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月的江城飘着细碎的冷雨,星火传媒办公室的玻璃窗上蒙着一层薄雾,却挡不住室内沸腾的热气。周建明把笔记本电脑搬到会议桌中央,屏幕上是蓝星音乐盛典官方账号的直播界面,右上角的“在线人数”已经突破200万,弹幕里一半是苏澈粉丝的“求官宣”,一半是路人好奇“华星会不会又搞事”。
“还有五分钟……”张姐攥着手机,指节泛白,屏幕上是她和盛典工作人员的聊天记录,对方只回了一句“再等等,快了”,没再多说。老林坐在角落,手里的烟点了又灭,眼神死死盯着屏幕——他比谁都清楚,这个提名不仅关乎苏澈,更关乎所有坚持原创的小音乐人,要是真被华星搅黄了,以后大家更难出头。
苏澈站在窗边,指尖划过玻璃上的雨痕,心里却比昨天平静。早上张教授发来消息,说“评审团已经统一意见,官方会彻底澄清”,加上系统提示“提名稳选概率95%”,他知道,这场关于原创的较量,他们已经赢了。
“开始了!”周建明突然喊了一声。
屏幕上,盛典官方主持人拿着一份声明,背景板上“公平·公正·致敬原创”的标语格外醒目。“针对近期关于苏澈先生提名资格的争议,经评审团核查,苏澈先生提交的《青花瓷》创作手稿(含12版修改稿、文化考据笔记)真实有效,原创性无任何争议,”主持人的声音透过音响传出,清晰而坚定,“现正式宣布:苏澈先生‘最佳新人’‘最佳作词(《青花瓷》)’两项提名均有效,任何质疑均无事实依据。”
“赢了!”
办公室里瞬间炸开了锅。张姐激动地抱住旁边的同事,眼泪都快掉下来;周建明用力拍了下桌子,差点把咖啡杯震倒;老林猛地站起来,把没抽完的烟扔到烟灰缸里,大声说:“我就知道!真金不怕火炼!”
苏澈拿出手机,看到林晓发来的粉丝群截图——几百条“提名保住了”的消息刷屏,有人已经开始设计盛典应援服,还有人晒出了之前准备的“尊重原创”灯牌,说“终于能堂堂正正带进去了”。瓷坊的老师傅也发来语音,声音里满是欣慰:“阿澈,好样的!《青花瓷》没白写,文化没白传!”
还没等大家平复激动,张教授的采访视频突然被音乐类大V“蓝星音乐评”转发,标题是“张启明教授谈苏澈:《青花瓷》的意境,是近年罕见的创作高度”。视频里,张教授坐在满是古籍的书架前,手里拿着苏澈的创作手稿,语气严肃却带着赞许:
“我研究歌词三十年,很少见到新人能把传统文化和现代音乐结合得这么好。《青花瓷》里‘天青色等烟雨’的考据,不是简单堆砌辞藻,而是真正理解了青花瓷‘雨过天青云破处’的烧制意境;‘宣纸上走笔至此搁一半’的留白,更是把东方美学的含蓄感唱透了。”
他顿了顿,特意举起手稿里的修改痕迹:“你们看,这12版修改稿,从‘天青色待烟雨’到‘天青色等烟雨’,从‘心事我知晓’到‘心事我了然’,每一处改动都有逻辑、有思考,这不是‘代笔’能编出来的。现在乐坛太缺这种‘沉下心打磨’的创作,华星所谓的‘质疑’,不过是怕这样的原创打破他们的流量垄断。”
这段采访像一颗重磅炸弹,瞬间引爆全网。#张启明力挺苏澈#的话题半小时内冲上抖乐热搜5位,播放量破800万。评论区里,不仅有苏澈的粉丝,还有大量路人、文化博主甚至高校教师留言:
“张教授是业内权威,他说原创就是原创!华星别再自欺欺人了!”
“原来‘天青色等烟雨’有这么深的讲究,苏澈是真的在做有文化的音乐!”
“对比一下赵宇的‘爱你爱到转圈圈’,差距一目了然……”
“支持苏澈!支持真正的原创!”
甚至有中央音乐学院的学生自发组织“《青花瓷》歌词解析会”,在校园里分享苏澈的创作考据,视频被传到网上后,又带动了一波“考古《青花瓷》”的热潮,乐云《青花瓷》的播放量当天再涨100万。
而另一边,华星娱乐还在做最后的挣扎。上午十点,他们的官方账号发了一条模糊的通稿:“尊重盛典决定,期待行业良性竞争,愿所有音乐人专注作品。”试图营造“大度”的形象,可评论区里根本没人买账。
网友们直接扒出华星之前的操作:“之前发通稿说苏澈靠运气,直播改歌嘲讽,现在又装大度?脸呢?”“良性竞争?你们匿名举报的时候怎么不说良性?”“建议华星先让赵宇把《青花瓷》歌词背下来,再谈专注作品”。更有细心的网友发现,通稿里没提“原创”两个字,评论区瞬间被“不敢提原创”的调侃刷屏。
不到一小时,华星的通稿就被骂到删除,可截图已经在网上传开,#华星通稿被群嘲#的话题冲上热搜18位。更糟的是,之前和华星谈合作的两个品牌方,当天下午就发声明“终止合作意向”,理由是“品牌注重原创精神,与华星近期行为不符”——华星偷鸡不成蚀把米,不仅没搞掉苏澈的提名,反而把自己的口碑彻底搞砸了。
苏澈是在录音棚里看到华星删稿的消息的。当时他正和老林调试《青花瓷》live的古筝音准,老林刷到热搜,忍不住笑出声:“你看华星,删稿比谁都快!之前的嚣张劲儿呢?”
苏澈笑着摇摇头,没过多关注。他拿起吉他,轻轻弹起《青花瓷》的前奏,琵琶的点缀从音响里传出,和古筝的旋律交织在一起,比之前更细腻、更有韵味。“盛典上就这么定,”他对老林说,“不用加太多花哨的改编,就靠旋律和歌词本身,让大家听听原创的力量。”
就在这时,脑海里的系统提示音响起,淡蓝色的光膜缓缓展开:
【检测到蓝星音乐盛典官方确认提名有效,张启明教授采访引发正向舆论爆发,华星恶意竞争失败并遭群嘲,触发“原创胜利”声望结算……】
【结算完成:获得声望值点,当前声望值累计点!】
【解锁新功能:原创标杆效应(宿主作品将被多个音乐院校列为“原创教学案例”,吸引更多新人创作者关注,后续发起“青年原创计划”时可获得院校资源支持);】
【当前舆论与资源动态:
1. 舆论:“支持原创”话题阅读量破5亿,#苏澈 原创榜样#冲上热搜3位,路人对原创音乐好感度提升40%;
2. 资源:3家国家级文化机构发来合作邀约,希望将《青花瓷》纳入“传统文化推广项目”;蓝星音乐盛典新增“原创创作者分享环节”,邀请苏澈作为首位分享嘉宾;
3. 华星影响:品牌合作减少25%,股市下跌3%,内部艺人开始寻求解约,行业口碑跌至谷底;】
【触发支线任务:“原创精神传递”,任务要求:盛典“原创分享环节”讲解《青花瓷》创作历程,吸引1000+新人创作者关注,任务奖励:声望值点,“全国原创音乐扶持基金”参与资格。】
苏澈看着“原创标杆效应”的介绍,心里满是踏实。他想起穿越时的迷茫,想起录《青花瓷》时的窘迫,想起面对华星打压时的坚持,突然明白:所谓的“胜利”,不是打败了谁,而是让更多人相信,原创值得被尊重,文化值得被传承,真诚的作品永远有市场。
傍晚,周建明带来了一个好消息:“乐云音乐为了支持你,特意把盛典直播的主会场背景板换成了‘青花瓷’主题,还会在直播前播放你的创作纪录片——他们说,要让所有人都看到,原创音乐人有多了不起!”
苏澈走到录音棚的窗边,雨已经停了,夕阳透过云层洒下来,给老街的瓷坊镀上了一层金边。老师傅正把“《青花瓷》——蓝星音乐盛典最佳作词提名”的牌子挂在门口,路过的学生停下来拍照,嘴里哼着“天青色等烟雨”的旋律。
“阿澈,想什么呢?”老林走过来,递给他一杯热奶茶。
“在想盛典那天要怎么分享。”苏澈接过奶茶,笑着说,“我想把张教授说的‘有根的创作’告诉更多人,让他们知道,写歌不只是拼旋律,还要拼用心,拼对文化的敬畏。”
老林点点头,拍了拍他的肩膀:“好!到时候我把古筝带上,你边弹边讲,保证比任何演讲都动人!”
夕阳渐渐西沉,录音棚里的灯光亮了起来。苏澈拿起吉他,再次弹起《青花瓷》的前奏,温柔的旋律在房间里回荡,混着窗外的歌声,像一场未完的梦。他知道,蓝星音乐盛典的提名只是一个节点,接下来,他要带着《青花瓷》的故事,带着原创的初心,去影响更多人,去改变这个曾经被流量裹挟的乐坛——而这,才是他穿越到蓝星,最想完成的“文娱复兴”。
而此刻的华星娱乐,李娜坐在空荡荡的办公室里,看着墙上赵宇的海报,突然觉得无比讽刺。她花了那么多心思打压苏澈,动用了那么多资源,最后却只换来一场全网群嘲和合作流失。她终于明白,在真正的原创力量面前,流量和人脉都是泡沫,一戳就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