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父兄口中那个即将飞黄腾达的名字,与她记忆中某个模糊却关键的节点严丝合缝地重叠时,她恍然惊觉,这高墙内听到的只言片语,或许正是能撬动命运巨石的那根最隐秘的杠杆。
自那夜被瑞儿的梦境警示后,苏婉清的行动愈发紧迫而隐秘。她像一只察觉到风雨将至的蚁后,不知疲倦地为自己和所在意的人,构筑着尽可能多的防御工事和逃生通道。
藏书阁的“偶遇”仍在继续,她甚至“偶然”在祖父与幕僚谈论北境军务时,恰到好处地显露出一点懵懂的、对保家卫国将士的崇敬之情(自然是伪装),虽然只换来祖父淡漠的一瞥,但她确信,“苏婉清”这个名字,至少不再是一片空白。
绣品的售卖通过云翠和刘婆子两条线稳步进行,木匣中的积蓄缓慢却坚定地增长着。她甚至用一部分钱,让云翠悄悄买回了一本最基础的《本草备要》,借着昏暗的灯火,如饥似渴地辨认着那些能救人也能杀人的草木图形与药性。
而她的“耳目”,也不再仅仅局限于内宅的闲言碎语和藏书阁的书籍。她开始将注意力,投向更广阔的地方——父兄们偶尔流露的朝堂信息。
这一日,她去藏书阁的时辰比平日稍早了些。刚走到连接内外院的垂花门附近,便听到前方廊下传来父亲苏承志与二伯父苏承业的谈话声。她下意识地放缓脚步,悄无声息地隐在一根粗大的廊柱之后,屏息凝神。
“……吏部考功司的刘郎中,这次怕是真要动了。”二伯父苏承业的声音带着几分不易察觉的羡慕与算计,“听说考评得了上等,齐王殿下那边也颇为赏识,有意举荐他出任江州知府。”
江州!那可是鱼米之乡,富庶之地!知府更是实权在握的地方大员!
苏承志的声音则显得有些意兴阑珊:“刘明远此人……能力是有的,只是攀附齐王,未免有些……罢了,与我们何干。”
刘明远!江州知府!
这两个词如同闪电般劈入苏婉清的脑海!
她猛地记起!前世大约一年后,这位刘明远刘知府,因在江州任上治理水患、整顿盐务颇有成效,名声大噪,被陛下亲自下旨褒奖,擢升为户部侍郎,正式进入了权力的核心圈子!而齐王也因此事,在朝中声势更旺,与世子夜无殇所在的派系摩擦日益加剧!
这是她前世作为鬼魂,在世子书房“旁听”时,印象深刻的一件朝堂轶闻!当时夜无殇与幕僚谈及此事时,语气颇为凝重,显然认为刘明远的升迁是齐王一派的重要胜利。
而现在,这个消息,还仅仅停留在“传闻”和“有意举荐”的阶段!绝大多数人,包括她的父兄,恐怕都还未曾意识到,这个即将赴任江州的刘明远,未来会掀起多大的风浪!
信息!这就是信息的力量!
她提前知晓了别人尚未看清的未来走向!这不仅仅是茶余饭后的谈资,这是可能影响朝局、影响无数人命运的关键节点!虽然她现在只是一个卑微的庶女,根本无法直接利用这条信息,但它像一颗种子,在她心中悄然埋下。
她开始有意识地,如同海绵吸水般,捕捉着父兄、乃至府中往来宾客谈话间流露的、任何可能与朝堂相关的蛛丝马迹。
她听到二伯父抱怨某位御史“不识抬举”,总在陛下面前说些不中听的话,隐约透露出这位御史似乎与将军府政见不合。
她听到大哥与同窗议论今年春闱,提到几位风头正劲的寒门学子,其中一人的名字,似乎与她记忆中几年后一位新帝登基时得到重用的年轻官员对上了号。
她甚至从下人的闲聊中,拼凑出北境近来似乎又有小规模冲突,粮草调度比往年紧张了些,联想到祖父近来似乎格外关注兵部和户部的动向……
这些信息零碎、模糊,大多时候听起来与她毫不相干。但苏婉清却将它们一一记在心里,与她前世的记忆相互印证、补充。
她仿佛一个站在高处的旁观者,虽然自身渺小,却凭借着“先知”的便利,窥见了棋盘上一些棋子未来可能的走向。她知道哪颗棋子可能会价值倍增,知道哪条路线可能会充满风险,也知道执棋的双方——世子与齐王,以及他们各自背后或明或暗的势力,正在如何角力。
这些认知,暂时无法转化为直接的行动力,却极大地拓宽了她的视野和格局。她不再仅仅将自己视为一个困于内宅、等待命运裁决的可怜虫。
她开始明白,她的仇人苏玉华,之所以能如此肆无忌惮,不仅仅因为其个人狠毒,更因为她背后站着整个将军府大房,以及通过大房隐隐与齐王一派有所勾连的势力网络。而世子夜无殇,也并非铁板一块,他面临着来自齐王的巨大压力和朝堂的纷争。
这错综复杂的关系,如同一张巨大的网,而她,只是网上最不起眼的一个节点。但既然她知道了这张网的存在,知道了某些节点的脆弱之处,那么未来,当她拥有足够的力量时,或许就能找到机会,在这张网上撕开一道口子,甚至……借力打力!
她轻轻抚摸着袖中那本《本草备要》粗糙的封面,嘴角勾起一丝冰冷的弧度。内宅的草木之毒,朝堂的风云变幻,本质上并无不同,无非是时机、剂量与力量的博弈。她正在学习辨认前者,而后者,这些看似遥远的“京城轶闻”,终有一日,也会成为她复仇武库中,不可或缺的利器。信息,即是力量。而她,正在悄无声息地,积累着这最初、也最致命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