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是有点棘手。”
王洛的语气明显松动了许多,不再那么冰冷,
“现场处理得太干净,指纹、脚印、dNA,什么都没有。
唯一能确定的,就是嫌疑人开锁技术非常专业,心理素质极好,
对地形熟悉,而且……”
他下意识地开始分享自己的分析,这是技术型人才被认可专业能力后的自然反应。
李南立刻表现出极大的兴趣,身体微微前倾,认真倾听:
“而且什么?王哥您觉得,他这种‘不留痕’的强迫症行为背后,
是不是有某种特定的心理动因?或者……是受过专业训练?”
说实话,这也是李南引导对方深入分析,展现自己的思考深度,
同时暗示可能的‘专业训练’背景,与部队经历形成潜在关联。
前世的李南可是在心理学这方面投入了大量的精力,不光自学了三年,
还报了精英班,所以还小有所成。王洛眼睛一亮,仿佛遇到了知音:
“对!我也一直有这个怀疑!普通的贼,很难做到这么干净!
要么是……有特殊经历,要么就是……”
他看了赵刚一眼,又看了看李南,后面的话没说完,但意思很明显。
李南顺势把话题拉回团队:
“赵哥是侦察兵出身,追踪和反追踪是看家本领。王哥您是痕迹分析和犯罪心理的行家。
我和周正,周正是警校科班,我是部队出来的,摸爬滚打,干点粗活还行。
咱们二中队四个人,正好互补!赵哥的经验和血性,王哥的细致和专业,
周正的干劲和冲劲,再加上我这个新兵蛋子,拧成一股绳,什么硬骨头啃不下来?
这积案,说不定就是咱们二中队打响名号的第一仗!”
这番话,说得极其漂亮:不仅精准定位,
高度肯定点明了每个人最核心的价值让他们感受到被重视、被需要。
同时建立共同目标,将眼前的积案和未来二中队的集体荣誉感捆绑在一起。
自己又放低自身姿态,自谦‘新兵蛋子’、‘干粗活’,强调团队合作,淡化‘空降领导’的隔阂。
最后还创造了我们概念, 反复强调‘咱们二中队’、‘拧成一股绳’,快速构建团队认同。
这大秘的水准就是不一样哈,几句话就把几人拉近了很多。
赵刚收起了匕首,看向李南的目光少了审视,多了几分凝重和一丝不易察觉的认同。
这个年轻人,不简单!不仅懂部队,而且几句话就把人心和团队揉捏到了一起。
王洛更是被李南的专业洞察和构建的破案团队前景所吸引,
脸上第一次露出了点近乎于兴趣的表情。
“李队……倒是会说话。”
赵刚终于开口,声音依旧硬朗,但敌意已消,
“案子是得靠人干出来的,光说没用。”
“赵哥说得对!”
李南立刻接话,笑容爽朗,
“是骡子是马,拉出来溜溜!新区系列技术开锁入室盗窃案能不能破,
这就是证明咱们二中队能力的时候!赵哥,王哥,您二位经验丰富,
这案子您看咱们第一步该怎么走?是先集中力量啃现场,还是先摸排外围?”
办公室的气氛彻底转变了。刚才的冰冷疏离消失不见,
取而代之的是一种目标明确、即将投入战斗的紧张和……一丝被调动起来的斗志。
两位老同志开始主动参与讨论,虽然对李南和周正的能力可能还有疑虑,
但至少,在破案这个共同目标下,他们愿意尝试合作。
周正看着这一幕,心中对李南的佩服简直无以复加!
南哥这手腕,这洞察人心的本事,绝了!他赶紧也凑上去,
认真听着三位老大哥的分析,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干出个样子来!
李南心中平静。他知道,这只是初步的破冰。
要真正赢得这两位心高气傲的老刑警的尊重和信服,
必须在新区系列技术开锁入室案中拿出硬邦邦的成绩!
他一边听着赵刚和王洛的分析,一边快速在脑海中整合信息,
前世大秘的统筹能力和龙炎战士的敏锐直觉开始高速运转。
办公室里的氛围在李南一番精准的‘破冰’操作后,明显回暖。
虽然距离真正的默契战友还有差距,但至少赵刚和王洛眼神中的冰霜消融了大半,
开始就系列技术开锁入室盗窃案交换起初步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