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种二号”舰桥上的欢呼声很快平息,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带着疲惫的凝重。
成功回收“文明碑片”并提升权限固然值得欣喜,但试炼过程中出现的“虚空低语者”眷族,如同阴云般笼罩在每个人心头——它们的存在证明,“混沌之海”的触角早已渗透到了这片被视为中立的远古遗迹。
工程艇将那块暗色立方体小心翼翼地运回“火种二号”的隔离分析舱。几乎在同时,银色“海螺”授予的临时数据访问权限生效,关于这块“文明碑片”的初步解密信息流,如同涓涓细流,汇入舰船数据库,也同步传回遥远的“昆仑”基地。
碑片来自一个自称“星灵族”的文明。
他们并非碳基或硅基生命,而是一种罕见的、依赖于特定恒星粒子辐射与复杂磁场才能凝聚成形的能量意识体。
他们热爱宁静、崇尚知识与和谐,是“火种协议”的坚定拥护者。
碑片记录了他们文明的辉煌艺术、独特的能量操控哲学,以及部分关于利用恒星风帆进行超光速旅行的技术原理(这对蒋欣妍团队的推进器研究无疑是雪中送炭)。
然而,碑片更大部分的内容,是一份字字泣血、充满了无尽悲怆与绝望的最后遗言。
“星灵族”的母恒星系,遭遇了“混沌之海”先锋——一种被他们称为“熵噬兽”的恐怖存在的袭击。
这种存在并非实体舰队,而是一种能扩散“物理常数混乱场”的维度灾难。
它经过的星域,光速会变得不确定,引力常数会起伏,基本粒子的稳定性会被破坏……整个恒星系的物理规则在短时间内彻底崩溃,星辰熄灭,空间结构瓦解,文明赖以存在的一切基础都化为乌有。
“星灵族”倾尽所有,也无法对抗这种针对宇宙底层规则的攻击。
在文明彻底消散前,他们将自己的核心知识与这份最后的警告,封存于特制的碑片中,借助一次偶然的空间涟漪,将其抛向了宇宙深处,希望有缘的后来者能够看到。
【……它们不在乎资源,不在乎领土,它们吞噬的是‘存在’本身赖以维持的‘秩序’……物理法则的稳定并非宇宙的默认状态,而是需要维护的珍贵平衡……‘混沌之海’……是这一切平衡的破坏者……警惕任何形式的‘规则松动’,那可能是它们靠近的先兆……】
这段信息让所有读到的人感到彻骨的寒意。与“熵噬兽”相比,“虚空低语者”的精神污染似乎都显得“温和”了一些。这是两种不同层面、却同样致命的威胁!
“规则松动……”段子昊喃喃自语,猛地想起在柯伊伯带初遇“虚空低语者”时,舰船系统出现的短暂紊乱,“难道那时……”
就在这时,一直如同旁观者般沉默的三艘“记录者”飞船中,位于中央的那一艘,突然向“火种二号”发送了一道定向的、优先级极高的简短信息流。
这并非通过公共频道,而是利用了新解锁的“见习”权限建立的加密连接。
信息流的内容并非语言,而是一段极其凝练的、包含了多重意象的精神图谱:
· 一片翻涌的、试图吞噬星光的黑暗(混沌之海)。
· 数个在黑暗边缘闪烁、但迅速黯淡熄灭的光点(被毁灭的文明,包括“星灵族”)。
· 一个被层层屏障保护的、微弱的蓝色光点(“摇篮”地球)。
· 以及……一条从黑暗深处悄然延伸而出、正试图绕过屏障、触碰蓝色光点的、几乎难以察觉的灰色暗痕。
信息流的最后,附带了一个清晰的、指向太阳系内某个具体坐标的星图标记——位于木星与火星轨道之间的小行星带外围,一个人类早已探测过、并未发现异常的区域。
没有解释,没有请求。只有警示,和一个坐标。
发送完这段信息后,“记录者”飞船不再有任何动静,仿佛刚才的一切从未发生。
“‘记录者’……他们在警告我们!”吴佑楠瞬间解读了其中的含义,“那条‘灰色暗痕’……有东西已经渗透到太阳系内部了!可能比‘虚空低语者’更隐蔽,更危险!”
苏艳舰长立刻命令:“导航官,标记该坐标!计算最快抵达路线!”
段子昊眼神锐利:“联系‘昆仑’!最高警报!将‘星灵族’警告和‘记录者’坐标同步传回!请求基地立刻调动所有资源,扫描确认该坐标异常!”
“火种二号”刚刚完成试炼,尚未不及休整,便不得不再次踏上征程,目标直指家园腹地潜藏的未知威胁。
仲裁试炼带来的短暂喜悦,已被更紧迫、更贴近家园的危机感彻底取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