侠客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西郊演武的尘埃落定,典韦之事亦告一段落,洛阳城仿佛又恢复了某种节奏。

这平静水面之下,改革的暗流依旧汹涌澎湃。

均田之议在朝堂上引发的激烈争论虽暂告段落,卢植与陈宫领衔的班子正闭门呕心沥血地细化条款,但谁都清楚,那才是真正触动根基、牵动无数人神经的惊雷,一旦颁布,必将掀起更大的风浪。

在此之前,另一项关乎朝廷命脉,且相对更容易切入的改革,已在刘辩的强力推动下,悄然拉开了序幕——重整盐铁专卖。

这一日,德阳殿常朝,气氛相较于讨论均田时要显得“平和”一些,但空气中依旧弥漫着无形的张力。

在处理完几项日常军政事务后,刘辩将目光投向了掌管国家财政的大司农曹嵩(曹操之父)以及相关官员。

“大司农,”刘辩的声音平稳,却带着不容置疑的份量,“去岁至今,朝廷屡经变故,国库耗费甚巨。

虽有查抄逆产暂充,然减免司隶赋税、整军经武、安辑流民,在在需钱。如今国库岁入,几何?存余,又几何?”

曹嵩须发皆白,颤巍巍出列,脸上满是愁苦之色:“回陛下,去岁因战乱波及,各州郡钱粮输送多有延误、短缺。

今岁又减免司隶赋税,虽开源节流并举,然……然国库岁入预估,仍不足鼎盛时六成。

现存钱帛粮秣,支撑朝廷日常用度及军饷已显吃力,若遇大规模战事或天灾,恐……恐难以为继。”

他这话说得委婉,但意思很清楚:国库快见底了,皇帝您又要减税又要练兵又要赈灾,钱从哪儿来?

殿内不少官员,尤其是那些对均田等新政抱有抵触情绪的,闻言虽不敢明着幸灾乐祸,但眼神中或多或少流露出一丝“早知如此”的神色。没有钱,什么改革都是空谈。

刘辩对此早有预料,他并不动怒,反而点了点头:“大司农所言,确是实情。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国库空虚,则万事皆休。

然,坐困愁城非良策,开源节流,首在开源。

朕近日翻阅旧籍,察盐铁之利,乃国家之重器。自武帝立盐铁官营,其利丰厚,足可养兵百万,实为国库支柱。

然至先帝朝后期,官营渐弛,私煮、私铸泛滥,豪强、官商勾结,侵吞国利,致使盐铁之利,十之七八不入国库!此乃蠹虫蚀柱,自毁根基!”

他的声音逐渐提高,目光扫过殿下群臣,尤其在几位素与盐铁商贸往来密切的官员脸上停留片刻,那几人顿时感到脊背发凉,纷纷低下头去。

“陛下明鉴!”尚书令卢植适时出列,声如洪钟,“盐铁乃民生必需,亦为战略之物。

放任私营,则利归私门,权落地方,非但国库受损,更易滋生割据势力。重整盐铁专卖,势在必行!”

陈宫也紧接着奏道:“臣附议!当务之急,是重新确立朝廷对盐铁产销之绝对掌控。

臣建议,即刻彻查各地盐官、铁官,厘清现有官营作坊、场地,严惩贪腐、渎职之吏。

同时,颁布严令,禁止任何私人煮盐、铸铁,违者以重罪论处!所有盐铁,须由官府统一收购、运输、定价、发卖。”

这几乎是要将整个盐铁产业链彻底收回国有,力度之大,令殿内响起一片压抑的吸气声。

一名出身颍川、与当地盐商关系匪浅的官员忍不住出列反对:“陛下,卢公、陈尚书所言虽有理,然盐铁事关重大,牵扯无数民生。

若骤然收紧,恐致盐价、铁价飞涨,百姓怨声载道,且……且各地盐枭、铁商势力盘根错节,若强力压制,恐生变乱啊!”

又一人附和道:“是啊,陛下!官营之弊,在于吏治。

若吏治不清,即便收回官营,亦难免效率低下,贪腐横行,最终仍是百姓受苦,朝廷获利有限。

不如仿效前朝某些时期,实行‘官督商办’或‘许可制度’,朝廷收取税赋,既可保证收入,亦能借助商贾之力,流通货物,稳定市价。”

这些反对声音,看似站在民生和实际操作的立场,实则背后多有地方豪强和既得利益集团的影子。

刘辩静静地听着,等他们说完,才缓缓开口,语气却带着一丝冷意:“民生?若盐铁之利尽入私囊,朝廷无钱养兵卫国,无钱赈济灾民,无钱兴修水利,待到烽烟四起,饿殍遍野之时,尔等所言的‘民生’,又在何处?!”

他霍然起身,目光如炬,逼视着那几名出言反对的官员:“官营之弊,在于吏治不清?那便澄清吏治!朕已令陈宫整顿朝纲,严查贪腐,便是为此!

若因惧怕吏治不清,便因噎废食,将国之重器拱手让人,此乃懦夫之行,亡国之兆!”

“至于‘官督商办’、‘许可制度’……”刘辩冷哼一声,

“不过是换汤不换药,给了那些蠹虫合法侵吞国利的借口!朕意已决,盐铁专卖,必须重整!而且要雷厉风行,彻底整顿!”

他不再给反对者机会,直接下达命令:“诏令:即日起,由尚书令卢植总领,尚书陈宫、大司农曹嵩协理,成立‘盐铁专卖清厘司’,专司盐铁专卖重整事宜!”

“一,派员分赴各主要产盐、产铁之地,核查官营作坊、场地、库存,登记造册,所有原有盐铁官吏,一律暂停职权,接受审查,有贪腐渎职者,严惩不贷!空缺职位,由朝廷选派干员充任,或从当地选拔清廉有才之士!”

“二,颁布《禁私煮私铸令》,凡未经朝廷许可,私自煮盐、开矿、铸铁者,一经查获,货物没收,主犯处重刑,家产抄没!鼓励民间告发,查实者重赏!”

“三,重新核定盐铁价格,由朝廷统一定价,严禁任何人和机构擅自抬价。设立平准仓,在盐价过低时收购储备,过高时投放市场,以平抑物价。”

“四,整顿盐铁运输渠道,设立官方转运站,招募可靠商队(或由军队押运),确保盐铁能顺利运往各地,尤其是边远地区,避免某些奸商囤积居奇。”

“五,所得盐铁之利,除必要成本外,尽数纳入大司农库,任何部门、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截留、挪用!朕会派御史台严密监督!”

一条条命令,清晰明确,几乎堵死了所有可能钻的空子,展现出了极强的决心和细致的考量。

许多原本还想争辩的官员,看到皇帝如此态度,又见卢植、陈宫这两位重臣坚定支持,只能将话咽回肚子里,心中暗自叫苦不迭。

曹操站在班列中,低头垂目,心中却是波澜起伏。

他敏锐地察觉到,皇帝此举,不仅仅是为了充盈国库,更深层的目的是借此机会,将影响力深入到地方,打击那些与盐铁利益相关的豪强和地方势力,进一步巩固中央集权。

这份魄力和手腕,让他暗自心惊,也更加坚定了要紧跟步伐的决心。

“诸卿可有异议?”刘辩环视全场,声音恢复了平静,却带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威严。

“……陛下圣明!”短暂的沉默后,众臣齐声应道。大势已定,无人敢在此时触霉头。

退朝之后,盐铁专卖清理司立刻运转起来。

卢植坐镇中枢协调,陈宫负责具体执行和人员选派,曹嵩则提供钱粮和账目支持。

一批批由尚书台直接派出的干员,拿着皇帝的诏令和尚书台的公文,奔赴河东、渤海、琅琊等主要产盐区,以及宛、邺等冶铁重镇。

这场风暴来得又快又猛。

河东郡,安邑盐池。这里是大汉最重要的盐产地之一,所产河东盐供应大半个北方。

以往,这里的盐官与当地豪强、运输商人勾结,将大量官盐以各种名目转为私盐销售,中饱私囊,致使运往朝廷的盐利十不存五。

这一日,新任的盐铁专卖特使,在一队北军士兵的护卫下,直接闯入盐官衙署,宣布原有盐官一律停职,接受审查。

同时,查封所有盐仓、账册,清点库存。

特使带来的算学先生和胥吏,日夜不停地核对账目,很快就查出了巨大的亏空和贪墨证据。

原盐监及其几个主要副手当场被拿下,打入囚车,准备押送洛阳。

其家产也被查抄,搜出的金银珠宝、地契房契堆积如山,令人咋舌。

消息传开,安邑乃至整个河东震动。以往盘踞在此的盐枭、与盐官勾结的豪强,顿时如惊弓之鸟,有的试图销毁证据,有的则想方设法打听新任特使的喜好,企图故技重施。

这位特使是陈宫精心挑选的寒门子弟,为人刚正,且深知此事关乎自身前程和皇帝大计,油盐不进。

他迅速任命了临时负责人,恢复了部分盐工的生产,并严格按照新的定价和渠道,组织盐运。

虽然初期因为交接和整顿,产量受到一些影响,但流向朝廷的盐利,却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开始增加。

类似的场景,在各地主要盐铁产地陆续上演。

陈宫坐镇洛阳,每日接收来自各地的汇报,根据情况随时调整策略,遇到阻力巨大的,便请旨调动当地驻军配合弹压。

曹操也利用洛阳令的职权,严密监控洛阳城内与盐铁贸易相关的大商贾,防止他们串联生事。

阻力当然存在。一些地方豪强不甘心利益被夺,煽动盐工、铁匠闹事,或者散布谣言,说朝廷新政会导致盐铁质量下降、价格飞涨。更有甚者,勾结地方宵小,袭击官府的运输队。

对此,刘辩的态度只有一个:强硬镇压,绝不妥协!

一支由吕布派出的翊军精骑,迅速驰援一处被骚扰的铁矿,将以当地豪强为首的上百名暴徒当场击溃,为首者枭首示众,悬首于矿场之外。血腥的手段,立刻震慑了所有心怀不轨者。

同时,朝廷也注重宣传。在各处张贴告示,阐明新政是为了稳定物价、充实国库、最终惠及百姓,并公布了几起查获的巨贪案例,将他们的罪状和抄没的家产公之于众。

鲜明的对比,让许多底层百姓和普通工匠逐渐理解了朝廷的用意,对新政的抵触情绪大为减轻。

一个月后,嘉德殿内。

大司农曹嵩捧着最新的账册,虽然脸上难掩疲惫,但声音却带着一丝久违的振奋:“陛下,盐铁专卖清厘司初步统计,仅河东、渤海、琅琊三处盐场,以及宛、邺两处铁官,第一个月追缴历年亏空及新增利润,折合钱帛已达三万万钱!

这还只是开始,待各地秩序彻底理顺,产量恢复,预计每年可为国库新增收入超过十万万钱!”

十万万钱!这几乎相当于以往鼎盛时期国库岁入的一小半了!而且这是纯利!

殿内侍立的卢植、陈宫等人,脸上也都露出了欣慰之色。

这一个月,他们承受的压力巨大,但成果也是显着的。

刘辩看着账册上那惊人的数字,心中也松了一口气。

有了这笔钱,许多事情就好办多了。至少,支撑军队改革、应对董卓的军费,有了着落。

推行均田令时,安抚、赎买部分中小地主,也有了底气。

“辛苦了。”刘辩对卢植、陈宫和曹嵩点了点头,“此事能初具成效,全赖诸公尽心竭力。

然,此乃长久之策,不可松懈。需建立长效机制,确保盐铁之利能源源不断输入国库。”

“臣等明白!”三人齐声应道。

“此外,”刘辩沉吟道,“盐铁之利虽丰,然终究取自于民。

朕闻有些地方,为新政而强行压低盐工、铁匠工钱,或克扣其口粮,此事需严查禁止!

朕要的是长治久安,非杀鸡取卵。传令下去,务必保障工匠基本生计,其工钱需足额发放,不得拖欠!”

陈宫躬身道:“陛下仁德,臣已留意此事,并派人暗中查访。若有此类情事,定严惩不贷。”

“好。”刘辩满意地点点头。他来自现代,深知保障劳动者基本权益的重要性,这不仅是道德问题,也关乎生产效率和社会稳定。

有了盐铁专卖带来的滚滚财源,刘辩感到手中的筹码又厚重了几分。

他目光再次投向西方,董卓的身影在他脑海中浮现。是时候,考虑下一步的动向了。

而此刻,远在渑池的董卓,日子却不太好过。

他肥胖的身躯窝在胡床里,听着李儒汇报来自洛阳的情报,脸色阴沉得能滴出水来。

“那小皇帝……动作还真快!”董卓咬牙切齿,“整军、减税、现在又动盐铁!他哪来的这么多鬼点子?!

还有那些朝臣,卢植、陈宫,还有那个曹操,都他妈是帮凶!”

李儒小心翼翼地道:“岳父,据探子报,洛阳如今国库渐丰,军心渐稳。

尤其是那吕布整日操练新军,据说颇具规模,战力不俗。我们若再迟迟不动,恐其羽翼丰满,更难对付啊。”

“动?怎么动?”董卓烦躁地一拍桌子,“函谷关被丁原那老匹夫守得铁桶一般!吕布那厮又在洛阳虎视眈眈!

咱们的粮草也不宽裕!韩遂、马腾那两个家伙,在凉州也是阳奉阴违!”

他喘着粗气,眼中凶光闪烁:“不能再等下去了!文优,你再派人去催催李肃!

咱家许他高官厚禄,他要是再说不动吕布,就让他提头来见!

另外,给咱家加紧联络洛阳城里那些对小儿不满的人!咱家就不信,所有人都甘心被他摆布!”

“是,岳父!”李儒连忙应下。

董卓站起身,走到帐外,望着洛阳方向,肥肉横生的脸上满是戾气:“刘辩小儿……你想坐稳江山?问过咱家手中的刀没有?!”

侠客书屋推荐阅读:李辰安钟离若水我在大唐斩妖邪再世王侯之楚梦辰先助大秦后助汉,亿万大军天可汗战皇林天龙刀笔吏大国重工魂穿古代造就一世人皇大明状师烈火南明二十年大唐杨国舅锦衣夜行红楼之万人之上大秦:暴君胡亥,杀出万世帝国重生之嫡女不善铁血宏图大唐:我的妻子是李丽质开局:败家子遭未婚妻上门退婚世子妃今天又作妖了新唐万岁爷风涌华夏:我打造了顶流历史ip曹操穿越武大郎大秦二世公子华汉武风云之陈府二少爷凡人歌邪王的倾城狂妻:鬼妃天下冥王毒妃我在大唐搞工业革命荒年卖身成赘婿,我有空间肉满仓不受宠的四皇子君临天下荒野大镖客:我有放生进度条穿成权臣早死原配,撩硬汉生崽崽分家后囤满了灵泉空间,气疯极品大唐:平淡无奇的日常生活立生一生兵锋王座在洪荒悠闲种田的日子大明:我能复制战略物资!我在影视世界和主角抢机缘大唐天宝重生沈氏红颜皇宫沦陷:一起逃亡皇嫂个个天仙大唐繁荣系统乱世古武之一代君王打不死我,皇叔干脆让我监国!我在贞观朝当神豪三国:袁绍是我哥,我来一统天下!水浒西门庆从原始人开始建立帝国即鹿
侠客书屋搜藏榜:丰碑杨门绝世极品兵王寻唐一笑倾人城再笑城已塌全球锻炼,开局水浒我来选战神,窝要给你生猴子东汉不三国双穿门:人在诡异世界当压寨夫君陛下,北王的封地比国家还要大了诸天,从亮剑开始的倒爷特种兵:开局签到漫威系统战狼狂兵小将很嚣张水浒之书生王天下回到三国收猛将三国:封地1秒涨1兵,百万铁骑绕京城大明凰女传明末开疆诸国志穿越我是胡亥大秦长歌偷听心声:公主请自重,在下真是大反派金融帝国之宋归养8娃到18,大壮在古代当奶爸特工狂妃:腹黑邪王我不嫁大秦:娶了植物人公主后我乐疯了霸魂管仲神秘王爷欠调教布衣首辅谬论红楼梦十岁让我当摄政王,还托孤女帝?高贵朕要抓穿越大明:为了长命,朱雄英拼了朱元璋:咱大孙有帝王之姿红楼欢歌开局汉末被流放,我横扫亚洲二战那些事儿绵绵诗魂大唐败家子,开局被李二偷听心声唐末战图倾世太子妃【完结】大清挖坑人我为女帝打江山,女帝赐我斩立决铁齿铜牙之皇太子永琏凤临天下:一后千宠女帝别哭,你的皇位本将军坐了!锦衣血诏一品国公攻略情敌手册[快穿]
侠客书屋最新小说:丐帮神丐汉祚永固:少帝刘辩逆袭录嗨!我是朱祁钰明末!苟在幕阜山脉造反烬余书:寒江洗冤录从少爷到皇帝魏砥针灸鼻祖涪翁传异世谋主:乱世定鼎一个普通农民的奋斗史我在乱世靠积德建帝国躺赢的咸鱼三国:我的娘子不是凡人挽天倾:我为大明续三百年一家老茶馆,民国三代人楚国一统华夏替兄洞房后,我反手掀了他的江山穿越古史之枫华红楼之百变奇瑛蜀汉:从刘备脚臭开始我在大周是天子三国之:绝不谈恋爱林冲君科举:寒门毒士乱世,我以医术救天下重生成为李承乾河东与河西的故事穿越亮剑:重装独立团横扫日寇浅浅刷下短视频,老祖宗们全麻了三国:西凉狼王综武:江湖枭雄的逐鹿之路大秦:系统给的奖励太夸张我,执玺人,横推五千载穿越国公爷,我在古代杀疯了红楼:我的护卫生涯从黛玉开始穿越明末:我成了海岛奇兵铁马冰河肝胆照白话明太祖实录大周皇商三国:玄行天下大唐修仙:李二求我当太子我在水浒:开局召唤韦一笑水浒新梦神州明夷录社畜穿越:靠摆烂当侯,卷王老爹钢铁时代:从洪武开始黄天当道之黄巾风云寒旌映长安:从北府小卒到天下共二十四史原来这么有趣凉州雪:徐骁风云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