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涌退去,生活回归日常的节奏。
星城迎来了一个细雨绵绵的周六,户外活动不便,却正是参观博物馆的好时机。三家人相约去省博物馆。
孩子们对上次橘子洲的烟花念念不忘,一听说要去博物馆,吴忆唐立刻高举小手提问:“博物馆里也有烟花看吗?”逗得大人们忍俊不禁。
“博物馆里存放的是比烟花更持久的东西,”段子昊摸摸儿子的头,“是时间留下的礼物。”
段念归穿着小雨靴,一下车就想去踩水洼,被爸爸段子昊一把捞起架在肩上:“小调皮,里面有好东西看。”小丫头嘟着嘴,但很快被博物馆大厅宏伟的穹顶吸引,仰着头“哇”了一声。
吴佑楠牵着儿子吴忆唐的手,小忆唐则安静地看着来来往往的人,目光沉静,一如他专注观察绘本时的模样。
蒋欣妍和林浩天带着林宸、林玥也到了。林宸像个小向导,煞有介事地指着指示牌:“爸爸,我们先看哪个?”四岁的他已经认识不少字了。
林玥被妈妈抱在怀里,小手紧紧搂着妈妈的脖子,大眼睛怯生生又好奇地打量着周围。
省博物馆气势恢宏,巨大的仿古建筑在雨幕中更显庄重。
一进入宽敞明亮的大厅,凉意和静谧便扑面而来,与外面的喧嚣恍若两个世界。
孩子们不自觉放轻了脚步,被那种肃穆的氛围所感染。
他们首先参观的是“荆楚瑰宝”青铜器展厅。
幽暗的灯光下,一件件厚重古朴的青铜器静默陈列,鼎、簋、爵、觥……形态各异,上面的饕餮纹、云雷纹历经数千年风雨,依然清晰,散发着神秘威严的气息。
“爸爸,这个绿绿的大锅是干什么用的?”段念归指着一尊硕大的青铜鼎,小声问。
“这不是普通的锅,这叫鼎,”段子昊俯身,用孩子能理解的语言解释,“是古代非常非常重要的礼器,用来煮祭祀用的食物,也象征着权力和地位。”
吴佑楠接着补充,指着鼎身上繁复的纹饰:“你们看,上面这些像眼睛一样的图案,叫兽面纹,古人相信它们有神奇的力量,可以沟通天地,保护部落。”
林浩天家的儿子对一套编钟产生了浓厚兴趣,扒着展柜不肯走:“这些钟能敲响吗?声音好听吗?”
马云飞教授适时解答:“当然能。它们可不是摆设,是真正的乐器。
几千年前的古人,就是用它们演奏出美妙的音乐,所谓‘金声玉振’。”
他轻轻哼了一段简单的古调,让孩子们想象编钟清越悠扬的声音在宫廷中回响的景象。
“小朋友们看,这是‘牺首兽面纹铜罍’,”马教授蹲下身,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着,“古人用它来装美酒,祭祀天地和祖先。你们看上面的花纹,像不像大眼睛的动物?”
小念归在爸爸肩上扭来扭去,指着青铜鼎上突出的饕餮纹:“大眼睛!吓人!”林宸则凑近玻璃展柜,仔细看着铭文:“马爷爷,这些字念什么?”
蒋欣妍则更关注青铜器的造型之美,用手机仔细拍下那些龙形、鸟形的钮和足,低声对吴佑楠说:“这些线条和造型,充满了力量和想象力,简直是穿越时空的设计语言。”
大人们看着孩子们的反应,相视而笑。林浩天低声对蒋欣妍说:“站在这些器物面前,才能真正感受到什么叫‘厚重’。”
蒋欣妍点头:“我们那些现代设计,在它们面前,都显得有点‘轻’了。”
吴佑楠和段子昊并肩站在一件巨大的青铜鼎前。鼎身斑驳,铭文漫漶,但那股承载历史的庄重感却扑面而来。
吴佑楠轻声念着旁边的介绍:“……其铭文记载了某次重要的册命仪式,是研究当时礼制……”
她的话语微微一顿,下意识地抚了一下自己的手腕。那里空无一物,但掌心那无形的玉坠印记,却传来一丝极其微弱的、几乎难以捕捉的温热。
她看向段子昊,发现他也正看向她,眼神交汇,瞬间明了——不是错觉。
段子昊不动声色地将肩头的女儿交给旁边的林浩天暂时照看,然后看似随意地将手搭在展柜的金属边框上,闭目凝神了数秒。
通过织时者独特的感知方式,他捕捉到了一缕萦绕在这件青铜鼎周围的、异常的信息波动。
这波动非常隐蔽,与文物本身的历史磁场交织在一起,若非他们灵觉敏锐,根本无从察觉。
“不是攻击,也不是破坏,”段子昊用只有两人能听到的意念传递信息,“更像是一段……被加密的‘求救信号’,或者说是‘遗失的信息’。”
吴佑楠心中一凛。她再次望向那模糊的铭文,难道,这不仅仅是一段沉默的历史,还在试图向未来传达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