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尽虚空的另一隅,远离碎星带的喧嚣与混乱,这里只有永恒的寂静与冰冷的星辰尘埃。
一块不起眼的、约莫百里大小的陨星,正沿着既定的轨迹,在黑暗中默默漂流。这块陨星表面嶙峋坎坷,布满了撞击坑洞,与周遭亿万同类毫无二致。然而,在其核心深处,却蕴藏着一丝微弱的、与这死寂环境格格不入的生机。
陨星核心,并非坚硬的岩石,而是被一种柔和的、蕴含着浓郁生命气息的淡绿色光芒所充斥。光芒源头,是一枚约一人高的、由无数纤细坚韧的木质纤维交织而成的茧。
茧壳半透明,隐约可见其中蜷缩着一道身影。她身姿曼妙,容颜绝美却带着非人的空灵,肌肤白皙近乎透明,长发如流淌的翡翠瀑布,正是青璎!只是此刻,她双目紧闭,气息微弱到了极致,仿佛风中残烛,陷入了最深沉的沉眠。
这枚“星茧”,是她被迫离开那棵“母体”(星殒建木)所在、濒临彻底死亡的星辰时,耗尽最后本源凝聚的保护壳与维生装置。建木一族,乃星辰生命之核心,其传承并非依靠寻常繁衍,而是在星辰终末或遭遇大劫时,凝聚毕生精华与星辰印记,化作“种子”或“茧”,遁入虚空,寻求一线新生之机。
青璎,便是那棵星殒建木在最终抵抗“噬星”黑暗、星辰彻底枯萎前,拼尽所有送出的最后希望。
星茧之内,时间流速近乎凝滞。青璎的意识沉浸在无数破碎的梦境与记忆回响中——那是母星曾经的生机勃勃,是建木撑起天地、滋养万物的荣光,是黑暗降临、万物凋零的绝望,是母体将她推出时那份不舍与决绝的悲鸣……
“活下去……找到新的土壤……让生命……延续……”
这是母体最后的意念,如同烙印,深植于她的灵魂核心。
不知漂流了多久,也许千年,也许万年。星茧依靠着汲取虚空中的微量能量和陨星内部残存的矿物质,勉强维持着青璎那一点不灭的灵识。她的力量衰弱到了谷底,甚至无法主动苏醒,只能被动地随着陨星漂泊,如同宇宙中的一粒尘埃。
然而,生命的韧性超乎想象。尤其是在这纯粹的、代表生命起源的建木传承之中。
一丝极其微弱的、源自遥远方向的生命共鸣,如同投入古井的石子,在青璎沉寂的灵识中漾开了一圈几乎难以察觉的涟漪。
那感觉……很熟悉……很温暖……带着同源的气息,却又有些不同……是……母体最后爆发的气息?还有……另一股微弱但精纯的生命之力?以及……一种包容一切、演化万物的混沌之意?
是错觉吗?还是……真的有同族,或者与生命法则紧密相连的存在,在遥远的方向活动?
这股微弱到极致的感应,并未能立刻唤醒青璎,却像是一颗种子,落入了她干涸的心田。星茧内部,那淡绿色的光芒,似乎因此而微不可察地亮了一瞬。
她的潜意识开始本能地、极其缓慢地调整着星茧汲取虚空能量的效率,并尝试以更隐蔽的方式,向外散发出一丝丝更加微弱的、独特的生命波动,如同在无边黑暗中点亮一盏几乎看不见的灯,期望能得到回应。
同时,在她沉睡的躯体深处,那属于建木的传承印记,也开始以极其缓慢的速度,自发地解析和适应着这片陌生虚空的环境法则,汲取着与故乡星辰截然不同的能量特质。她的形态,甚至在沉睡中发生着细微的、朝向更适应虚空生存方向的调整与进化。
她是一粒希望的种子,在冰冷的宇宙坟场中沉眠,等待着复苏的契机,等待着与同伴重逢的那一丝渺茫可能,或者……找到一片能够让她扎根、让生命重新开始的“新土”。
而此刻,张小凡他们所感应到的、那源自星殒建木最后意念指引的方向,正与青璎所在的这片死寂星域,存在着某种重叠。命运的丝线,在跨越了无尽光年后,似乎再次开始了微弱的交织。
只是,这联系依旧细若游丝,前路依旧遍布未知。青璎的苏醒需要时间与契机,而张小凡他们,能否在资源匮乏、强敌环伺的情况下,穿越茫茫星海,准确找到这枚藏于普通陨星中的“星茧”?
希望,如同星茧本身散发的那点微光,渺茫,却坚韧地存在于这冷酷的星辰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