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军帐内的尘埃落定,邓祖禹深知,真正的考验在于营中那近万名普通士卒。
他们才是构成这支军队的主体,他们的选择,决定着这场兵不血刃的易帜能否真正平稳落地,也关系着后续针对张令的计划能否顺利实施。
当邓祖禹在赵黑塔及一队精锐张家军士兵的护卫下,登上营中临时搭建的点将台时,他心中其实并无十足把握。
营中校场上,近万名明军士兵被集中起来,他们大多衣衫褴褛,面黄肌瘦,许多人身上的号衣破得几乎无法蔽体,手中的武器也早已被收缴。
他们茫然地站着,不安地互相张望,空气中弥漫着压抑的恐慌。
他们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只知道高层将领被召集后,营中就突然被一群装备精良、杀气腾腾的友军接管了,然后他们就被驱赶到了这里。
邓祖禹清了清嗓子,:
“弟兄们!安静!听本将一言!”
嘈杂声渐渐平息,无数双眼睛聚焦在他身上,带着困惑、不安和一丝期待。
他们认得这位副总兵,知道他治军还算严明,至少不像某些将领那样喝兵血喝得太狠。
“今日营中变故,想必大家心中疑惑万分!”邓祖禹开门见山,声音洪亮而坦诚,“本将不再隐瞒!就在刚才,我已决定,率领尔等,向张家军投诚!”
校场上瞬间炸开了锅!士兵们面面相觑,脸上写满了震惊和茫然,投降?投靠那个反贼张行?
邓祖禹没有立刻制止骚动,只是静静地看着,待声浪稍歇,他才继续开口,语气沉重:
“为何降?弟兄们!咱们当兵吃粮,为的是啥?是替那坐在金銮殿上、不管咱们死活的皇帝老儿卖命?
是替那些高高在上、恨不得榨干咱们骨髓的官老爷们当炮灰?
想想咱们过的是什么日子!粮饷被克扣,层层盘剥,到手能有几个铜板?连顿饱饭都吃不上!寒冬腊月,衣不蔽体!
打仗死了,抚恤银被吞得干干净净!家中父母妻儿,照样被催粮催税的胥吏逼得走投无路!这样的朝廷,这样的兵,当得窝囊不窝囊?”
这番话,如同一把盐,狠狠洒在了士兵们早已溃烂流脓的伤口上!
校场上的骚动瞬间变成了死寂,随即是压抑不住的、带着悲愤的共鸣!邓祖禹的话,戳中了他们心底最深的痛楚和屈辱!
邓祖禹的声音陡然拔高,带着一种指向光明的力量:
“再看看人家张家军!人家治下的蜀地!这才是天下黎民百姓能过好日子的地方!”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一张张被触动、眼神开始亮起来的脸庞,:
“弟兄们!张行将军仁义!他承诺,凡我部将士,身体检查合格后!愿意留下的,待遇与张家军士卒等同!
饷银足额,吃饱穿暖,有医有药!不愿留下的,待大局事定!发给盘缠路引,放归原籍,绝不为难!”
“是跟着我邓祖禹,投奔张家军,吃口饱饭,拿份该得的饷银,堂堂正正地活?
还是继续给那腐朽透顶、视我等如草芥的朱明朝廷当牛做马,最后不明不白地饿死、冻死、战死在异乡,连累家中老小?你们自己选!”
没有慷慨激昂的动员,只有赤裸裸的现实对比!
短暂的沉默后,校场上如同火山爆发!
“投了!跟着邓将军投了!”
“他娘的!早就不想给这鸟朝廷卖命了!”
“给谁打不是打?能吃饱饭,饷银足,傻子才不干!”
声浪一浪高过一浪!士兵们挥舞着手臂,脸上不再是惶恐和麻木,而是激动和希望!巨大的声浪几乎要掀翻点将台!
他们用最朴实的语言,做出了最直接的选择——跟着有饭吃、有饷拿、能活命的走!
什么忠君报国的大道理,在残酷的生存现实面前,显得那么苍白无力!
邓祖禹看着台下汹涌的人潮,听着那震耳欲聋的呼喊,心中一块巨石轰然落地!
他原本预想的抵触、混乱甚至小规模哗变,完全没有出现。
巨大的反差让他一时间竟有些恍惚,随即涌上心头的,是深深的感慨和一丝苦涩。
原来,收拢军心,竟如此简单,朝廷……早已失尽了这些最底层士卒的心!
就在邓祖禹安抚军心、营中群情激昂之际,营门外传来一阵急促的马蹄声,为首者正是张行!
他显然已得知营中情况,脸上并无意外,只有一丝赞许。
张行没有过多寒暄,径直走到点将台上,与邓祖禹并肩而立。
“邓总兵,辛苦了!干得漂亮!”
“幸不辱命!”邓祖禹抱拳,心中百感交集。
张行点点头,目光扫过台下情绪高涨的士兵,朗声道:“弟兄们!我张行说话算话!凡真心归附者,即为我张家军袍泽!
饷银待遇,一视同仁!过往不究,只看将来!愿走者,盘缠路引,绝不阻拦!”
他的话,如同给沸腾的火焰又添了一把干柴,士兵们的欢呼声更加热烈。
随即,张行脸色一肃,转向赵黑塔和随行的将领:“时间紧迫!赵参将!立刻执行最新计划!
邓总兵麾下愿归附的将士,由你部引导,即刻分批秘密移防至达州大后方,身体检查合格后!由胜武接收整编!
不愿留者,连同刚才帐内放下武器的将领,押送达州太平县大营,严加看管,按承诺供应饮食,不得虐待!”
“遵命!”赵黑塔抱拳领命,迅速转身安排。
“其余各部!”张行目光如炬,“立刻按新计划进行!张令那条大鱼,马上就要咬钩了!”
命令如同链条般迅速传递下去,营中立刻开始了高效而有序的转换。
刚刚归顺、情绪高涨的士兵在张家军引导下,带着对新生活的憧憬,悄然撤出营盘,向大后方转移。
随后张家军大部集体撤出达州前线大营,甚至很多军械粮草都来不及带走!好似走的很匆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