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琪莲的马车清晨才到下风村,而住在任家镇的蔗姑早听说了她与九叔的旧事,心头翻江倒海,立刻追了过来。
此刻米琪莲挺着孕肚坐在椅上,杜威端着碗在一旁轻手轻脚地伺候,生怕有个闪失。
这人平日看着吊儿郎当,待妻子却是真心实意。
九叔坐在桌边,手里握着筷子,目光却频频落在米琪莲身上,似有千言万语,却又不知如何开口。
唯有蔗姑,眼神冷冽,眉间藏着掩不住的酸意与怒火。
幸而苏荃踏入厅堂,一股清朗之气悄然弥漫,压抑的气氛稍稍缓和。
任婷婷见状,连忙笑着打圆场:“都别愣着啦,开饭了,饭菜凉了可就不好吃了。”
碗筷声响起,众人动筷。
苏荃也在任婷婷身旁坐下。
她悄悄凑近,低声道:“其实啊,我觉得九叔和蔗姑挺合适的。”
苏荃轻轻摇头,夹起一筷菜:“合适不合适,不是咱们说了算。
终究还得看我师兄心意。
强求来的姻缘,终究不长久,顺其自然吧。”
任婷婷环顾四周,默默点头:“你说得对。”
事情既已了结,自然不必久留此地。
况且下风村本是任老爷屯兵之所,并非宜居之地。
用罢早饭,苏荃便登上了任婷婷的马车返回任家镇,九叔带着两个徒弟紧随其后。
午膳在途中解决。
秋生文才不觉什么,倒是任婷婷出身名门,自幼循规蹈矩,何曾有过野外用餐的经历?一时新奇不已,玩得不亦乐乎。
苏荃还特意运起真炁,从河中引出一条活鱼,架火烤熟,香气四溢。
既无急务,行程便不匆忙,上午启程,直到夕阳西斜,一行人才回到任家镇。
九叔径直往义庄走去,蔗姑却紧跟身后,絮絮叨叨说个不停。
苏荃与任婷婷相视一笑,各自散去。
回到白事铺子里,苏荃第一件事便是取来一叠白纸,指尖灵巧翻动,转眼间便折出一匹匹小巧的纸马。
这些纸马不过半人高,模样憨拙,远远瞧去,倒像是孩童手中的玩物。
他随即执起符笔,亲自在每匹纸马的头部点上双目,又于躯干之上细细勾勒符纹,一丝不苟。
说来也巧。
他是在七月离开任家镇,外头奔波了将近两个月,眼下再过几日正是九月初九重阳节——恰是送那群婴魂转世投胎的好时机。
可这回要送的并非寻常亡魂,其中还混着三只凶煞未散的婴厉,稍有差池便会酿成大祸。
正因如此,久未动过扎纸手艺的苏荃,这才重新拾起旧活。
这边他忙得不可开交,那边九叔也没闲着。
任府派来的仆役正在院中搭设法坛,而九叔则带着两个徒弟,在屋内准备符纸与法器。
“师父。”
文才把一只折好的纸具放进竹筐,忍不住开口:“既然师叔在此,到时只需他施法打开阴门,送那些小鬼进去便是,咱们何必费这么大劲?”
秋生在一旁直点头,忙了一早上,腰都快断了,心里早嘀咕开了。
“哼,师叔!师叔!”九叔猛地抬头,瞪着他俩,“事事都靠师叔,难道你们离了他就不会走路了?”
两人互望一眼,缩了缩脖子,低头继续干活。
九叔叹了口气:“苏荃的确能用修为强行破开通道,可这不是驱邪镇煞,而是超度无辜婴灵。
既是要送往地府轮回,就得走正规程序。”
“做法事,就是讲个规矩,是做给阴司看的。
祭品、法坛、香火一样都不能少。
你们跟了我十几年,这点道理都不懂?我当初真是瞎了眼!”
两日后,正午时分。
义庄后院,阳光灼烈,秋风微凉。
高高的法台早已搭好,九叔与苏荃皆身着道袍,肃然而立。
后院角落,秋生和文才已焚好香案,正小心翼翼地将那些封存婴魂的小像一一放入木箱。
箱底垫着软布,外壁以朱砂绘满镇魂符文——此符可隔绝阳气,免得这些稚弱魂魄见光即散。
前厅里,任老爷等人早已到场。
毕竟今日是为婴灵超度,消息一出,镇上有头有脸的富户纷纷赶来观礼。
苏荃并未阻拦。
但除了那些富贵人家,还有另一群人悄然伫立——一群女子,年岁多在二三十之间,眉宇间藏着哀愁,眼中却又燃着希冀,频频朝后院张望。
她们身边站着各自的夫君,个个神情焦灼,仿佛在等待某种奇迹。
终于,一名男子按捺不住,拱手行礼:“苏真传!”
“嗯?”苏荃转身看他,“有何事?”
“自然是……关于那些婴灵的事。”
那人搓着手,声音有些发颤:“您先前说的……当真可行?”
“放心。”苏荃微微一笑,语气温和却不容置疑,“我从不在这种事上虚言哄人。
今日请你们前来,自然是有十足把握。
安心等着便是。”
“你若不信旁人,难道还能不信苏先生?”一旁的任发也插话道,“这一年多他在任家镇所作所为,谁人不知?说他是活神仙也不为过!”
“他的话,便是铁打的承诺。”
“那就好,那就好……”男子松了口气,再次抱拳,“若真能如愿,我家便是欠下苏先生天大人情!往后但有差遣,赴汤蹈火,在所不惜!”
他话音刚落,其余几位丈夫也纷纷表态,语气诚恳,心意坚定。
这一切,皆因昨日传出的消息所致。
原来,苏荃与九叔早已商议妥当:除却那三只怨气深重的厉婴必须送入地府外,其余婴魂其实另有出路。
凡人死后需经地府审判,洗尽因果,饮下孟婆汤,方能转世。
可婴儿不同——他们未曾经历尘世,无罪无业,灵魂本就纯净。
只要有人引渡,便可不经轮回之苦,直接托生人间。
婴儿生来魂魄澄澈,未沾尘世记忆,无需经过地府轮回程序便可直接转生。
苏荃便想到,将任家镇所有盼子心切却始终未能怀上的女子召集而来,
直接让婴灵入其腹中,既解决了投胎之事,也圆了许多人家渴求子女的心愿,可谓一举两得。
那群男人之所以激动难耐,正是因为这句老话——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在这尚处半旧时代的乡里,香火延续重于一切。
不少人为了求一个孩子倾尽积蓄,寻医问卜、烧香许愿,终究徒劳无功。
如今苏荃带来一线生机,怎不叫人心潮澎湃?
“师父,师叔,东西都搬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