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委书记苏铭调研的东风,迅速转化为青溪县上下实实在在的行动力。
全县干部大会后,发展的重心被明确锚定在“提质增效”四个字上。
开发区作为工业兴县的龙头,首当其冲迎来了发展思路的深刻变革。
县长金茹雷厉风行,亲自挂帅,从招商局、发改局、经开区管委会抽调精兵强将,组建了一支不到十人的专业招商小分队。
这支队伍不再像过去那样“捡到篮子都是菜”,而是有着清晰的使命,
瞄准国内细分领域的“隐形冠军”和拥有核心技术的创新型企业。
小分队成立后的第一次会议上,金茹将一叠厚厚的行业分析报告放在桌上,
“以前我们招商,是漫天撒网。现在,我们要的是精准狙击!每个人的案头都要给我熟读这些材料,新能源电池材料、精密光学器件、生物医用高分子……我们要搞清楚这些行业的顶尖玩家是谁,他们的技术路线、布局策略、投资需求是什么!”
她目光扫过全场,
“我们的优势不再是廉价土地和税收优惠,而是经过整顿后清明的政治生态、‘青溪标准’下的高质量营商环境、以及逐步完善的产业链配套。我们要学会卖未来,卖潜力,卖价值!”
小分队迅速行动,分行业、分区域进行深入研究,建立目标企业库,制定个性化招商方案。金茹亲自带队,奔赴长三角、珠三角,不再参加那种大型招商会,而是直接叩响目标企业老总的门,进行一对一的精准洽谈。
过程远比想象中艰难。
许多企业对内陆县城的技术承接能力、人才储备表示怀疑。
金茹和小分队成员们不厌其烦地介绍青溪的变化,展示开发区规划,甚至邀请对方先派技术团队来进行“可行性考察”。
功夫不负有心人。
一家在国内电子陶瓷材料领域市场份额占前三的“隐形冠军”企业,在被金茹“三顾茅庐”的诚意和青溪开发区提供的定制化厂房方案、技术工人培训计划打动后,终于松口,签署了投资意向协议。
与此同时,“腾笼换鸟”的另一只手也强力运转。由常务副县长牵头,对开发区内现有企业进行新一轮的“体检”和分级评估。
对于那些工艺落后、能耗高、效益差、甚至环保存在隐患的企业,建立了详细的退出倒逼机制。
一家占地五十亩的老牌纺织厂,曾是当年的招商明星,如今设备陈旧,利润率极低,且排污指标始终徘徊在红线边缘。
工作组多次上门,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明之以法。
最终,在合理的补偿和协助寻找新厂址的承诺下,该企业主同意搬迁至成本更低的邻县工业园区,为开发区腾出了宝贵的土地空间。
“腾出旧笼子,是为了引来更能下金蛋的凤凰。”
金茹在每次攻坚会上都反复强调,“
这个过程会有阵痛,会有阻力,但为了青溪的长远发展,这一步必须坚定地迈出去!”
开发区的天空,似乎都因为这场静悄悄的“革命”而显得更加清朗。
就在金茹在外奔波“引凤”的同时,县委书记路远则将目光聚焦于营商环境的“深度优化”。
他深知,引来凤凰,更需筑好良巢。
一个周一的早晨,路远没有通知任何县领导,也没有让办公室安排,只带着秘书,穿着普通的夹克衫,来到了县政务服务中心。
“我今天就是个来办事的普通群众,你们不用管我。”
路远对闻讯匆匆赶来的中心主任摆了摆手,随即融入了办事的人流中。
他首先模拟新办企业,全程体验“企业开办一站式服务”。
取号、排队、填表、提交材料……他发现虽然窗口集中了,但很多材料仍需在不同窗口间重复提交,后台流转并不顺畅,足足花了近三个小时才走完流程。
接着,他又模拟一个项目报建。
这一次,他遭遇了更多的“中梗阻”,审批表格复杂且表述晦涩,不同部门的要求时有冲突,工作人员对最新“容缺受理”政策解释不清,遇到模糊地带习惯性地说“要请示领导”……
一位来办理餐饮许可证的小餐馆老板向他抱怨,
“都说现在办事快了,可这材料要求还是那么多,跑一趟说不清,得跑好几趟。时间耗不起啊!”
路远默默地听着,记着,脸色逐渐凝重。
坐在宽敞的办公室里听汇报,和亲身下来体验,感受截然不同。
他真切地感受到了群众和企业办事的“难点”、“堵点”和“痛点”。
当天下午,路远立刻召集所有涉及行政审批和公共服务的部门一把手,就在政务服务中心开现场会。
他没有发火,而是让各位局长们亲自去走一遍流程,然后回来谈感受。
当那些平日里听惯了汇报的局长们,亲自体验了繁琐的表格、漫长的等待、和偶尔不那么耐烦的服务态度后,一个个脸上都挂不住了。
“大家都体验过了吧?”
路远沉声道,
“‘门好进、脸好看’基本做到了,但‘事难办’的问题依然突出!这不是哪个部门的问题,而是我们整个服务体系的机制问题!”
很快,一场名为“流程再造·服务升级”的专项行动在全县拉开大幕。
路远亲自担任组长。
目标是明确的,
大力推行“一网通办”,打通数据壁垒,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
探索“拿地即开工”审批模式,对符合条件的项目实行极简审批;
扩大“不见面审批”范围,最大程度方便群众和企业。
阻力是巨大的,这触及了许多部门的固有权力和利益,改变了习以为常的工作流程。
但在路远的强力推动和持续督导下,改革一步步向前推进。
一个月后,政务服务中心出现了“一件事一次办”专窗,推出了清晰无比的办事指南二维码墙,后台的数据开始艰难地打通……
路远给自己定下规矩,每个月至少要“隐身”来体验一次。
他要让“在青溪办事不求人”从一个口号,真正变成一块金字招牌。
他知道,优质的营商环境,才是青溪未来最核心的竞争力。
这场自我革命,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