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都一起睡过了,还不让脱吗?乖,换好衣服,今天我们要认真拍戏。”
听到这话,米饭嘟着嘴,抬起双臂,任由余男一件一件替他脱下衣服。
米饭在剧中的服装是道具师精心设计的,既要符合作战实用性,又要与一般特种兵的作战服有所区别。
当余男将服装一件件为米饭穿上后,她忍不住感叹这身衣服实在合身极了,不仅造型酷帅,更难得的是,穿在米饭身上竟毫无违和感。
整体来看,米饭这身作战服从上衣到裤子、鞋子,在颜色上就与其他人明显不同——其他人几乎是清一色的军绿,而米饭则是一身纯黑,犹如暗夜中穿梭的锁魂幽灵,带来心理上的震慑与不安。
在设计上,米饭的作战服也与特种兵们的有很大差异。
比如他腰部周围有一圈约二三十个两指宽的套环,根据剧情设定,那是用来放置与食指等长的特质匕首的。
米饭的靴子也经过特别制作,鞋底藏有数十枚隐蔽钢钉,脚尖处还各装有一枚约一指长的短匕。
腰间则挂着一把弩弓,弩匣中可容纳约五十支短箭,每支短箭都带有整齐的倒刺。剧中设定这些带倒刺的短箭涂有箭毒蛙皮肤上的毒液。
因此,一旦被短箭射中,即便敌人能忍受割肉之痛,也难以活命——毒液在箭头接触皮肤的瞬间便会扩散,不出数十秒就足以令一个成年人丧生。
看着眼前形象大变的米饭,余男不禁心想,难怪王祖娴家的小丫头会一眼喜欢上他,若是换作自己在那样的年纪,恐怕也会心动吧。
更何况依她儿时的性子,只要是看上的,谁还敢来争?怕是分分钟教对方怎么做人。
换装完毕,余男带着全新形象的米饭走出换衣室。果然,一看到米饭的变化,别说其他人,就连吴竟也都惊讶不已。
吴竟亲自监督了剧本、服装、人员和场地等每一个环节。当米饭穿上那套高价定制的服装时,吴竟在那一瞬间觉得,仅凭米饭的造型,观众就愿意买票进影院支持。
所有演员化完妆、换好服装后,便前往当天的拍摄地点。这是一个正在开发的旅游景点,未来计划引入动物。今天拍摄的场景安排在尚未开发的区域,那里人迹罕至、常年雾气弥漫、充满鸟兽虫鸣,更符合吴竟对场景的要求。
演员们到达后,面对雾气缭绕的丛林,感到惊讶。这里如同原始丛林,仿佛置身于贝尔的探险世界,即使筋疲力尽也难寻人迹。
尽管没有人工痕迹,但剧组早在数十天前就已派人进行准备,如铺设电线、搭建拍摄轨道,并排查枯树、石块等潜在威胁。
在正式开拍前,爆破组已经开始工作。按照剧情,他们需要在地面安装 装置。为了减少风险,爆破组严格控制 用量,力求以最少资源达到最佳拍摄效果。
与此同时,所有演员围成一圈,听吴竟现场安排。这不是普通的都市剧,而是军事题材电影,一旦失误, 可能造成伤亡。
吴竟说道:“你们特战队员要以搜索阵型前进,突然遭遇雇佣兵组织,随即交火。经过十几分钟战斗,双方各有伤亡,具体谁生谁死看剧本安排。不该死的就给我认真打。”
“接着,雇佣兵为快速结束战斗,使用化学武器释放致人昏迷的神经毒素。特战队员全被绑起吊起,用以威胁前来围捕的华夏军队。”
“最后,米饭饰演的小豹出场,击杀两名雇佣兵后,与赶来的华夏军队配合,解救所有人。”
吴竟的简短讲解,大家基本都已记住。但具体拍摄仍需逐步推进。他刚才所说的几句话,在电影中可能长达二十分钟,而实际拍摄可能需要两百分钟甚至更久。尤其这种多作战场面的戏份,一个镜头拍一天也是常事。
在对剧本后,所有人按部就班地拿起装备,神情紧张地等候在一旁。
“全体准备,三、二、一,开拍!”
伴随着指令发出,演员们投入了今天第一场戏的拍摄。
……………………
“真是邪门,这地方让我感觉浑身发冷,骨头里都透着凉气,特别不舒服。”
“都小心点,这里视线受阻,说不定就有埋伏。之前交手你们也见识过了,他们不是普通犯罪团伙,而是有从军背景的雇佣兵。要是我没猜错,里面有些人还是从米国三大王牌特战队退役下来的。”
吴竟的话让队友们心头一震。虽然不愿承认,但米国那三大王牌特战队确实是全球顶尖的特种部队之一。他们之所以强悍,是因为每年有近三分之一的时间身处实战之中。
被称为“世界警察”的米国,向来是麻烦的制造者。为了挑起争端、制造矛盾,从中牟取暴利,军方最常用的手段就是派遣三大特战队的成员执行各类袭击及其他违背人道主义的行动。
相比其他国家的特种兵,虽然每年都进行高强度训练,也举办特种兵大赛、“兵王”评选等活动,但这些大多只是华夏军方内部组织的演训。而米国三大特战队员面对的却是生死考验,稍有疏忽就可能丧命。因此,他们个个实战经验丰富,即便是退役成员,战斗力也绝不容小觑。
果然,就在有人抱怨的时候,远处一道镜片反光瞬间引起了吴竟的警觉。
“有埋伏!所有人找掩体,准备反击!”
吴竟几人迅速躲到掩体后,伺机反击。
而雇佣兵那边也没料到,早已架好的狙击步枪,竟会因为透进浓雾的阳光被狙击镜反射暴露位置。否则,只需一轮射击,就能将这几名特战队员全部解决。
“所有人注意节省 ,给大部队发信号,我们尽量拖延时间,争取在他们到达之前消耗敌人的火力。”
吴竟一声令下,所有人都小心翼翼地藏在掩体后,仔细搜寻四周潜伏的敌人。
然而,由于视线受阻,加上敌人已占据有利地形,特战队员们一时无法施展平日所学的本领,只能躲在掩体后被动防御。
就在他们寻找应对之策时,半空中突然抛来几个像打火机充气罐的物品。罐子一落地,就喷出极其刺鼻的气体。
“不好!所有人捂住口鼻!”
但话音未落,几乎同一时间,几名特战队员已手脚发软,纷纷栽倒在地,眼前一黑,失去了意识。
确认所有人都失去意识后,戴着防毒面具的雇佣兵小队现身,将几人吊上树梢。留下两名守卫后,其余人迅速撤离。
执行导演喊停后,片场顿时安静下来。吴竟走到 前回放刚才的镜头。
整体效果不错,等拍完下个镜头再对比看看。
经过简单讨论,虽然对拍摄内容基本满意,但追求完美的吴竟和执行导演还是决定稍作调整,待后续戏份拍摄完毕后再补拍一条。
场边的米饭独自坐在折叠椅上,心不在焉地翻看着武术动作示意图。初次拍戏的新人难掩紧张与兴奋交织的情绪。
吴竟注意到米饭的状态,来到他身边叮嘱:记住,把杂念都抛开,专注演好角色。接下来这些话很重要:第一,对手演员是经验丰富的武行,如果动作走位出现偏差,可能会受伤;第二,等会要带你熟悉爆破点的位置,必须牢牢记住。
见吴竟神情严肃,米饭认真点头起身,跟着导演开始熟悉片场布置。
在影视行业,走位是必备流程。演员需要提前熟悉拍摄动线,既为提高效率,也为确保特殊镜头的精准呈现。
看着吴竟带着小演员在片场穿梭,工作人员都不禁为米饭捏把汗。接下来的戏份几乎全是他的主场,每个镜头都经过编导团队精心设计,但也伴随着诸多风险。
按照剧情设计,米饭在解决一名雇佣兵后,另一名敌人会立即举枪扫射。拍摄时他需要在爆破中完成空中翻转的特技动作。这种高难度镜头即便对专业武行也是挑战,必须借助特殊威亚装置完成。
不同于常规威亚,这次采用前后纵向四根钢索固定,将米饭如同烤架上的食材般悬吊起来。特技师通过机械操控钢丝旋转,带动演员完成翻转。这种被动式的特技表演,要求演员在承受身体负荷和失衡状态下保持表演状态,对新人而言无疑是严峻考验。
爆破戏份通常不受演员欢迎,倒是导演们乐于用这种场面来渲染宏大氛围。然而不可否认,每年因拍摄爆破戏丧命的演员不在少数,最令人印象深刻的莫过于李联劫的替身,在一场爆破戏中意外身亡。
此时,吴竟正带着米饭反复确认走位,让他牢牢记住每个的放置点。通常情况下,特效团队会负责带演员走位,而米饭能获得吴竟亲自指导,足见吴竟对这位徒弟的用心。
走位结束后,服装道具组为米饭装上剩余装备,包括特制匕首与弩。导演提醒道:“道具要固定牢,避免拍摄时甩出去导致重拍。”几位道具师默默记下。看得出,吴竟对徒弟格外照顾,生怕米饭因多次拍摄而吃不消。
不过,对比导演之前对其他人严苛的要求,这番偏袒确实引人侧目——可这也是羡慕不来的缘分。
米饭随后翻开武术动作图,一连串的动作必须一气呵成,对体力是极大挑战,这也正是吴竟训练他增强耐力的原因。
“小家伙,准备好了吗?”吴竟望向米饭问道。
米饭点头起身:“嗯,准备好了。”说完便走向草丛,准备开拍。
一切就绪,摄像机再次运转。
全副武装的米饭潜伏在草丛中,目光如鹰隼般紧盯着树后的两人,仿若一头蓄势待发的猎豹,在他眼中,那两人已是死物。
一步、两步、三步……他弓身缓进,每一步都悄无声息。现场一片寂静,所有人都屏息凝神,注视着那一袭黑色作战服的身影。
三十米、二十五米、二十米……米饭越靠越近,紧张的气氛几乎凝结成冰。
“我心里发慌,跳得厉害,总觉得要出事。”一名雇佣兵惴惴不安地对同伴说道。
同伴却不以为然地讥讽:“心跳停了才真完了。”他边说边掏出片口香糖,试图压住涌上的烟瘾。
“不,我是说……那……那是什么?”雇佣兵话音未落,便望见一道黑影极速逼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