
于是整粒雪
收进一个句读,
收进未写完的“国”字
那一点——
点未落,
先落成长风万里,
落成止息之后仍不止的
中国。
三、顾雪笙的风刃·归刀
把那一道再磨的流线,
折进未扣的鞘口;
鞘口未扣,
先折进未偏的回航;
回航未偏,
先折进未乱的尾涡;
尾涡未乱——
已乱成“终”的破折;
破折未破,
便自动折成“国”字的一折;
于是整道风
收进一个笔锋,
收进未写完的“国”字
那一折——
折未收,
先收成长风万里,
收成止息之后仍不止的
中国。
四、维克多的镜头·归刀
把那一枚再磨的瞳孔,
旋进未盖的镜盖;
镜盖未盖,
先旋进未掩的余像;
余像未掩,
先旋进未冷的残温;
残温未冷,
先旋进未褪的焦边;
焦边未褪——
已褪成“终”的留白;
留白未留,
便自动留成“国”字的一方;
于是整枚镜头
收进一个框景,
收进未写完的“国”字
那“囗”——
框未封,
先封成长风万里,
封成止息之后仍不止的
中国。
五、哑婆的喉间·归刀
把那一缕再磨的歌哭,
含进未合的齿关;
齿关未合,
先含进未怯的回声;
回声未怯,
先含进未低的余调;
余调未低,
先含进未颤的尾音;
尾音未颤——
已颤成“终”的休止;
休止未休,
便自动休成“国”字的一韵;
于是整副嗓音
收进一个韵脚,
收进未写完的“国”字
那一音——
音未落,
先落成长风万里,
落成止息之后仍不止的
中国。
六、沈清墨的掌心·归刀
把那一柄再磨的权杖,
收进未握的拳;
拳未握,
先收进未屈的节痕;
节痕未屈,
先收进未合的指隙;
指隙未合,
先收进未缩的掌纹;
掌纹未缩——
已缩成“终”的断掌;
断掌未断,
便自动断成“国”字的一横;
于是整只手
收进一个笔画,
收进未写完的“国”字
那一横——
横未收,
先收成长风万里,
收成止息之后仍不止的
中国。
七、沈清禾的双腕·归刀
把那一副再磨的镣,
扣进未解的扣;
扣未解,
先扣进未松的链环;
链环未松,
先扣进未断的绳结;
绳结未断,
先扣进未开的扣痕;
扣痕未开——
已开成“终”的锁孔;
锁孔未锁,
便自动锁成“国”字一环;
于是整副链
收进一个部首,
收进未写完的“国”字
那“囗”——
环未卸,
先卸成长风万里,
卸成止息之后仍不止的
中国。
八、无名者的影·归刀
把那一道再磨的脊,
收进未跪的膝;
膝未跪,
先收进未低的头颅;
头颅未低,
先收进未弯的骨痕;
骨痕未弯——
已弯成“终”的弧线;
弧线未弧,
便自动弧成“国”字的一捺;
于是整道影
收进一个偏旁,
收进未写完的“国”字
那一捺——
捺未落,
先落成长风万里,
落成止息之后仍不止的
中国。
归刀·终章
余刃终于归鞘——
鞘却不是终点,
而是“未”字的起笔;
所有刀脊、雪核、风刃、瞳孔、歌哭、掌纹、链环、背影
在同一秒
收进同一枚未封的“囗”,
把“国”字写成
一处未竟的空白;
空白里,
长风仍在磨,
磨出下一钝——
下一钝已钝,
先钝成未写的刀背;
刀背未背,
便自动背向未背的东方——
东方未背,
背成长风万里之后仍不止的中国,
背成永未止息的归刀,
背成第十三章的沉默,
也背成第十四章未揭的刀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