暧ài,【暧暧】昏暗不明的样子。屈原《离骚》:“时暧暧其将罢(pi)兮。”(时间已晚,人也感到疲倦了。罢:通“疲”。)
屈原《离骚》中的这句“时暧暧其将罢兮”充满了深沉的哀伤与疲惫感,是理解屈原内心世界的一个关键句。
让我们来详细解读这一名句。
一、原文、注释与翻译
1. 原文所在段落
此句出自《离骚》的后半部分,描述了诗人在天上地下求索失败后,准备离去时的复杂心境。
...陟升皇之赫戏兮,忽临睨夫旧乡。
仆夫悲余马怀兮,蜷局顾而不行。
乱曰: 已矣哉!
国无人莫我知兮,又何怀乎故都?
既莫足与为美政兮,吾将从彭咸之所居!
(以上为《离骚》结尾,提供上下文)
在前文的求索过程中,有这样一段:
欲远集而无所止兮,聊浮游以逍遥。
及少康之未家兮,留有虞之二姚。
理弱而媒拙兮,恐导言之不固。
时缤纷其变易兮,又何可以淹留?
兰芷变而不芳兮,荃蕙化而为茅。
何昔日之芳草兮,今直为此萧艾也?
岂其有他故兮,莫好修之害也!
……
时暧暧其将罢兮,结幽兰而延伫。
世溷浊而不分兮,好蔽美而嫉妒。
2. 单句解析:时暧暧其将罢兮
· 时: 时光,时局,此处双关,既指时间,也指当时的世道。
· 暧暧 (ài ài): 昏暗、朦胧的样子。形容日光昏暗,也比喻世道昏聩。
· 其: 语气助词,表示推测,有“即将”的意思。
· 将: 将要。
· 罢 (pi): 通“疲”,疲惫、倦怠。这里既指一日将尽,人困马乏,也指诗人在漫长求索后心灵的极度疲惫。
· 兮 (xi): 楚地方言中的语气词,相当于现代的“啊”、“呀”。
3. 翻译
(日色昏暗)时光渐晚人也感到疲惫啊,我编结着幽兰久久伫立。
二、此句的深层意义
这句诗是情景交融的典范,其意义远超字面描述,至少包含三层意蕴:
1. 自然景象的写实:它描绘了一幅具体的画面——太阳即将落山,天色昏暗,一个孤独的身影在苍茫暮色中站立了很久,感到身心俱疲。这是一种客观的时间流逝和生理感受。
2. 内心世界的投射: “暧暧”不仅指天色,更是屈原内心感受的写照。他对楚国的前途感到一片黑暗,内心充满了迷茫和压抑。“将罢”则淋漓尽致地表达了他在漫长而绝望的政治追求后,那种深入骨髓的精神疲惫与幻灭感。他为了理想“上下而求索”,却处处碰壁,最终耗尽了心力。
3. 人格的坚守与象征: 在如此疲惫和绝望中,诗人做了什么?——“结幽兰而延伫”。“幽兰”是高洁品德的象征,“结幽兰”意味着他依然在持守、修饰自己的美德;“延伫”是长久伫立,表明他虽然后退(准备离开),但仍对故国恋恋不舍,内心充满了矛盾与挣扎。这是在极度的疲惫中,依然坚持操守的悲壮写照。
三、结合现实进行分析
屈原的这句诗,穿越两千多年,依然能精准地击中现代人的心灵,尤其在今天这个高速运转、充满压力的社会里。
1. 对“精神内耗”的古典描绘
“时暧暧其将罢兮”可以说是古人对“精神内耗”最诗意的表达。现代人在职场、生活中,常常会经历类似的时刻:
· “暧暧”: 好比我们面对事业的瓶颈、复杂的人际关系、不确定的未来时,感到的那种压抑、迷茫和“看不到光” 的心理状态。
· “将罢”: 正是那种“心好累” 的彻底倦怠。不是身体劳累,而是经过长期努力、挣扎后,发现目标依旧遥远或环境毫无改变时,产生的巨大无力感和精神疲惫。
2. 在困境中的坚守与选择
屈原的处境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极端但极具参照意义的样本。他在“将罢”的绝境中,选择了“结幽兰”。
· 现代启示: 当我们感到疲惫不堪、前路昏暗时,是选择随波逐流(“化而为茅”),还是坚守内心的准则与热爱(“结幽兰”)?
· “结幽兰”的现代解读: 它可以是你在忙碌中坚持的某个爱好,是你在功利社会中恪守的诚信与善良,是你在“躺平”与“内卷”之外,找到的第三条路——守护自己内心的精神家园。这意味着,即使在最疲惫的时候,我们依然可以主动去做一点什么,来确认和坚守自我的价值。
3. 对时代与个人关系的反思
屈原的疲惫,根源在于“时暧暧”——一个“溷浊而不分”的时代。这促使我们思考个人与外部环境的关系。
· 当整个社会氛围变得浮躁、短视,当价值判断标准单一化,个体很容易感到格格不入,从而产生巨大的精神消耗。
· 认识到这种疲惫感部分来源于外部,有助于我们更客观地看待自己的困境,减少自我攻击,从而更理性地思考:是调整自己适应环境,还是寻找或创造一个新的“环境”?
总结
“时暧暧其将罢兮,结幽兰而延伫”不仅仅是一句诗,它是一种普遍的人类境遇:在漫长而艰难的奋斗后,于黑暗和疲惫中,如何自处与坚守。
它告诉我们,疲惫和迷茫是人生常态,甚至是追求崇高理想过程中必然的代价。真正的勇气和价值,不在于从不感到疲惫,而在于像屈原一样,在“将罢”之际,依然能找到心中的“幽兰”,并为之“延伫”——那份在绝境中依然不肯放手的执着与坚守,正是人性中最光辉的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