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途同归》的连载刚到第二十章,就引发了新一轮的文化热潮。
这一章写主角团队带着“星象符号”复刻品,重走丝绸之路,在洛阳古城发现唐代《牡丹亭》的残本,上面的批注竟与外星符号有微妙呼应。
岳川特意附上残本的扫描图和自己的临摹本,配文:“汤显祖笔下的‘情至’,或许与宇宙的原始情感同频。”
戏曲界炸开了锅。
“岳川懂什么戏曲?《牡丹亭》是昆曲的根,岂能和科幻扯在一起?”昆曲名家张继先在采访中怒斥,他背后的资本正筹备传统版《牡丹亭》的巡演,原本指望靠经典Ip捞一笔,如今被岳川的“新解”抢了风头。
更让他们坐不住的是,岳川联合央视戏曲频道,启动了“牡丹亭新传”计划——将《牡丹亭》改编成沉浸式戏曲,融入全息投影技术,让观众“走进”杜丽娘的梦境,同时邀请流行歌手与昆曲演员合唱新编主题曲《梦的边界》。
歌词刚一发布,就成了热议焦点:
“原来姹紫嫣红开遍,
是全息投影也照不亮的执念。
梦的边界,不止生死之间,
还有古今的眼,望着同一片婵娟。
你唱‘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
我弹着吉他,说‘这执念永不过期’,
当传统的水袖,拂过现代的屏幕,
才懂爱的形状,从来没变过样子。”
张继先联合戏曲界的保守派,在行业协会上提案,要求“规范经典改编,禁止非戏曲专业人士染指”,甚至暗示岳川“为流量亵渎传统”。
他们背后的资本则迅速行动——岳川参与制作的沉浸式戏曲电影《牡丹亭新传》,原定在全国艺术院线首映,却突然被二十多家院线联合抵制,理由是“形式过于前卫,不符合艺术院线定位”。
明眼人都看得出,这是资本在报复。这些院线大多由张继先背后的“锦绣文化集团”控股,他们怕《牡丹亭新传》火了,挤压传统版的市场空间。
“太欺负人了!”周曼把抵制名单拍在桌上,“锦绣文化还放出话,谁要是敢给《牡丹亭新传》排片,就断了他们的片源供应。”
岳川正在排练《梦的边界》,闻言只是笑了笑,指着窗外排队买票的观众:“你看,票都卖光了,他们堵得住院线,堵不住人心。”
《牡丹亭新传》的线下沉浸式演出定在苏州昆剧院,首场就座无虚席。
观众戴着全息眼镜,看着杜丽娘的水袖从虚拟梦境“伸”到现实舞台,与现代舞者的荧光绸带缠绕,唱到“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时,全息投影的花瓣从空中飘落,全场观众不约而同地屏住呼吸。
演出视频被观众发到网上,#原来戏曲可以这么酷# 冲上热搜,年轻人纷纷求加场,连张继先的徒弟都偷偷留言:“岳川老师的改编,让我突然懂了《牡丹亭》里的‘疯魔’。”
资本的抵制很快成了笑话。
二十多家院线的抵制声明发布后,网友自发发起“我为牡丹亭买单”的活动,非控股院线的排片请求被观众挤爆,甚至有影院经理顶着压力,将《牡丹亭新传》安排在imax厅放映,上座率高达95%。
锦绣文化集团的股价开始下跌,旗下传统版《牡丹亭》的票房惨淡,有观众在退票时直言:“看完岳川的新传,再看传统版,像在看博物馆里的标本。”
境外势力趁机煽风点火。
一家名为“戏曲保护联盟”的境外组织,突然发布“报告”,称《牡丹亭新传》的全息技术“包含后门程序,涉嫌窃取用户数据”,并煽动部分戏迷抵制。
他们甚至伪造了“技术漏洞”的截图,被科技博主一眼识破——所谓的“代码”,其实是《牡丹亭》唱词的拼音缩写。
岳川的回应,是带着《牡丹亭新传》走进军营。
在建军节慰问演出上,全息投影的杜丽娘与战士们的训练影像交织,当唱到“则为你如花美眷,似水流年”时,战士们举起钢枪致敬,画面被拍下后传遍全网,配文“守护的不仅是家国,还有文明的浪漫”。
军队文工团立刻发声明力挺:“《牡丹亭新传》让传统艺术有了新的生命力,是对‘文化强军’的生动实践。”
国防大学甚至将其列为“文化选修课案例”,分析“传统与现代融合的传播逻辑”。
院线抵制彻底崩盘。
锦绣文化集团的董事会紧急换帅,新管理层公开道歉,宣布解除与张继先的合作,同时引进《牡丹亭新传》的放映权。
张继先的传统版巡演被迫取消,他在采访中哽咽:“我守了一辈子的昆曲,怎么就输给了一个写小说的?”
岳川在苏州昆剧院的座谈会上,被记者追问如何看待这场“戏曲之争”,他指着墙上的《牡丹亭》古画:
“汤显祖写‘情至’时,也曾被斥为‘离经叛道’。
真正的传统,从来不是博物馆里的标本,是能在不同时代找到‘情之所钟’的活物。
就像这牡丹,唐代爱富贵,宋代爱清雅,今天我们爱它在全息投影里的样子,本质上都是爱它‘花开不败’的劲儿。”
座谈会结束后,岳川收到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新邀请——担任“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大使”,推动全球传统艺术的创新传承。
他的回应是,将《牡丹亭新传》的全息技术无偿共享给各国非遗机构,帮助他们用现代方式展示本土文化。
《星途同归》的最新章节里,岳川写下这样的情节:
“林夏带着《牡丹亭》全息投影设备,在巴黎歌剧院与法国歌剧《罗密欧与朱丽叶》的团队合作,让杜丽娘与朱丽叶隔空对唱,全息影像穿过语言的屏障,在舞台上绽放出虚拟的牡丹与玫瑰。
‘你看,’林夏对法国导演说,‘爱情的模样,跨越时空都是一样的。’”
评论区里,全球读者用各种语言写下“泪目”,有中国读者贴出奶奶看全息戏曲的照片,有法国读者分享自己改编的《牡丹亭》歌剧片段,文化的边界在故事里悄然消融。
而院线暗战的余波仍在——市场监管部门启动了“文化市场反垄断”调查,锦绣文化集团因“滥用市场支配地位”被罚款,二十多家院线也被责令整改,不得再以非正当理由抵制优秀文化作品。
岳川站在苏州园林的牡丹花丛中,看着全息投影的杜丽娘身影与真实的牡丹交叠,忽然有了新的灵感。
他要为《星途同归》写一首插曲,用昆曲唱腔混搭电子乐,歌名就叫《古今同框》。
远处传来央视戏曲频道的邀请电话,说春晚想搞“戏曲创新专场”,让他担任总导演。
岳川笑着答应,心里已经有了蓝图:让全息投影的梅兰芳与现代歌手合唱,让《牡丹亭》的水袖缠绕着《星途同归》的星象符号,在除夕夜的舞台上,绽放出跨越千年的光。
他知道,关于“传统与创新”的争论永远不会停止,但只要有像牡丹一样“年年花开”的勇气,就没什么能挡住文化生长的力量。
而那些试图用封锁、抹黑来阻挡的人,终究会发现——观众的眼睛,从来都比资本的算盘更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