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毅接过油纸包,手指都在抖。拆开一看,泛黄的纸上印着“宜城市某房管所与丽民服装厂知青家属安置协议”几个大字,下面的签字和公章都清清楚楚,连当年约定的“优先保障职工就业”条款都写得明明白白。他攥着本子,感觉像是攥住了一根救命稻草,连冻僵的脸都热了起来:“李所长,太谢谢您了!您这可是帮了我们全厂人的大忙,要是没有这份协议,我们真是有理说不清,这厂,恐怕真的保不住了!”
“谢什么,我就是看不惯他们那套强权夺利的做法!”李建国叹了口气,“当年丽民厂帮着房管所解决了家属就业难题,才换的这厂房使用权,现在他们为了自己的利益,想把厂拆了,让几十号人丢饭碗,哪有这种道理?我这把老骨头,也得站出来说句公道话!”
两人正说着,传达室里的电视机突然响了起来,新闻联播里的播音员声音清晰有力:“《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将于1990年10月1日起正式实施,这标志着我国行政诉讼制度的正式确立,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和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有权依照本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张毅猛地抬头,眼睛一下子亮了。他之前在报纸上看到过《行政诉讼法》的消息,可一直没往这上面想,现在一听新闻,瞬间反应过来——房管所强行拆厂,本质上就是侵犯了丽民厂的合法使用权,也损害了职工的正当利益,这《行政诉讼法》,不就是最有力的法律武器!
“小陈,快!把厂里的录音机拿来!”张毅激动地喊了一声。小陈赶紧跑回办公室,抱来那个老旧的双卡录音机,张毅手忙脚乱地装上磁带,按下录音键,把新闻里关于《行政诉讼法》的内容一字不落地录了下来。磁带转动的“滋滋”声,在安静的传达室里格外清晰,像是在为这场守护工厂的对决,奏响序曲。
日子一天天逼近了年关,雪下得更勤了,整个宜城都被银装素裹,家家户户开始贴春联、备年货,可丽民服装厂却一片凝重。
房管所见张毅还在找证据,干脆不再遮掩,又发了通知,说腊月二十七就来拆房,还派了几个工人来厂里丈量,外墙上用红漆画了大大的“拆”字,在白雪的映衬下,格外刺眼。
消息传到职工耳朵里,大家都坐不住了。腊月二十五那天下午,天还没黑,职工们就自发地来到了厂里,有的揣着刚蒸好的包子,想给张毅和坚守的同事填填肚子;有的带着家里的热水袋,怕夜里守厂冻着;还有的手里举着蜡烛——那是厂里仓库里剩下的几根腊烛,烛身裹着一层灰,却被大家擦得干干净净,像握着一点不肯熄灭的希望。
几十个人围着厂房站成一圈,手里的蜡烛被寒风一吹,火苗不停地摇曳,却没有一根熄灭。微弱的烛光映在每个人的脸上,有中年师傅布满老茧的手,紧紧攥着衣角;有年轻女工冻得发红的脸颊,却透着倔强;还有退休老工人浑浊却坚定的眼睛,盯着墙上的“拆”字,满是不甘。
火苗跳啊跳,落在“丽民服装厂”那块褪色的木牌匾上,像极了医院里的心电图波形,一下一下,顽强地跳动着,犹如在宣告:这座工厂是我们的家,绝不能让他们说拆就拆!(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