侠客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当那道明黄色的世袭罔替诏书递到徐骁手中时,这位征战半生、见惯生死的北凉王,枯槁的手指竟微微发颤。他展开诏书,“徐凤年承袭北凉王爵” 几个朱红大字映入眼帘,像一道暖光,驱散了多日来心头的阴霾。徐骁忍不住咧开嘴笑了,笑声里带着如释重负的轻松,却也藏着几分苦涩 —— 为了这短短几行字,他主动辞去了 “上柱国” 的显赫职位,还承诺待徐凤年正式接位便退位,将经营多年的北凉权力交出去。

殿内寂静,只有他的笑声在空气中回荡。徐骁抬手摸了摸诏书边缘,粗糙的指尖划过绫锦面料,仿佛能摸到徐凤年将来执掌北凉的模样。他想起儿子第一次游历江湖时的懵懂,想起这次为他安排的护卫阵容 —— 前剑神李淳罡坐镇,青鸟、魏叔阳等人随行,还有褚禄山在王府待命,只等鹞鹰传信便驰援青州。这一切布局,都是为了让徐凤年最终能顺利接下北凉的重担,如今诏书到手,多年的谋划总算有了结果。可一想到自己失去的职位,想到在太安城受的气,徐骁脸上的笑容又淡了几分,他轻叹一声,将诏书小心翼翼地折好,贴身收好,仿佛那是北凉未来的全部希望。

离开皇宫,踏上回北凉的路,徐骁骑在马背上,望着沿途的风景,脸上又露出了笑容。他想象着徐凤年得知消息后的模样,那小子或许还在青州的江湖里闯荡,不知道父亲在皇城为他付出了多少。风从耳边吹过,带着皇城的喧嚣与尘土,徐骁的思绪却飘回了这次进京的种种经历,心酸往事一幕幕涌上心头。

他想起刚到太安城外时,张巨鹿那番刻意的刁难。那棵他与吴素当年常歇脚的柳树,被硬生生砍断,断口处的木屑还泛着新鲜的白,像一道伤疤,刻在他的心上。张巨鹿明摆着是给下马威,想激怒他犯错,可他只能忍着,因为 “世袭罔替” 的事容不得半点差池。又想起在皇宫大殿外,那个不知天高地厚的三品官刘体仁,仗着想讨好张巨鹿,竟敢对他出言不逊,若不是顾及大局,他真想当场把那家伙扔出皇城。还有与老友杨太岁的最后一叙,杨太岁那句 “要看世子能否活着走出青州”,像一根刺,扎得他心口发疼,也让他更加担心徐凤年的安危。徐骁轻轻拍了拍马背,喃喃道:“凤年啊,你可得好好的,别辜负爹的一番苦心。”

当初徐骁率北凉铁骑抵达太安城外时,心里就清楚,离阳皇室绝不会轻易答应 “世袭罔替”。果然,刚到城外,首辅张巨鹿就带着人候在那里,脸上挂着似笑非笑的神情,眼神里满是算计。徐骁勒住马,看着眼前的张巨鹿,心里了然 —— 这是要给他一个下马威。

张巨鹿没说半句朝堂大事,看见徐骁在一棵树下站着,冷冷地开口:“北凉王,还记得这棵树吗?当年你带着吴素王妃进京,可是常在此处休息。” 在与徐骁简单寒暄后,张巨鹿便命人将此树砍了,“咔嚓” 几声,柳树应声而断,断枝散落一地。徐骁的瞳孔猛地一缩,双手不自觉地握紧了缰绳,指节泛白。他知道,张巨鹿这是在挑衅,想让他当众失态,好找借口除掉他。

周围的人都屏住了呼吸,盯着徐骁的反应,等着看这位 “人屠” 如何爆发。可徐骁深吸一口气,压下了心底的怒火。他清楚,现在不是冲动的时候,一旦动手,“世袭罔替” 就彻底没戏了,甚至还会给北凉招来灭顶之灾。于是他缓缓松开缰绳,脸上恢复了平静,对着张巨鹿淡淡道:“首辅大人有心了,一棵柳树而已,砍了便砍了。” 说完,他不再看张巨鹿,催马径直向城门走去,只留下张巨鹿愣在原地,脸色难看。

徐骁与张巨鹿在城外的事,很快就传到了离阳百官的耳朵里。皇宫大殿之外,官员们私下议论纷纷,大多觉得徐骁是怕了张巨鹿,不敢在皇城嚣张。毕竟徐骁素有 “人屠” 之名,以往在北凉说一不二,如今在张巨鹿面前却忍气吞声,难免让人觉得他是忌惮离阳皇室的权势。

“你说这徐骁,以前多威风啊,现在在首辅面前,连句话都不敢多说。”

“可不是嘛,毕竟这是离阳皇城,不是他北凉的地盘,他再厉害,也得乖乖听话。”

“我看啊,他就是怕了,怕朝廷不同意‘世袭罔替’,断了他家的后路。”

这些议论声传到徐骁耳朵里时,他正站在大殿外的石阶上,等着上朝。听到这些话,徐骁只是淡淡一笑,并不在意。他心里清楚,自己不是怕,而是不能冲动。“世袭罔替” 关系到北凉的未来,关系到徐凤年的前途,哪怕被人误解,他也必须忍下去。他抬头望向大殿的方向,眼神坚定,心里暗道:“你们尽管议论,只要能让凤年顺利世袭,这点委屈算得了什么。”

就在徐骁在殿外等候时,一个身着三品官服的官员走了过来,正是刘体仁。刘体仁听说了张巨鹿在城外挑衅徐骁的事,觉得徐骁好欺负,又想在张巨鹿面前表现自己,便主动凑了上来,想找徐骁的麻烦。

此时徐骁瘸着左腿,正靠在旁边的石狮子上休息,毕竟年纪大了,一路奔波,身体有些吃不消。刘体仁走到他面前,趾高气扬地开口:“宫门前提刀牵马,何其狂悖不堪!” 徐骁愣了一下,抬头看向刘体仁,眼神里满是疑惑,似乎没料到会有人突然找他麻烦。可刘体仁见他不说话,以为他是理亏,更加嚣张,又道:“京城重地,岂容你这般放肆,别乱了礼制!”

徐骁皱了皱眉,看着眼前这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官员,不想跟他废话,便让随从把御赐的官袍拿了出来,慢悠悠地套在身上。刘体仁见状,以为徐骁是在示弱,气焰更盛,指着徐骁腰间的佩刀,大声道:“你身上的佩刀,在宫门前岂容携带,还不快快取下!”

徐骁穿好官袍,低头看了看身上的衣服,又抬眼看向刘体仁,轻声问道:“我身上刚穿的是什么?”

刘体仁轻蔑地瞥了一眼,不屑地说:“蟒纹,谁不知道?”

“几爪?” 徐骁依旧耐心地追问。

刘体仁这才仔细看向徐骁的官袍,越看越心惊,声音开始颤抖:“五... 五爪。” 他这才反应过来,蓝底五爪蟒袍,只有异姓王才有资格穿,而徐骁正是北凉王!刘体仁的脸色瞬间变得惨白,额头上冒出了冷汗。

徐骁看着他慌乱的模样,语气冰冷:“异姓王有带刀见驾的权利,这是陛下亲赐的圣恩,你一个三品官员,还想收回去?” 想起在城外受的气,又被这个小官当众挑衅,徐骁的怒火再也忍不住,解下佩刀扔给刘体仁。刘体仁双手接住佩刀,手却抖个不停,可他转念一想,徐骁在张巨鹿面前都没敢动手,或许自己还有机会,于是又硬着头皮,左手拿着徐骁的佩刀指着徐骁骂道:“混账,怎能口无择言!”

徐骁见刘体仁到了这时候还敢嚣张,再也按捺不住怒火,直接一把从刘体仁手中抽出自己的佩刀,挥手就朝着刘体仁身上砸去。“砰” 的一声,刘体仁被砸倒在地,疼得龇牙咧嘴。徐骁完全不顾这里是皇宫大殿外,拿着佩刀对着刘体仁一顿抽打,嘴里还骂道:“区区一个三品大夫,也敢对我北凉王出言不逊,你这就是在作死!”

周围的朝臣们见状,都吓得不敢上前。他们没想到徐骁竟然真的敢在皇宫外动手,可想起徐骁的 “人屠” 之名,又没人敢上前阻拦,只能站在一旁看着。刘体仁被打得惨叫连连,身上的暗红色官袍都被抽破了,脸上满是泪水和血水,再也没有了刚才的嚣张气焰。

徐骁打了一会儿,累得气喘吁吁,才停下手,坐在旁边的台阶上。他看着躺在地上求饶的刘体仁,冷笑道:“你这个沽名钓誉的家伙,是想借着我徐骁博取刚直之名吧?没想到吧,现在弄巧成拙了。” 打到累了,徐骁坐在刘体仁前面的台阶上,对着刘体仁说:“张巨鹿啊,他为王前驱,不计生死,我多多少少对他还有一点点的佩服,至于你啊,就是纯属找死了!” 说完,他又起身拿起佩刀往刘体仁身上砸去,过了半炷香时间后,一个声音传来:“徐骁,住手吧。”

徐骁回头一看,只见杨太岁从大殿里走了出来。杨太岁是他多年的好友,虽然没有正式职位,却深受皇帝赵惇重用,在朝中颇有话语权。徐骁见是杨太岁,才停下了手,喘着粗气,瞪着地上的刘体仁。

杨太岁走到徐骁身边,无奈地摇了摇头:“你啊,还是这么冲动,这里可是皇宫,要是被陛下知道了,又要生事端。” 徐骁冷哼一声:“是他先招惹我的,一个三品小官也敢对我指手画脚,不给他点教训,他不知道天高地厚。”

杨太岁叹了口气,拉着徐骁走到一旁,压低声音道:“陛下现在不会见你,至于什么时候见你,还要看世子徐凤年能否活着走出青州了。”

徐骁听到这话,心里一紧,急忙问道:“陛下这话是什么意思?难道他想对凤年动手?”

杨太岁摇了摇头:“陛下只是担心徐凤年的能力,怕他担不起北凉王的重任,想看看他在青州的表现。你也别太着急,只要世子能平安度过青州的难关,陛下自然会召见你。”

徐骁沉默了,他知道杨太岁说的是实话,也明白皇帝这是在考验徐凤年。他抬头望向青州的方向,眼神里满是担忧,心里默默祈祷:“凤年,你一定要平安,爹还在皇城等你好消息。”

青州靖安王府内,烛火摇曳,映照着靖安王赵衡沉凝的面容。当手下将张巨鹿在太安城外砍柳挑衅徐骁的消息禀报上来时,他手中的茶盏微微一顿,茶汤溅出几滴在锦缎袍角,却浑然未觉。沉思片刻,他突然轻笑一声,对着身旁侍立的儿子赵珣说道:“张巨鹿这步棋,下得倒是险啊。”

赵珣面露疑惑,不解道:“父亲,张首辅此举,难道不是单纯给北凉王下马威?” 靖安王放下茶盏,指尖轻轻敲击桌面,目光深邃:“哪有这么简单。他故意砍了徐骁与吴素当年歇脚的柳树,就是要激怒徐骁。你想,徐骁素有‘人屠’之名,若真在城外动了手,伤了当朝首辅,就算皇帝原本有几分犹豫,也不得不下杀手 —— 毕竟朝堂威严,容不得藩王放肆。”

他顿了顿,继续道:“张巨鹿的心思,从来都在削藩上。北凉拥兵三十万,徐骁又深得军心,是他削藩路上最大的拦路虎。此番以身入局,就是想借徐骁的手,给自己找个除掉北凉王的理由。只可惜,他面对的是徐骁啊。” 说到这里,靖安王赵衡眼中闪过一丝敬佩,“那老狐狸混迹朝堂、战场几十年,什么阴谋诡计没见过?这点激将法,还奈何不了他。”

赵珣这才恍然大悟,又问道:“那皇帝那边,对此事是何态度?” 靖安王赵衡端起茶盏抿了一口,语气带着几分嘲讽:“皇帝?他现在怕是正盯着咱们青州呢。徐骁进京求世袭罔替,他迟迟不松口,就是想看看青州这边的动静。北凉与青州素来不和,他心里打得什么算盘,再清楚不过。”

靖安王深知,离阳皇帝赵惇的目光,此刻正紧紧锁在青州大地上。这些年,藩王割据的局面让赵惇坐立难安,徐骁手握北凉三州之地、三十万铁骑,早已成了他的心头大患;而自己这个曾与他争夺皇位的皇叔,虽只掌青州一隅,却掌控着青州水师,同样让他忌惮不已。一个是尾大不掉的异姓王,一个是心怀芥蒂的皇亲藩王,两人的存在,就像两把悬在赵惇头顶的利剑。

赵惇最担心的,莫过于北凉与青州暗中联手。若真如此,南北呼应,离阳皇权必将岌岌可危。因此,徐凤年的青州之行,在赵惇眼中成了一道 “考题”—— 考题的答案,就是靖安王是否与徐骁勾结。若是徐凤年能轻而易举离开襄樊,赵惇定会疑心两人早已串通;可若是徐凤年死在青州,北凉必定震怒,徐骁说不定会起兵谋反,到那时,赵惇十有八九会拿靖安王的人头,去平息北凉的怒火。

靖安王将其中利害一一对赵珣道来,赵珣听得额头冒汗,忍不住问道:“那咱们该如何应对?不管世子是生是死,咱们都讨不到好?” 靖安王摇了摇头,眼中闪过一丝算计:“也不是没有转圜的余地。关键就看徐骁怎么布局,以及徐凤年能不能接住这局棋。徐骁老谋深算,绝不会让自己的儿子陷入绝境,他必然早有安排。”

正如靖安王所料,徐骁在安排徐凤年第二次游历江湖时,就已为他的青州之行布下了天罗地网。他深知青州是靖安王的地盘,徐凤年此去必定危机四伏,因此不仅安排了前剑神李淳罡、青鸟、魏叔阳等强大护卫随行,还暗中与青州的王家达成了协议。

王家在青州经营多年,虽算不上顶尖势力,却也根基深厚,更与靖安王素有嫌隙。徐骁让王家提前暴露部分实力,吸引靖安王的注意力,使其将主要精力放在对付王家上,从而间接保护徐凤年的安全。同时,他还与王林泉约定,一旦王家遭遇靖安王的打压,陷入绝境,徐凤年便可借着 “调解” 之名,或是利用王家留下的后路,安然离开青州。

这步棋看似冒险,却暗藏精妙。徐骁算准了靖安王多疑的性格,知道他一旦发现王家异动,定会将其视为潜在威胁,从而分散对徐凤年的关注。而王家也能借着与北凉的合作,在青州站稳脚跟,甚至在关键时刻保全家族。这般互利共赢的谋划,尽显徐骁的老辣。

当徐凤年抵达青州时,王林泉按照徐骁的安排,故意在靖安王的眼线面前展露锋芒,制造出王家要与靖安王府对抗的假象。靖安王果然‘上当’,以为王林泉是徐骁安插在青州的棋子,目的是牵制自己,于是立刻调回了原本准备暗杀徐凤年的兵力,全力应对王家。徐凤年也趁机摆脱了靖安王的监视,暗中安排林探花去寻找林家在青州的散落族人。

林探花的家族曾在青州颇有声望,后被靖安王赵衡盯上,赵衡利用林探花,于是便有了之前林探花前往北凉大骂徐氏父子。徐凤年让他寻找族人,一方面是想帮林探花完成心愿,另一方面,也是想通过林家旧部,探听青州官场与江湖的秘密,为将来北凉与青州的博弈积累情报。这一切,都在徐骁的预料之中,每一步都走得稳扎稳打。

虽有徐骁的暗中布局,徐凤年在青州的处境依旧不容乐观。靖安王虽被王家牵制,却也没完全放松对他的警惕,仍在暗中观察他的动向。徐凤年深知,若想彻底摆脱靖安王的控制,安全离开青州,还需主动出击。

他注意到靖安王对王妃裴南苇,便心生一计。裴南苇,虽已过三十,却依旧美丽动人,出身名门望族。然而, 命运弄人,她竟被靖安王所觊觎,沦为权力的棋子与玩物。在关键时刻,她被推至风口浪尖,承担着难以言说的重任。身为王妃,她的生活并不如表面风光那般绚烂。靖安王喜怒无常,心思难以捉摸,这使得裴南苇在宫廷中如履薄冰,度日如年。 成为王妃后,她面对靖安王的喜怒无常,承受巨大的心理压力。然而,为了生存,她不得不选择屈服,30几岁的她历经磨难,却依然保持着超乎寻常的坚强与韧性。

裴南苇的美丽与魅力无可置疑,甚至连靖安王的儿子赵珣也对她情有独钟。每当看到裴南苇遭受欺辱,赵珣都深感痛心。然而,命运弄人,两人终究未能结缘。裴南苇已过三十,身为后妈,她只能与世子保持适当的距离。不仅如此,裴南苇在靖安王府中的地位微乎其微。仅仅因为徐凤年无意中的触碰,靖安王便对她大打出手,这样的待遇实在令人同情。 芦苇荡大战后,裴南苇人生转折,开始追求自由,她宛如一只被圈养的孔雀,过着卑微而受束缚的生活。然而,芦苇荡大战之后,裴南苇的人生迎来了重要的转折点,她终于有机会走出自己的道路,去追求真正的自由与幸福。

裴南苇于襄樊城外成为靖安王刺杀徐凤年的牺牲品,徐凤年初见裴南苇,就开始眼神轻佻,语言挑逗,而且还是当着靖安王父子的面。事实上,在初进青州之时,徐凤年就听别人说过,靖安王视王妃如珍宝。他要救的是王家的所有人。而裴南苇就是他破局的关键。世人不都在传靖安王很宠这个新王妃吗?自己偏偏就要去招惹她!

他赌靖安王不会坐视不理。只要他理会了,自己就成功了一半。他约裴南苇在芦苇荡见面。在约定到来之前,王泉林和他的家人被安全转移到了北椋。那么,芦苇荡就势必有一战,这是徐凤年和靖安王的共识。原因不简单:王泉林死了,离阳皇室自然会认为北椋和青州这是杠上了。这样一来,不仅皇室可以高枕无忧,徐骁也能换来北凉王的世袭罔替。

王泉林安然无恙的消息传出去后,皇室会怎么想?北凉和青州结盟了?这样的结果徐骁或许可以接受,靖安王是一定不会接受的,毕竟他所图的更多。所以,必须有一个更合适的理由让他和徐凤年干一架。而徐凤年又是送手串,又是约年轻的王妃在芦苇荡见面,就是最好的理由。既让裴南苇和徐凤年扯上关系,又让他们以这样的方式交锋,还给了靖安王退路,一举三得,很精彩!

徐凤年这一策略,既避免了与靖安王的真正冲突,又巧妙地双方产生了不可调节的矛盾,为自己争取到了安全离开的机会。更重要的是,他通过这种方式,向靖安王传递了 “北凉无意与青州为敌” 的信号,为将来两家可能的合作埋下了伏笔。更是让离阳朝廷看见了北凉与青州的更加敌对。

徐凤年安全离开青州的消息,很快传到了靖安王府与太安城。靖安王得知后,长舒一口气,对着赵珣说道:“徐骁这步棋,终是成了。徐凤年平安离开,咱们既没与北凉撕破脸,也没让皇帝抓住把柄。”

原来,徐骁与靖安王虽立场不同,却都是深谙权谋的弈者。他们都清楚赵惇的猜忌,也明白一旦让赵惇认定两人联手,后果不堪设想。因此,徐骁安排王家与靖安王府 “冲突”,徐凤年又故意 “冒犯” 裴南苇,看似双方剑拔弩张,实则是在演一场戏给赵惇看。

在明面上,青州与北凉因王家之事、裴南苇之事产生摩擦,甚至 “见了血”,足以让赵惇暂时放下对两人联手的疑心。即便赵惇心中仍有疑虑,也找不到实质性的证据,只能暂时作罢。这般心照不宣的默契,是两位弈者多年来在权谋场上磨练出的智慧。

而在太安城,赵惇收到徐凤年离开青州的消息后,沉默了许久。他看着案几上的密报,脸色阴晴不定。虽对靖安王与徐骁仍有猜忌,却也不得不承认,此次青州之行,并未发现两人勾结的迹象。他终究还是没能找到除掉徐骁或靖安王的借口,只能暂时按下心中的念头。

此时的徐骁,正走在回北凉的路上。当鹞鹰传来徐凤年安全离开青州的消息时,他正坐在马背上,望着远方连绵的山脉。接过密信,看完内容后,徐骁那张饱经风霜的脸上,终于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这笑容,比拿到世袭罔替诏书时更加真切,更加轻松。他知道,自己的谋划没有白费,儿子不仅平安度过了青州的危机,还在这场博弈中展现出了过人的智慧与胆识。徐凤年不再是那个需要他处处庇护的懵懂少年,已经开始学会独当一面,学会在权谋与江湖的旋涡中周旋。

徐骁轻轻抚摸着腰间的佩刀,想起在太安城受的委屈 —— 张巨鹿的挑衅、刘体仁的刁难、赵惇的猜忌,此刻都烟消云散。只要徐凤年能平安成长,能顺利接过北凉的重担,他受再多的苦,也值得。

风拂过草原,带着北凉的气息。徐骁勒住马,回头望向青州的方向,眼中满是期许。他知道,徐凤年的江湖路还很长,北凉的未来也充满挑战,但他相信,自己的儿子,定能扛起这份责任,成为一个让北凉子民骄傲的王。他催马扬鞭,加快了回北凉的脚步,心中默念:“凤年,爹在北凉等你回来。”

————————————————

正所谓:

徐骁赴京受窝囊,巨鹿砍柳把气扬。

忍下怒火进皇城,殿外又遇官嚣张。

三品大夫嘴炮狂,敢对北凉王叫板。

骁爷忍无可忍时,五爪蟒袍身上穿。

抽出佩刀砸过去,打得大夫喊爹娘。

求饶声中太岁来,老友求情才收场。

太岁开口传君意,见与不见看凤郎。

青州能否平安出,才定面圣好时光。

青州靖安知京城,巨鹿皇帝心思明。

探查是否通北凉,设局试探不敢停。

为破此局心一横,王妃南苇作牺牲。

制造冲突还见血,假意不和演得真。

骁与衡是老棋精,默契做局瞒朝廷。

离阳君臣被蒙骗,以为两派仍相争。

凤年安全离青州,徐骁心喜往回行。

静待世子江湖归,接过北凉掌大兵。

(本章完)

侠客书屋推荐阅读:李辰安钟离若水我在大唐斩妖邪再世王侯之楚梦辰先助大秦后助汉,亿万大军天可汗战皇林天龙刀笔吏大国重工魂穿古代造就一世人皇大明状师烈火南明二十年大唐杨国舅锦衣夜行红楼之万人之上大秦:暴君胡亥,杀出万世帝国重生之嫡女不善铁血宏图大唐:我的妻子是李丽质开局:败家子遭未婚妻上门退婚世子妃今天又作妖了新唐万岁爷风涌华夏:我打造了顶流历史ip曹操穿越武大郎大秦二世公子华汉武风云之陈府二少爷凡人歌邪王的倾城狂妻:鬼妃天下冥王毒妃我在大唐搞工业革命荒年卖身成赘婿,我有空间肉满仓不受宠的四皇子君临天下荒野大镖客:我有放生进度条穿成权臣早死原配,撩硬汉生崽崽分家后囤满了灵泉空间,气疯极品大唐:平淡无奇的日常生活立生一生兵锋王座在洪荒悠闲种田的日子大明:我能复制战略物资!我在影视世界和主角抢机缘大唐天宝重生沈氏红颜皇宫沦陷:一起逃亡皇嫂个个天仙大唐繁荣系统乱世古武之一代君王打不死我,皇叔干脆让我监国!我在贞观朝当神豪三国:袁绍是我哥,我来一统天下!水浒西门庆从原始人开始建立帝国即鹿
侠客书屋搜藏榜:丰碑杨门绝世极品兵王寻唐一笑倾人城再笑城已塌全球锻炼,开局水浒我来选战神,窝要给你生猴子东汉不三国双穿门:人在诡异世界当压寨夫君陛下,北王的封地比国家还要大了诸天,从亮剑开始的倒爷特种兵:开局签到漫威系统战狼狂兵小将很嚣张水浒之书生王天下回到三国收猛将三国:封地1秒涨1兵,百万铁骑绕京城大明凰女传明末开疆诸国志穿越我是胡亥大秦长歌偷听心声:公主请自重,在下真是大反派金融帝国之宋归养8娃到18,大壮在古代当奶爸特工狂妃:腹黑邪王我不嫁大秦:娶了植物人公主后我乐疯了霸魂管仲神秘王爷欠调教布衣首辅谬论红楼梦十岁让我当摄政王,还托孤女帝?高贵朕要抓穿越大明:为了长命,朱雄英拼了朱元璋:咱大孙有帝王之姿红楼欢歌开局汉末被流放,我横扫亚洲二战那些事儿绵绵诗魂大唐败家子,开局被李二偷听心声唐末战图倾世太子妃【完结】大清挖坑人我为女帝打江山,女帝赐我斩立决铁齿铜牙之皇太子永琏凤临天下:一后千宠女帝别哭,你的皇位本将军坐了!锦衣血诏一品国公攻略情敌手册[快穿]
侠客书屋最新小说:白话明太祖实录大周皇商三国:玄行天下大唐修仙:李二求我当太子我在水浒:开局召唤韦一笑水浒新梦神州明夷录社畜穿越:靠摆烂当侯,卷王老爹钢铁时代:从洪武开始黄天当道之黄巾风云寒旌映长安:从北府小卒到天下共二十四史原来这么有趣凉州雪:徐骁风云录月照寒襟浮世离歌古汉语常用字字典故事烽火诸侯:春秋与战国割据势力的小透明是千古一帝?重生杨家六郎,看我如何逆天改命三国:大汉第一毒红楼梦现代文完全版衙役凌云志掠夺气血之黄巾战场大明:马皇后护孙,太子爷造反回到饥荒年代,我的随身商城三岁觉醒学习系统,读书科举做官我的发小是朱元璋九两金乡野奇途辽唐争霸,李世民成了我的阶下囚这金手指?灵言催眠为所欲为水浒:从二龙山开始聚义被书童告抢功名,我琴棋书画打脸大宋闲医反贼大明MC系统李二废我太子,我请大唐赴死!大秦:朕让你修长城,你造高达?红楼新君穿越大唐:我教李世民治盛世文明火种重生:穿越明末日本开局附身袁绍:我的五虎将不对劲锦衣异世录之铁血锦衣卫原始时代的崛起之路千年一瞬白发如月汉阙惊澜反清复华,成为日不落帝国从死囚到统帅大楚风云传悍卒!从壮丁开始逐鹿中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