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秋望着窗外漆黑的夜色,深吸一口气,心中暗暗下定决心。她转身看向苏嬷嬷和李公公,坚定地说道:“无论前方有多少困难,我们都不能退缩。从明日起,密切留意各方动静,尤其是子嗣庆典的相关事宜。本宫相信,只要我们细心调查,定能揭开高太后的阴谋。”苏嬷嬷和李公公齐声应道:“谨遵娘娘吩咐!”一场更为紧张的调查,即将拉开新的帷幕。
第二日清晨,阳光透过雕花窗棂,洒在谭秋寝宫书房的书案上。谭秋坐在桌前,面前堆满了各种线索记录,她揉了揉有些发涩的眼睛,再次陷入沉思。这些日子收集的线索如乱麻般缠绕,可经过昨夜的反复梳理,她终于找到了一个关键突破点——后宫即将举行的子嗣庆典。
谭秋记得,往年的子嗣庆典虽说是为了庆祝皇室子嗣的成长,增进后宫和睦,但实际上也是各方势力暗中较劲的场合。而今年,高太后被打入冷宫却仍暗中活动,她必定不会放过这个绝佳机会。谭秋仿佛能嗅到空气中弥漫着的阴谋味道。
这时,苏嬷嬷轻手轻脚地走进书房,轻声说道:“娘娘,依照您的吩咐,奴婢已在冷宫附近安排了几个可靠的宫女,只要有任何风吹草动,定会第一时间来报。只是……”苏嬷嬷微微皱眉,面露难色。
“只是什么?但说无妨。”谭秋抬起头,目光锐利。
“冷宫周围看守突然变得更加严密,那些宫女想要靠近都有些困难,怕是很难探听到什么重要消息。”苏嬷嬷无奈地说道。
谭秋轻轻咬了咬嘴唇,思索片刻后说道:“无妨,高太后既然有所防备,我们也不能操之过急。你让她们务必小心行事,不可暴露。”
苏嬷嬷点头称是。就在此时,门外传来李公公的声音:“娘娘,奴才有事禀报。”
“进来吧。”谭秋说道。
李公公匆匆走进书房,脸上带着一丝焦急:“娘娘,奴才刚刚得到消息,前朝几位大臣近日频繁往来,似乎在谋划着什么。而且,据可靠消息,他们准备在后宫子嗣庆典上有所动作。”
谭秋心中一凛,她站起身来,在书房中来回踱步。结合之前发现的前朝大臣与高太后家族的书信往来,以及御膳房为高太后准备特殊食材等线索,她越发确定高太后可能会利用这次庆典,再次对她发动攻击,而且极有可能涉及子嗣问题。
谭秋深知此次危机的严重性,子嗣问题在后宫中向来是重中之重,一旦处理不当,不仅自己会陷入万劫不复之地,整个后宫乃至皇室都可能受到牵连。她必须尽快做好应对准备。
“李公公,你继续留意前朝大臣的动向,尤其是他们与后宫的联系,任何蛛丝马迹都不要放过。”谭秋停下脚步,严肃地说道。
“是,娘娘,奴才明白。”李公公应道。
“苏嬷嬷,你去查查此次子嗣庆典的具体流程安排,看看有没有什么地方可以被高太后利用。还有,暗中打听一下其他妃嫔对此次庆典的态度和动静。”谭秋又吩咐道。
“奴婢遵命。”苏嬷嬷说道。
待苏嬷嬷和李公公离开后,谭秋再次坐回书案前,摊开一张白纸,开始仔细分析起来。她在纸上写下“子嗣庆典”四个字,然后围绕着它,将可能出现的情况和应对策略一一列出。
她想到,高太后可能会在庆典上安排人污蔑她对皇子皇女不利,以此来挑起皇帝的怒火;也有可能利用特殊食材在庆典膳食中动手脚,嫁祸于她;亦或是买通一些太监宫女,在庆典现场制造混乱,趁机陷害她。
谭秋越想越觉得危险重重,但她心中的信念也越发坚定。她告诉自己,无论高太后的阴谋多么复杂,她都要凭借自己的智慧和勇气,将其一一化解。
午后的阳光有些炽热,谭秋却浑然不觉。她沉浸在对各种应对策略的思考中,时而皱眉,时而又微微点头。
突然,一阵微风吹过,将书案上的一张纸吹落在地。谭秋俯身捡起,看着纸上记录的关于陌生宫女来自宫外偏僻庄子且看守严密的线索,心中一动。她想,或许可以从这个庄子入手,说不定能找到更多关于高太后阴谋的关键证据。
于是,谭秋唤来一名贴身宫女,吩咐道:“你去悄悄找苏嬷嬷,告诉她,让她安排可靠之人,想办法接近那个宫外的庄子,看看能否打探到什么消息。记住,一定要小心谨慎,不可打草惊蛇。”
宫女领命而去。谭秋望着窗外的天空,心中默默祈祷,希望一切顺利。
随着时间的推移,谭秋越发感觉到时间的紧迫。距离子嗣庆典的日子越来越近,可她虽然有了一些推测和应对方向,但还没有找到确凿的证据。
傍晚时分,苏嬷嬷匆匆返回。她走进书房,脸上带着一丝兴奋:“娘娘,奴婢查到了一些关于庆典流程的重要信息。今年的庆典新增了一个环节,就是让各位妃嫔为皇子皇女准备一份特别的礼物,然后由皇帝和太后一同评判,选出最用心的一份。奴婢猜测,高太后极有可能会在这个环节动手脚。”
谭秋微微点头,沉思片刻后说道:“这确实是个容易被利用的环节。苏嬷嬷,你去查查其他妃嫔准备礼物的情况,看看有没有什么异常。另外,我们也要精心准备一份礼物,既要显得用心,又不能让高太后有可乘之机。”
“是,娘娘。”苏嬷嬷说道。
此时,天色渐暗,书房中弥漫着一种紧张而压抑的气氛。谭秋知道,关键突破已经出现,但危机也即将来临。她必须在这有限的时间内,做好充分的准备,迎接高太后在子嗣庆典上的阴谋。可她该如何在这场复杂的斗争中,保护自己和后宫子嗣呢?谭秋陷入了深深的思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