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航器内部空间狭小,仅能勉强容纳三人。幽蓝的仪表盘光芒是唯一的光源,映照着他们湿漉漉的脸庞和凝重的眼神。引擎低吼着,推动这艘钢铁孤舟在漆黑的水下通道中前行,偶尔能听到艇身与岩壁摩擦的沉闷声响。
陈默紧紧抱着防水袋,里面的硬盘仿佛有千钧重。他透过小小的舷窗向外望去,只有无尽的黑暗,偶尔有一些发光的水生生物被惊动,像幽灵般一闪而过。他们正沿着“诺亚方舟”计划留下的秘密水道,逃离自己曾经誓死守护的土地,这种背井离乡的悲凉感难以言喻。
李雯靠在冰冷的舱壁上,闭着眼睛,但微微颤抖的睫毛显示她并未入睡。手腕的旧伤在冰冷和紧张的双重刺激下阵阵抽痛,但她更痛的是心。父亲李文穷尽一生想要揭露的黑暗,最终却要以这样一种叛逃的方式公之于众,这对他而言,算是一种告慰还是一种讽刺?
林栋坐在操控位前,虽然自动驾驶已启动,但他依旧保持着高度警觉,监控着各项数据。他是三人中最冷静的,但紧抿的嘴角暴露了他内心的波澜。他曾是“灯塔”的指挥官,如今却成了组织的“叛徒”,带着足以摧毁组织的秘密流亡海外。这种身份的撕裂感,比任何枪林弹雨都更令人煎熬。
“我们……要去哪里?”陈默打破了沉默,他的声音在狭小的空间里显得有些空洞。
“周师傅只说了公海的接应船。”林栋盯着导航屏幕上一个闪烁的光点,“坐标是动态的,为了安全。到了指定区域,他们会主动联系我们。”
“接应我们的是谁?可靠的‘守墓人’?”李雯睁开眼问道。
“希望如此。”林栋的语气没有太多把握。在“影卫”无孔不入的渗透下,任何环节都可能出现纰漏。
潜航器在水下航行了数个小时,时间感在绝对的黑暗和单调的引擎声中变得模糊。终于,导航屏幕提示已进入公海预定区域。
林栋降低了速度,潜航器悄无声息地悬浮在幽深的海水中。他们关闭了大部分灯光,只剩下必要的仪表盘发出微弱的光芒,如同黑暗中的萤火。
等待是煎熬的。每一秒都漫长如年。他们不知道来接应的是友是敌,不知道“影卫”的触角是否已经伸到了这片公海。
突然,声纳系统发出了轻微的“嘀嘀”声,显示有大型物体正在靠近。
三人瞬间绷紧了神经。林栋手动调整潜航器姿态,将其隐藏在一处海底礁石的阴影中。
透过舷窗,他们看到一艘中型渔船的轮廓缓缓从上方驶过。渔船看起来平平无奇,但它的航行轨迹似乎围绕着这片区域在进行搜索。
是接应船,还是……“影卫”伪装的追兵?
就在他们屏息凝神之际,潜航器的内部通讯器里,突然响起了一个经过变声处理、分辨不出男女的声音,说的是英语:
【信天翁呼叫渡鸦。海况如何?】
这是预定的接头暗号!
林栋立刻回应,同样使用英语:【渡鸦收到。风平浪静,可以靠港。】
对方沉默了几秒,然后回应:【请上浮至潜望镜深度,展示识别信号。】
林栋操作潜航器,缓慢上浮。在接近水面时,他打开了艇身外部一个特定的、能发出特定频率闪烁信号的指示灯。
渔船似乎接收到了信号,调整航向,缓缓向他们靠近。当渔船接近到一定距离时,船舷放下了一个软梯。
“我先上去。”林栋对陈默和李雯说道,他检查了一下随身武器,深吸一口气,打开了潜航器的顶部舱盖。
冰冷的海风和咸腥的气息瞬间涌入。林栋敏捷地攀上软梯,登上了渔船的甲板。甲板上有几个穿着防水服、看起来像船员的人,但他们眼神锐利,动作干练,绝非普通渔民。
为首一人走上前,用英语低声道:“林先生?请让你的同伴也上来,我们需要尽快离开这片海域。”
林栋仔细观察了一下对方,没有发现明显的敌意,于是向下方打了个手势。
陈默和李雯也依次爬上渔船。当他们双脚踩在摇晃的甲板上时,都有一种不真实的感觉。他们真的逃出来了?
渔船立刻起航,向着远海驶去。那名为首的“船员”将他们带进了船舱。舱内布置简单,但配备了先进的通讯和导航设备。
“欢迎登船,‘守墓人’的朋友。”那人摘下了兜帽,露出一张饱经风霜但眼神坚定的亚裔面孔,“我叫阿伦,是这次接应的负责人。你们可以放心,这里是安全的,至少暂时是。”
“你们是‘守墓人’的成员?”林栋确认道。
阿伦点了点头:“分散在海外的‘守墓人’之一。我们收到了周发出的最高警戒信号和你们携带的信息概要。”他的目光落在陈默紧紧抱着的防水袋上,“那就是……‘基石’的罪证?”
“是的。”陈默将防水袋递了过去,“还有赵明远博士的绝笔信。”
阿伦郑重地接过,没有立刻查看,而是将其锁进了一个厚重的保险箱。“这些东西太重要了,我们必须确保万无一失。”他看向三人,语气带着一丝敬佩和同情,“你们做的事情,需要巨大的勇气。但接下来的路,可能会更艰难。”
“我们明白。”李雯说道,“你们打算怎么处理这些证据?”
阿伦走到电子海图前,指着上面一个标记点:“我们先去一个中转站,一个不受任何大国势力完全控制的私人岛屿。在那里,我们会联系其他可靠的‘守墓人’成员和国际上几个有信誉、且对‘灯塔’及其背后势力持批判态度的独立调查记者和人权组织。我们需要制定一个周密的计划,分批、分阶段地释放信息,既要保证真相曝光,又要最大限度地保护还在国内的‘守墓人’成员,以及……你们的安全。”
这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工程,涉及国际舆论、地缘政治和隐秘战线的博弈。
“我们……还能回去吗?”陈默忍不住问了一句。
阿伦沉默了一下,摇了摇头,答案不言而喻。他们已经成为“灯塔”和“影卫”必须清除的目标,回国几乎等于自杀。
一种深沉的失落感笼罩了陈默。他的书店“默语”,那些熟悉的街道,那个充满痛苦与追寻记忆的城市……他可能再也见不到了。
渔船在夜色中破浪前行,将黑暗甩在身后,却也驶向了一个充满未知的黎明。他们携带的火种,能否在异国的土地上点燃燎原之火?而他们自己,又将在这场席卷全球的风暴中,扮演怎样的角色?
孤舟虽已出海,但真正的惊涛骇浪,或许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