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个月后,所有的莜麦都进了谷仓。
今年莜麦的平均亩产量达到了两百四十多斤。
营区一共开垦了约两千亩的莜麦地,收成将近两百五十吨莜麦。
许军看着统计出来的数字,欣喜若狂,“团长,交完上面的粮后,这些粮食咱们足够自给自足了。”
秦谨行是当了团长之后,才知道,边疆的建设兵团,可以先保障自己,然后再交纳多余收成。
只是张立强,为了功劳,即使收成并不高,还是会虚报收成,优先上交。
断然改变肯定会引起麻烦,不过,今年收成多,按照以往上交的数量,对营地影响不大。
况且还有下一季的红薯。
至于红薯的收成,他不打算主动上交,而是计划找供销社统购,用卖来的钱,先把营地给改建一番。
莜麦归仓后,赵红霞累病了。
为了抢收,秦谨行让食堂统一供应所有人的三餐,还让养猪班杀了几头猪给大家补充油水。
军属们也都在食堂吃,一时之间,食堂进入了最忙的时候。
自从秦谨行当了团长,她在食堂受到的优待没有了。
以前她每天上下班,随便干点活,做做样子就行。
看在她男人的面子上,大家都心照不宣的不戳破。
而现在,秦谨行让后勤部改善了规定,给食堂定了个新的考核方法。
她要是再像之前一样偷懒,大家有权在年终考核的时候,把她给投出去。
到时候,她就会被换掉。
她不止一次的认为,秦谨行是故意针对自己。
赵红霞从进了食堂干活,就没这么累过。
她甚至不想干了。
可一想到自己没了工作,会被家属院的其他军属看笑话,她又不舍得。
她捶了捶自己疼痛的腰,埋怨李胜利,“你和秦谨行好歹是平级,就让他一个人说了算?”
李胜利瞥了她一眼,“你懂什么,我主要负责思政工作,人事我能管一些,可后勤部的人也不是吃白饭的,管多了不好。你这事,我倒是想管,管得着吗我?”
手伸太长,不是上赶着给秦谨行送把柄。
“你认识的人也不能帮忙吗?”
说到这个,李胜利也惆怅。
局势不一样了,前段时间秦谨行去省城出差,回来没多久,他就接到消息。
柳承志被判了刑。
他想找点其他关系,但是一听说他跟柳承志有过交情,人家根本不鸟他。
“难道秦谨行也有后台?”赵红霞问,“难道不能拿他的家庭出身做些文章?”
“你懂什么,好好干你的食堂吧。”
已经有地方开始平反了,秦谨行的爷爷是老革命,建国时没少出力。
柳承志为了打倒秦谨行,把能调查的调查了遍。
那时候都没扳倒他,现在更不可能了。
李胜利猜的没错。
没几天,河湾大队来了几辆小轿车。
说是省政府里来的人。
亲自来接秦老爷子回城,为他平反。
秦老爷子当时正在捡牛粪,脸上表情不变,让他们先回家里坐会,他把这半天的活干完再说。
省城来的人,瞅了眼大队的支书和大队长。
你们竟然让国家的功臣捡牛粪。
支书额头冒汗,连忙抢过粪筐,“我来,我来捡就好。”
秦家人当天就被接走了。
大队的人一时之间差点踏破了林家的门槛,都来恭喜他们结了个好亲家。
说这次他们可算逮着了,以后发达了可别忘了他们这些父老乡亲。
王凤英扫了这些人一眼。
当初女儿嫁人、秦家人下放,说坏话说的最欢的就是这些人。
现在一看秦家人发达了,又来攀交情。
王凤英没搭话,说过会要去上工,把这些人赶走了。
王素英也来了,她不敢一个人过来,害怕被王凤英拿着扫帚打走,跟大家一起来的。
“那个,老三”
“滚!”
王素英赔笑道,“凤英,再怎么说我也是你亲姐,咱们是吵过架,可我不是跟你道过歉了吗?看在咱妈的份上,你就原谅我吧。”
跟王素英做了这么多年姐妹,她一抬屁股,王凤英就知道她要拉什么屎。
这次是看秦家人翻身了,想捞点好处。
当初赵春桃嫁给周凯,他们别提多嘚瑟了。
可是那周家并没有给他们带来什么好处,后来周连军坐牢,赵家更是嫌晦气。
见了罗美凤,连个招呼都不打。
“我再说一遍,滚出我家,不然我就去找支书和大队长了。”
一听要找人,王素英恋恋不舍的出了门。
现在支书和大队长上赶着巴结林家,肯定会训她。
“走就走,有什么了不起的,人家秦家回了城里,还记得你是谁吗?这几年巴巴的对人家好,也不过是白白倒贴!”
王素英还想再说,但王凤英已经抄起了扫帚,连忙拍拍屁股跑了。
王凤英把扫帚放好,拍拍手回了灶房,开始做饭。
被这些人耽误的,眼看着孩子们都要下学了,她还没做午饭呢。
王凤英在切菜,林建民在烧火。
“你说,秦家人会记得咱们的好吗?”
“管他们记不记得,”王凤英说,“咱们又不靠他们吃饭,记不记得,咱都一样过日子。”
林建民添了把柴火,“说是这样说,可是咱毕竟对他们不错,秦老爷子是个好人,不像是那种忘恩负义的人。”
王凤英开始往锅里倒油,下菜,“我对他们好是看在咱们闺女的面子上。又不是图别的。”
“不过,现在他们翻身了,不会嫌弃咱们老大吧?”林建民突然担心起来。
“他们敢?要是他们敢欺负老大,我骂不死他们。”
李舒柔坐月子的时候,还是她帮忙照顾的。
他们两口子没少帮秦家干活。
“对了,秦老爷子走的时候,不是跟支书说,让把他们住的院子留着吗?我看他们老两口挺喜欢河湾大队的,搞不好以后会来这里养老呢。”林建民说。
“河湾大队再好也是乡旮旯,放着城里大洋房不住,住茅草房。你想什么呢。”
林建民想想也对,要是他,他也愿意住洋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