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学校后,原本那充满活力与欢笑的校园氛围,悄然间有了微妙却又引人注目的变化。曾经,教室里处处是欢声笑语,那声音宛如灵动悦耳的鸟鸣,在校园的各个角落欢快地回荡。可如今,教室里安静得有些不同寻常,隐隐透出一丝压抑。
同学们的话题,不再局限于单纯的学业探讨或是课间的嬉戏打闹。那张突然出现批判鲍校长的大字报,成了同学们私下热议的焦点,而即将到来的变革,就像一颗悬在头顶的神秘果实,让人既好奇又有些忐忑,心头不自觉地蒙上了一层淡淡的忧虑。
同学们的眼神中,除了闪烁着对未知的迷茫,仿佛都在期待着那即将到来的未知经历,不知是福是祸,却又带着一丝想要探索的勇气。
而我,还沉浸在雨中木马意外带来的惊惶、大姐温暖背脊给予的安心,以及那张批判鲍校长的大字报所带来的震撼之中,思绪就像一团乱麻,剪不断,理还乱。
我实在难以想象,在未来的日子里,等待我们的将会是怎样一番别样的景象。我参与的这场看似平常的春游,竟如同一把神奇的钥匙,打开了一扇通往未知世界的大门。而那扇门后的世界,正带着一种蓬勃又未知的力量,如缓缓流淌却又充满生机的溪流,向我们涌来。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校园里的变化逐渐显现。越来越多的大字报贴满了校园的墙壁,那些字句虽然有些刺眼,但也像是同学们在特殊时期表达想法的一种方式。它们就像一阵阵风,吹过每一个人的心间,带来不同的思考。
老师们的神情虽然变得严肃而紧张,曾经和蔼的面容上多了几分忧虑,但他们的眼神中依然透着对学生的关爱和对未来的坚定。
同学们之间的关系也变得微妙起来,曾经亲密无间的伙伴,如今见面时,眼神中多了一丝思考和探索,仿佛彼此之间都在重新认识对方,这种变化就像春天里花朵的悄然绽放,带着一种别样的生机。
然而,命运的齿轮总是在不经意间开始转动,它引领着我们走向新的历程。此后,“那场特殊运动”席卷了整个国家,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变化。
在很短的时间里,一些党政机关也受到了一定的影响。这场运动很快从党内蔓延到社会,社会上虽有些人心惶惶,但也在积极探寻新的方向。学校开始创办农场,实行勤工俭学,太平寺小学也在二里半创建了一个农场。同学们时常在老师的带领下参加劳动,在劳动中收获成长和快乐,那片农场就像是一片充满希望的田野,孕育着新的可能。
三个月后,一场突如其来的变化如一场特别的考验席卷了全国各地。我的班主任,这位曾经背我上台阶的善良女教师,因为一些莫须有的罪名,成为了被关注的对象。
批斗大会那天,班主任被带到了操场上,她的头发有些凌乱,眼神里充满了疲惫和无奈,但依然能看出她内心的坚强,仿佛是一只暂时被困在笼子里的鸟儿,等待着重新展翅高飞的时刻。
我站在人群中,望着班主任,泪水在眼眶里打转。我想起了她背我上台阶的情景,那温暖的背脊,如同冬日里的暖阳,给予我无尽的温暖;我想起了她对我的关心和鼓励,那温柔的话语,如同春风一般,吹进我的心田;我也想起了俞昌准等先辈们在革命道路上遭受的磨难,他们的坚韧和不屈,让我敬佩不已。那些美好的回忆,此刻虽然让我有些难过,但也让我更加坚定了内心的信念。
我多么想冲上去,为她表达我的支持,为她挡住那些无端的指责,可我知道,此时更需要的是冷静和思考。我只能在心中默默为她加油,心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期待和决心。
从那以后,同学们之间的友谊虽然有了一些变化,但大家都在这场变化中学会了成长和包容,小心翼翼地探索着新的相处方式,如同在黑暗中摸索前行的行者,虽然每一步都充满了未知,但也带着对光明的向往。而我,依然坐在最后一排,看着那绑着棉布缓冲垫的课桌腿,心里虽然充满了迷茫,但也有一种想要冲破困境的勇气,仿佛置身于一个充满挑战的迷宫,却坚信一定能找到出口。
我不知道未来的路该怎么走,也不知道这个曾经充满希望和温暖的世界,为什么会经历这样的变化,但我相信,这只是暂时的。我知道,俞昌准等先辈们的革命精神不能丢,我要像他们一样,在困境中坚守自己的信念,如同在暴风雨中依然挺立的一棵大树,充满生机和力量。
德宽路上的晨霜,依旧年复一年地出现,见证着这条路上的变迁和沧桑,仿佛是一位沉默的历史见证者。我时常会想起春游那天的情景,想起那六个帮助我的少先队员,他们的善良和勇敢,如同黑暗中的一盏明灯,照亮了我前行的道路;想起大姐背着我在湿滑的麻石阶上艰难前行的身影,她的坚韧和爱,让我感受到了亲情的温暖。
在此种环境中,那份温暖的阶级友情成为了我心中的一丝慰藉,让我在迷茫和思考中感受到了一丝希望,如同在寒冷的冬夜中看到了一丝温暖的火光。
我不知道未来还会发生什么,但我知道,无论遇到什么困难,我都不会忘记那份在雨中传递的温暖和力量,它将激励着我勇敢地面对未知的未来,如同一位无畏的探险家,在风雨中坚定前行。
小学三年级时,在诸多机缘巧合与生活的安排下,我们终于回到了父母身边。
父母的家被安置在一号码头客运站办公室改建的宿舍里,那是一间仅有24平方米的小屋,空间虽然十分狭小局促,仿佛是一个被世界暂时遗忘的角落,但充满了家的温馨。
一推开门,整个房间便尽收眼底:角落里摆着一张破旧的桌子,它见证着岁月的痕迹;一侧放着一张大床,床单虽已洗得发白,却还算干净整洁,只是那床单上的补丁,像是一个个特别的装饰,诉说着生活的故事;旁边是一个简易衣柜,柜门早已关不严实,仿佛在期待着新的变化。
我家房间里,共有两个窗户,窗户用一根根圆木做成的窗格,窗户能透进明亮的光线,让整个空间显得明亮起来,充满了希望。
为了迎接我们的到来,父亲请来木工,将这曾经的办公室用纤维板隔成三间。里间十平方米作为主卧,大姐和母亲住在里面,那狭小的空间里,挤满了生活的琐碎与无奈,但也充满了亲情的温暖;外面十多平米又隔成两个小空间,外婆住其中一间,那简陋的环境里,是她对岁月的默默承受,也是她对家庭的坚守;我们兄弟三人挤在外面的大通铺上,像是一群被生活挤压在一起的蝼蚁,但彼此之间充满了陪伴和欢乐,而父亲则在宜城路港口海员俱乐部港务局食堂旁边的一间办公室里支起一张活动帆布床休息,那孤独的身影,仿佛是这荒诞时代中一个为家庭默默付出的守护者。
彼时,安庆小轮码头已向东迁移,长江航运局与安徽省航运局也完成了分家,一切都在变化中,也孕育着新的生机。(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