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此同时,在八路军总部。
电讯室收到阎老财的质问电报后,值班参谋不敢怠慢。
立即将电报送到了首长们的作战会议室。
当首长们看到电报内容时,无不露出震惊的神色。
这...这怎么可能?一位首长仿佛怀疑自己看错了。
另一位首长则直接站起身来,在作战地图前来回踱步。
要知道,自从上次大规模破袭战结束后。
整个晋西北地区只有李明华的特战团和新二团有过作战行动。
他们伏击了从榆次城出来扫荡的鬼子部队,顺便拿下了长寿县城。
这才过去多久?怎么突然就敢攻打阳泉这样的战略要地了?
特战团、新一团和独立团三个团联合行动?
一位首长摇着头,语气中充满难以置信。
他们真的敢主动进攻鬼子在晋西北的战略枢纽阳泉?这也太疯狂了!
首长们的第一个反应出奇地一致:这不可能!绝对不可能!
会议室里顿时陷入一片沉寂。
但当首长们仔细盘算特战团、新一团和独立团的兵力装备时,又不禁陷入了沉思。
特战团和独立团两个团就配备了70门火炮。
加上新一团,三个团的总兵力更是达到了惊人的1万人。
想到这些,首长们的态度开始动摇。
这样看来,似乎、大概、也许...这消息是真的?
尤其是想到李明华的特战团兵强马壮、装备精良。
趁着阳泉鬼子兵力空虚之际发动进攻,似乎也在情理之中。
经过一番激烈讨论,首长们当即命令电讯室向386旅旅部发报核实情况。
......
386旅旅长接到总部电报后,立刻明白了事情原委。
毕竟这个作战计划是他亲自批准的,只是没想到战局发展得如此迅猛。
他苦笑着对旅参谋长说:我早就料到。
李明华和丁伟申请攻打阳泉煤矿这事,会闹出更大的动静!
他随即下令:立即给李明华发报询问。
他们是不是在攻打阳泉煤矿的同时,还准备进攻阳泉城?
李明华这小子,胆子未免也太大了!
哈哈,我这就让电报员发报!旅参谋长笑着应道。
与此同时,驻守凤乡镇的李红军收到了旅部的询问电报。
看完电报内容,他惊讶得差点跳起来。
难道团长他们真的连阳泉城也一起打了?
他不敢怠慢,立即命人向前线发报核实情况。
如今李明华率部出征时,已经配备了专门的随军电报员。
确保能够随时与后方保持联系。
当他收到政委发来的询问电报时,不禁有些哭笑不得。
他明明只是按照原定作战计划消灭了阳泉出动的鬼子援军。
至于王大强派兵追击日伪军到阳泉城外。
那不过是虚张声势的战术威慑罢了。
李明华立即命令随军电报员将实际情况详细回复。
通过电报系统层层转报给旅部。
当旅长和参谋长收到回电后,两人悬着的心终于放了下来。
原来部队并未擅自攻打阳泉城,而是严格按照既定作战计划行动。
更令人振奋的是。
从电报中得知阳泉出动的1600多头鬼子援军已被全歼。
这说明李明华此次运动战取得了巨大成功!
旅部不敢耽搁,立即将这一重要战况转发至八路军总部。
总部的首长和参谋长收到电报后。
得知此次行动是经过旅部批准的,这才松了一口气。
毕竟如果真的贸然攻打阳泉城,可能引发的连锁反应确实难以预料。
参谋长看完电报,笑着对首长说。
老总啊,我看李明华他们这一仗打得恰到好处!
既重创了鬼子有生力量,又震慑了敌人,还没有贸然扩大战事规模。
这样的战果,对我们来说反倒是件好事!
当前鬼子重兵集结晋南,国军卫将军在中条山防线承受着巨大压力。
李明华部在晋西北这一仗打得恰到好处。
很可能打乱鬼子的整体部署,间接支援了国军作战。
说起来,卫将军也真是艰难,参谋长感慨道。
在前线殚精竭虑地指挥防御,后方却还有人处处掣肘!
首长沉思片刻,缓缓点头:你说得有理。
不过我倒有个想法——不如趁此机会,让李明华他们升格建制如何?
参谋长眼前一亮:老总有何高见?
我打算在阳泉周边几个县城地区,首长指着作战地图说道。
成立晋西北军分区。
从他们四人先一人来担任军分区司令员。
军分区仍隶属386旅指挥,就像386旅下设太岳军区的模式一样
现在太岳军区以771团、772团等正规主力部队为骨干,配属地方武装。
晋西北军分区则可以统辖独立团、新一团、新二团和特战团四个主力团。
整合当地的县大队、区小队和民兵力量,组建一支两万多人的部队
这样一来,我们就能全面控制晋西北的乡村地区和交通要道。
让鬼子在这一地区彻底失去立足之地!
这个布局,将从根本上改变晋西北的敌我态势
好家伙!老总,您这盘棋下得可真够大的!
副总参谋长瞪大眼睛,脸上写满震惊。
您这是打算让部队彻底困死晋西北的鬼子。
甚至要一口吞下阳泉,切断鬼子在冀北和山西之间的战略通道?
首长胸有成竹地点点头:不错!以他们的实力,完全有这个可能!
可是老总,副总参谋长谨慎地提醒道。
现在恐怕还没到全面反攻的时机吧?
如果真让李明华他们拿下阳泉,那可就是战略反攻的态势了。
届时鬼子必定大举反扑,他们的压力会非常大啊!
你说得对,这确实只是个初步构想首长摸着下巴沉思道。
不过李明华那个团的战斗力确实非同一般,值得我们好好谋划
副总参谋长会意地笑道:哈哈,确实如此。
不过老总,就算要成立军分区,这个司令的人选也得慎重考虑啊。
那边现有四位团长——李明华、李云龙、丁伟和孔捷。
个个都是战功赫赫,资历能力各有千秋!
首长眼中闪过一丝玩味,反问道:那你觉得,谁更适合担此重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