侠客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黄潜善见赵构如此表态,心中暗喜,却故作公允道:“官家圣明。不过依臣之见,河北招抚司之事不妨暂先搁置,张所尚未离京,不如先命他暂缓北上,待查明馆陶县之事后再做定夺。一来可安抚地方百姓,二来也能避免招抚司再生事端,官家以为如何?”

汪伯彦立刻附和:“黄右仆射所言甚是!暂缓张所北上,既能稳河北局势,也能让张所有时间自省,实乃两全之策。”

殿内附和之声再起,李纲环视四周,却见往日支持他的几位老臣要么低头不语,要么面露难色——他们皆知黄潜善如今深得赵构信任,此刻若贸然支持李纲,恐引火烧身。李纲握紧笏板,掌心中“复土”二字的刻痕硌得生疼,那痛感顺着指尖蔓延至心口,比昨夜的寒风更刺骨。

他知道,黄潜善这一招看似“暂缓”,实则是要断了河北招抚司的根基。张所一日不离京,河北的义士便一日无主心骨,金人便可趁机南下;而拖延时日越长,黄潜善便有越多机会编造罪名,彻底扳倒张所,届时河北招抚司便会名存实亡,他苦心经营的北伐筹备,也将就此崩塌。

赵构见群臣多支持黄潜善,便点了点头:“既如此,便依黄右仆射所言,命张所暂留京城,待查明馆陶县之事后再议北上。李相公,门下省查验奏折之事,便交由你负责,务必尽快给朕一个答复。”

“臣……遵旨。”李纲躬身行礼,声音低得几乎听不见。他抬起头时,正撞见黄潜善投来的目光,那目光中带着几分得意与挑衅,像一根细针,狠狠扎在他的心上。

早朝散去,文武百官纷纷离去,黄潜善与汪伯彦并肩走在前面,谈笑风生,偶尔回头看一眼李纲,眼神中的轻蔑毫不掩饰。李纲独自站在大殿之上,晨光透过殿门洒在他身上,却暖不透他心中的寒意。他望着赵构离去的背影,想起半月前官家指尖按在黄河墨线上的坚定,想起卫兵甲胄上闪耀的希望之光,只觉得那些画面如同昨日幻梦,如今已被黄潜善的阴谋与赵构的妥协击得粉碎。

不多时,陈默快步走来,脸色凝重:“相公,张所大人已在政事堂外等候,他听说张益谦弹劾之事,急得如同热锅上的蚂蚁,非要亲自来向您问个明白。”

李纲深吸一口气,压下心头的苦涩,整理了一下朝服,沉声道:“带他进来吧。此事与他无关,是黄潜善要借他来断我大宋的复土之路——我绝不会让他们得逞。”

他迈步走出大殿,殿外的梧桐叶又落了几片,正好落在他的袍角上。秋风卷起落叶,打在金砖上,发出沙沙的声响,竟似在为这摇摇欲坠的大宋江山,发出一声无力的叹息。

政事堂的烛火已燃至夜半,烛泪顺着铜制烛台蜿蜒而下,在青砖上凝成暗红的痕迹,恰似李纲心头难以愈合的血痂。他刚将门下省核验的奏折摊开,指尖触到张益谦那份所谓“馆陶县急报”时,忽闻殿外传来急促的靴声,陈默掀帘而入,脸色比殿外的夜色还要沉:“相公,内侍省急旨!官家命王棣将军即日自襄阳北上,渡黄河击金,且……且不许延误!”

“什么?”李纲猛地起身,手中狼毫“啪”地坠在案上,墨汁溅在“复土”二字的奏疏上,将那两个字染得模糊。他踉跄着扶住书案,指节因用力而泛白,“襄阳粮草尚未集齐,王棣麾下‘敢战士’多是新募之兵,连甲胄都未配齐,此刻北上,与驱羊入虎口何异?”

话音未落,内侍已捧着明黄圣旨踏入殿内,尖细的嗓音在烛火中晃成冷芒:“李相公接旨吧。官家口谕,金军已在黄河对岸屯兵,若再拖延,恐河北不保,王棣将军素有勇名,当速领军迎敌,不得有误。”

李纲望着那卷圣旨,绢面上金线绣的龙纹在烛火下扭曲,竟似张牙舞爪的凶兽。他深吸一口气,屈膝接旨时,膝盖撞在砖缝里的烛泪上,冰凉的触感顺着骨缝蔓延至心口:“臣……有本启奏!王棣将军虽勇,然兵未练熟、粮未备足,仓促北上必遭大败。官家若信臣,当再给三月时日,待粮草到齐、兵士练熟,再与金军决战不迟!”

内侍却只是摇头,袖中拂尘扫过案上奏折:“相公莫要多言,官家心意已决,若再阻拦,恐有抗旨之嫌。”说罢转身便走,靴底碾过地上的墨痕,将那片乌黑踩得支离破碎。

李纲望着内侍离去的背影,忽觉喉间泛起腥甜。他抓起案上的奏疏,大步流星冲出政事堂,夜色中披风猎猎如旗,竟将廊下的烛火都吹得摇曳不定。宫门外的石狮子在月光下泛着冷光,他望着紧闭的东华门,手中奏疏上“保王棣、固河北”的字迹被夜露浸得发潮,却仍死死攥着,仿佛那是支撑大宋的最后一根梁柱。

次日早朝,李纲未等内侍宣诏,便率先出列,手中奏疏高举过顶,声音在大殿中回荡:“官家!王棣将军不可仓促北上!襄阳至黄河三百余里,沿途多是金军游骑,且其麾下将士多为新募,连弓马都未娴熟,此刻渡河,无异于自投罗网!臣恳请官家收回成命,待粮草、军备齐备,再图北伐!”

赵构坐在龙椅上,目光掠过李纲,却未作声,反而转向身侧的黄潜善:“黄右相公以为如何?”

黄潜善出列,手中玉扳指在晨光下泛着油光:“官家,李相公此言差矣。王棣乃王荆公之后,素有‘万人敌’之名,先前曾单骑斩曹成、义收杨再兴,金军南下时固守太原城挡住金军第一次南征的西路军,何等勇武?如今金军虽强,却也挡不住王将军的虎头湛金枪。若再拖延,恐金军渡河南下,届时我大宋便再无退路了!”

汪伯彦亦随之附和:“官家,黄右相公所言极是。王棣将军麾下尚有杨再兴等猛将,虽兵士新募,却也皆是河北义士,斗志昂扬。趁金军立足未稳,正好一举破之,若再等下去,恐夜长梦多。”

李纲气得浑身发抖,上前一步道:“官家!黄、汪二卿只知空谈勇武,却不知兵法‘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王棣将军昨日送来急报,襄阳粮库仅存十日之粮,甲胄不足三成,连床子弩都只有五架,如何与金军的铁浮屠抗衡?臣愿以左仆射之职担保,再给三月,必能让王棣将军兵强马壮,届时北上,定能收复失地!”

赵构眉头紧锁,手指在龙椅扶手上轻轻敲击,良久才道:“李相公,朕知你苦心,然金军已在黄河对岸集结,若再等三月,恐河北全境皆失。王棣将军既有勇名,当能相机行事,你不必多言,朕意已决。”

李纲望着赵构决绝的神色,心中一凉。他忽然想起半月前赵构与他共议复土时,指尖按在黄河墨线上的坚定,想起那时赵构说“朕必与卿共守中原”,如今却只剩冰冷的“朕意已决”。他还欲再辩,却见赵构已抬手道:“退朝吧,王棣的出征旨意,今日便发往襄阳。”

龙椅上的身影转身离去,留下李纲独自站在大殿中,手中奏疏飘落在地,“复土”二字在晨光下显得格外刺眼。黄潜善与汪伯彦并肩走过,前者拍了拍他的肩膀,语气带着几分嘲讽:“李相公,识时务者为俊杰,莫要再固执了。”

襄阳城的校场上,王棣正与杨再兴、张宪演练枪法。虎头湛金枪在他手中如活物般,枪尖挑落的梨花在阳光下划出冷芒,杨再兴的滚银枪、张宪的铁枪与之呼应,三杆枪交织成一片雪光,引得校场将士阵阵喝彩。忽闻内侍持旨而来,王棣接旨时,指腹触到“即日北上”四字,脸色骤变。

“大哥,这……这如何是好?”杨再兴上前一步,声音带着焦急,“我军甲胄未齐,粮草不足,此刻北上,怕是……”

王棣攥紧圣旨,指节泛白,却缓缓道:“君命难违。纵使刀山火海,王某亦要去。”他转身望向校场中的将士,只见那些新募的兵士虽面带惧色,却仍握紧手中的刀枪,眼中闪着不屈的光。“传我将令,即刻收拾行装,明日一早,北上渡过黄河!”

襄阳城的暮色里,宣抚使府的偏院静得只剩风声。李恩希正将最后一件叠好的素色襦裙放进木匣,指尖抚过裙角褪色的缠枝莲纹——这是王棣前日特意让人寻来的蜀锦,说近日风寒,让她与庄菲多备些厚实衣物。忽闻院外传来熟悉的靴声,她抬头时,正见王棣身披银鳞软甲,腰间悬着虎头湛金枪,杨再兴身穿银甲,手持滚银枪,站在月洞门前,夕阳将他们的影子拉得老长,恍若两柄即将出鞘的剑。

“要走了?”李恩希的声音轻得像檐角飘落的槐叶,她快步上前,伸手替王棣理了理歪斜的护肩甲,指腹触到甲片上未磨尽的血痂,那是前日演练时留下的痕迹。庄菲捧着个布包从屋内走出,里面是连夜缝制的护膝与暖手的汤婆子,布包角绣着小小的“平安”二字,针脚细密得怕人碰碎。

“君命难违。”王棣望着两人眼底的忧色,喉间发紧,却仍强作镇定,“待我北上破了金军,便回来接你们去开封,看故都的牡丹。”他伸手拂去李恩希鬓边的碎发,指尖的薄茧蹭过她的脸颊,带着沙场的粗粝,却又藏着几分不易察觉的温柔。

李恩希咬住下唇,将一方绣着并蒂莲的绢帕塞进他掌心:“此去……万事小心。”话未说完,泪水已在眼眶里打转,她慌忙别过脸,怕扰了他出征的锐气。庄菲也红了眼眶,却强笑着对杨再兴说道:“将军可别忘了,你答应过要带我看杏花,可不能食言。”

王棣握紧绢帕,那柔软的触感顺着指尖蔓延至心口,他重重点头,转身时披风扫过廊下的灯笼,火星子晃了晃,竟似他此刻翻涌的心绪。“传我将令,明日卯时,校场集结,出征北上!”他的声音在暮色中回荡,带着不容置疑的决绝。

杨再兴没有回答庄菲的话,却在踏出院门时,忍不住回头望了一眼——李恩希与庄菲仍站在月洞门前,身影在夕阳里缩成小小的两点,像极了他铠甲上即将被风雪覆盖的寒星。

次日清晨,襄阳渡口的薄雾尚未散尽,水汽裹着寒意扑面而来,将将士们的甲胄都染得泛白。王棣骑着照夜白,银甲在晨光下泛着冷冽的光,虎头湛金枪斜倚在马鞍上,枪缨上的红穗被风吹得猎猎作响。杨再兴、张宪率领将士列阵于汉江渡口,甲胄碰撞声、马蹄声与黄河的浊浪声交织,竟似一曲悲壮的战歌。

李恩希与庄菲站在渡口的高坡上,望着那支即将出征的队伍,手中的绢帕已被攥得发皱。当王棣的战马行至坡下时,李恩希忽然喊道:“王棣!”她快步跑下高坡,将一个油纸包塞进他手中,里面是刚出锅的粟米糕,还带着温热,“路上饿了便吃,记得……活着回来。”

王棣接过油纸包,指尖触到那温热的温度,心中一暖,他勒住马,对着两人郑重拱手:“等着我。”说罢一拍马背,照夜白长嘶一声,踏碎渡口的薄冰,向着黄河深处奔去。李恩希望着那道银甲身影渐渐融入晨雾,直到再也看不见,才缓缓收回目光,庄菲轻轻握住她的手,低声道:“他会回来的,一定会。”

船队行至河心,汉江水在风中翻涌,浊浪拍打着船舷,溅起的水花落在王棣的银甲上,瞬间凝成细冰。忽闻远处传来金人的号角声,尖锐得像要划破晨雾,杨再兴握紧滚银枪,沉声道:“大哥,金人!”王棣抬手示意将士戒备,目光如鹰隼般扫过河面,只见数艘金军战船正从上游驶来,船头的海东青旗在风中猎猎作响,旗面上的血迹尚未干透,透着狰狞的杀意。

侠客书屋推荐阅读:李辰安钟离若水我在大唐斩妖邪再世王侯之楚梦辰先助大秦后助汉,亿万大军天可汗战皇林天龙刀笔吏大国重工魂穿古代造就一世人皇大明状师烈火南明二十年大唐杨国舅锦衣夜行红楼之万人之上大秦:暴君胡亥,杀出万世帝国重生之嫡女不善铁血宏图大唐:我的妻子是李丽质开局:败家子遭未婚妻上门退婚世子妃今天又作妖了新唐万岁爷风涌华夏:我打造了顶流历史ip曹操穿越武大郎大秦二世公子华汉武风云之陈府二少爷凡人歌邪王的倾城狂妻:鬼妃天下冥王毒妃我在大唐搞工业革命荒年卖身成赘婿,我有空间肉满仓不受宠的四皇子君临天下荒野大镖客:我有放生进度条穿成权臣早死原配,撩硬汉生崽崽分家后囤满了灵泉空间,气疯极品大唐:平淡无奇的日常生活立生一生兵锋王座在洪荒悠闲种田的日子大明:我能复制战略物资!我在影视世界和主角抢机缘大唐天宝重生沈氏红颜皇宫沦陷:一起逃亡皇嫂个个天仙大唐繁荣系统乱世古武之一代君王打不死我,皇叔干脆让我监国!我在贞观朝当神豪三国:袁绍是我哥,我来一统天下!水浒西门庆从原始人开始建立帝国即鹿
侠客书屋搜藏榜:丰碑杨门绝世极品兵王寻唐一笑倾人城再笑城已塌全球锻炼,开局水浒我来选战神,窝要给你生猴子东汉不三国双穿门:人在诡异世界当压寨夫君陛下,北王的封地比国家还要大了诸天,从亮剑开始的倒爷特种兵:开局签到漫威系统战狼狂兵小将很嚣张水浒之书生王天下回到三国收猛将三国:封地1秒涨1兵,百万铁骑绕京城大明凰女传明末开疆诸国志穿越我是胡亥大秦长歌偷听心声:公主请自重,在下真是大反派金融帝国之宋归养8娃到18,大壮在古代当奶爸特工狂妃:腹黑邪王我不嫁大秦:娶了植物人公主后我乐疯了霸魂管仲神秘王爷欠调教布衣首辅谬论红楼梦十岁让我当摄政王,还托孤女帝?高贵朕要抓穿越大明:为了长命,朱雄英拼了朱元璋:咱大孙有帝王之姿红楼欢歌开局汉末被流放,我横扫亚洲二战那些事儿绵绵诗魂大唐败家子,开局被李二偷听心声唐末战图倾世太子妃【完结】大清挖坑人我为女帝打江山,女帝赐我斩立决铁齿铜牙之皇太子永琏凤临天下:一后千宠女帝别哭,你的皇位本将军坐了!锦衣血诏一品国公攻略情敌手册[快穿]
侠客书屋最新小说:综武:江湖枭雄的逐鹿之路大秦:系统给的奖励太夸张我,执玺人,横推五千载穿越国公爷,我在古代杀疯了红楼:我的护卫生涯从黛玉开始穿越明末:我成了海岛奇兵铁马冰河肝胆照白话明太祖实录大周皇商三国:玄行天下大唐修仙:李二求我当太子我在水浒:开局召唤韦一笑水浒新梦神州明夷录社畜穿越:靠摆烂当侯,卷王老爹钢铁时代:从洪武开始黄天当道之黄巾风云寒旌映长安:从北府小卒到天下共二十四史原来这么有趣凉州雪:徐骁风云录月照寒襟浮世离歌古汉语常用字字典故事烽火诸侯:春秋与战国割据势力的小透明是千古一帝?重生杨家六郎,看我如何逆天改命三国:大汉第一毒红楼梦现代文完全版衙役凌云志掠夺气血之黄巾战场大明:马皇后护孙,太子爷造反回到饥荒年代,我的随身商城三岁觉醒学习系统,读书科举做官我的发小是朱元璋九两金乡野奇途辽唐争霸,李世民成了我的阶下囚这金手指?灵言催眠为所欲为水浒:从二龙山开始聚义被书童告抢功名,我琴棋书画打脸大宋闲医反贼大明MC系统李二废我太子,我请大唐赴死!大秦:朕让你修长城,你造高达?红楼新君穿越大唐:我教李世民治盛世文明火种重生:穿越明末日本开局附身袁绍:我的五虎将不对劲锦衣异世录之铁血锦衣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