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后的柳荫还裹着清冽的寒气,老柳树的枝桠上积着薄雪,风一吹就簌簌落下——王俊凯爷爷推着轮椅,轮椅上坐着苏清颜奶奶,帆布包挂在扶手边,磨出毛边的带子晃了晃,里面装着比八宝们年纪还大的旧物,要在这片熟悉的柳荫下,和少年们聊一场跨越时光的天。
溪然和林栀正蹲在石凳旁整理植物标本,腊梅的干花刚夹进本子,就听见轮椅的轱辘声。“这压花的手法,倒和我年轻时学的一样细致。”苏清颜奶奶笑着开口,声音里带着岁月的温润。她示意王俊凯爷爷打开帆布包,掏出一本蓝布封面的相册,封面上用红笔写着“柳荫记事”,边角已经泛白。“你们看,”奶奶翻开第一页,1985年的黑白照片里,年轻的她和爷爷站在这棵老柳树下,手里捧着的标本夹,和溪然现在用的样式几乎一样,“当年我和你爷爷就是在这捡的柳叶,第一次学压标本,手忙脚乱把叶子都弄皱了。”
溪然凑过去看,照片里奶奶的发间别着个细巧的柳丝编的发夹,亮晶晶的。“爷爷,这个发夹是您编的吗?”林栀轻声问。王俊凯爷爷笑了,指尖划过照片:“当年为了编这个,我在柳荫蹲了一下午,柳条划得手背上都是小口子,还是你奶奶帮我贴的创可贴。”溪然听着,悄悄从口袋里掏出自己编的柳叶徽章,轻轻别在奶奶的围巾上:“奶奶,现在换我们给您做小礼物,以后您来柳荫,就能想起我们啦。”奶奶摸着徽章,眼眶微微发红,溪然赶紧把这一幕拍下来,贴进故事册“传承页”,旁边还夹了片刚捡的、带着雪的柳叶。
不远处,泽安和陈亦舟正对着雪地练停球,足球总在雪地上打滑,两人急得直跺脚。“小伙子,停球时脚要顺着球的方向卸力,别硬顶。”王俊凯爷爷推着轮椅过去,从帆布包里又掏出个小本子——封面写着“野球战术”,纸页已经泛黄,里面画满了歪歪扭扭的示意图。“你看这页,”爷爷翻到1988年的记录,上面画着雪地停球的动作,“当年我和队友在这踢野球,就靠这招赢了邻村的队,后来我还把这招教给了队里的年轻人。”
陈亦舟赶紧掏出手机,把战术图拍下来,泽安则拉着爷爷问动作细节。爷爷干脆站起来,虽然腿脚不如从前灵活,却还是慢慢演示了一遍:“脚内侧贴住球,重心往下压,雪地里要比平时慢半拍。”泽安跟着学,果然把球停稳了,他兴奋地和陈亦舟击掌,又跑过去扶着爷爷:“爷爷,您这招也太管用了!以后我们练球,还要请您来指导。”王俊凯爷爷笑着点头,陈亦舟把爷爷演示动作的画面、战术图的照片贴进“传承页”,写:“爷爷的技巧,不只是踢球的招,更是坚持的道理。”
熙安举着相机,想拍雪柳映夕阳的画面,看到爷爷奶奶,赶紧跑过去:“爷爷奶奶,我帮你们拍张合影吧,背景是这棵老柳树,和当年的照片刚好呼应。”苏清颜奶奶听了,特意理了理围巾,把溪然送的柳叶徽章露出来,王俊凯爷爷则轻轻握住奶奶的手,两人对着镜头笑,夕阳的光落在他们身上,和照片里年轻时的模样渐渐重叠。
“我要把这张新照片和旧照片拼在一起,”熙安看着相机屏幕说,“贴在故事册里,就像柳荫一直陪着你们,也陪着我们。”奶奶点点头,从帆布包里拿出个小本子,封面写着“柳荫约定”,翻开第一页,是1990年的字迹:“今天和清颜约定,每年雪后都来柳荫看一次,直到我们走不动路。”爷爷指着这句话对八宝们说:“不管是喜欢的植物、足球,还是在意的人,都要像守着柳荫一样,用心记、认真等,才不会错过好时光。”
八宝们围过来,把笔记本里的话抄在自己的“传承页”上:溪然抄“标本要用心压,感情要用心护”,汐玥抄“舞步要慢慢练,约定要好好守”,泽安抄“球要好好踢,朋友要好好处”,每对cp都在纸上写下属于自己的承诺。傍晚时,王俊凯爷爷和苏清颜奶奶要走了,八宝们推着轮椅送他们到路口,奶奶把旧相册里的一张小合影送给大家:“这是我和你爷爷当年在柳荫拍的第一张合影,以后你们的故事,也要像这照片一样,好好留着。”
夕阳把柳荫的影子拉得很长,八宝们的故事册里,夹着旧照片、新合影、柳叶徽章,还有抄着祖辈话语的纸条。风里的雪气渐渐散了,却留下了比阳光更暖的温度——那是时光的传承,也是情感的延续。
就像苏清颜奶奶在相册末尾写的:“柳荫会老,叶子会落,但用心记下的时光和约定,永远不会褪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