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坐在丐帮学堂的门槛上,手里翻着新帮规的手抄本,纸页边缘被风吹得卷了边。学堂里,李平正带着二十多个弟子念“丐帮十戒”,其中一半是之前被策反的净衣派弟子,现在捧着帮规本的样子,比当初拿剑跟我对峙时认真多了。
“林长老!您看这个!”一个扎着羊角辫的小弟子跑过来,举着张画满圈的纸,“这是我画的‘防内鬼 checklist’,您说的‘查行踪’‘对暗号’‘核情报’,我都记下来了!”
我接过纸,上面用炭笔涂得黑乎乎的,却把关键项都圈了出来,忍不住笑了:“不错不错,比我当年记历史知识点还认真。以后你就跟着李平,帮着检查弟子们的行踪报备,怎么样?”
小弟子眼睛一亮,蹦着跑回学堂:“好嘞!我一定好好干!”
小黑子从后面拍了我一下,手里提着个布袋子:“别在这儿当孩子王了,厨房炖了羊肉汤,再不去就被弟子们抢光了。对了,陈默说情报堂新到了批西北的地图,让你过去看看。”
我跟着小黑子往厨房走,路过传功堂时,看见周沧长老正拿着新帮规跟几个分舵舵主争论。走近一听,原来是江南分舵的舵主觉得“每月巡查”太麻烦,周沧长老正把帮规拍在桌上:“麻烦?柳长风当初在粮库搞鬼时怎么不觉得麻烦?现在多跑几趟,总比以后被蒙古人端了老巢强!”
我赶紧上前打圆场:“周长老,舵主们也是担心分舵事务忙不过来。不如这样,咱们把巡查改成‘季度交叉巡查’——江南分舵查湖广分舵,湖广分舵查四川分舵,互相监督还能交流经验,怎么样?”
江南舵主立马点头:“还是林长老想得周到!这样既不耽误事,又能防内鬼,好!”周沧长老也松了口气:“行,就按你说的改,赶紧把巡查表定下来,月底前必须落实。”
到了厨房,羊肉汤的香味早就飘满了院子。苏晴正坐在桌边给瓷瓶贴标签,见我进来,递过一个:“这是给你装‘清心解毒丹’的,我在标签上写了‘每日一丸,防沙毒’,你可别忘了吃。”
我接过瓷瓶,标签上的字娟秀有力,还画了个小月牙——应该是提醒我敦煌有月牙泉。“对了,你师傅有没有说敦煌那边的幽冥教残余势力多不多?上次在苏州对付他们的毒,我现在想起来还后怕。”
苏晴舀了碗羊肉汤递给我:“师傅说幽冥教主力在四川被咱们打散后,西北只剩些小股势力,不过都投靠了蒙古,专门帮着蒙古人找江湖门派的麻烦。咱们到了敦煌,尽量别跟他们硬碰,先找传功钵线索要紧。”
正说着,陈默提着个卷轴匆匆进来:“林长老!苏晴姑娘!你们看这张地图——情报堂说蒙古最近在河西走廊增了不少游骑,还建了几个烽火台,咱们去敦煌得绕开这些地方,不然容易被盯上。”
我展开地图,上面用红笔标着蒙古游骑的据点,最密集的地方离敦煌只有一百多里。“看来蒙古是真打算进攻西夏了,咱们得尽快出发,要是西夏跟蒙古谈妥了,咱们再想找山魂石就难了。”
陈默点头:“我已经备好了三匹最快的河西马,还带了‘沙漠行军灶’——就是您说的那个能防风的小炉子,晚上能煮点热水喝。对了,我还在马背上绑了水囊,每个能装五斤水,够咱们用四天的。”
苏晴补充道:“我也跟敦煌的峨眉联络点通了信,他们会提前准备好粮草,咱们到了就能直接取。另外,我还带了些‘迷烟弹’,遇到蒙古游骑能防身。”
看着他们俩细致的准备,我心里踏实多了。穿越到南宋这么久,从一开始连乞讨都不会,到现在能带着人去西北找传功钵线索,要是没有这些弟兄的帮忙,我早就成了蒙古兵的刀下鬼。
第二天一早,我去各分舵巡查帮规落实情况。襄阳北舵的舵主正带着弟子们演练“暗号对接”——一个弟子扮成流民,另一个弟子用“丐帮暗语”盘问,错一个字就要重新来。见我进来,舵主赶紧迎上来:“林长老!您看我们这演练还行不?以后不管是弟子还是访客,都得先过暗号这关,绝不让蒙古间谍混进来!”
我点头:“不错,再把‘情报核验’加上——比如问他们最近分舵的大事,答不上来的就扣下来盘问。另外,受伤的弟子要登记在‘伤员册’上,每天核对一次,别让人冒名顶替。”
舵主赶紧掏出笔,在帮规本上记下来:“您放心,我这就改!”
巡查完分舵,我往自己的住处走,路过流民安置点时,听见有人喊我。回头一看,是之前被我从粮库救出来的老流民张大爷,正带着几个流民在开垦荒地。“林长老!您看我们种的小麦,再过两个月就能收了!以后丐帮弟子不用再担心缺粮了!”
我走过去,地里的麦苗绿油油的,比旁边的野草精神多了。“张大爷,您这种地的手艺真不错。对了,我这两天要去西北,要是蒙古兵来了,您就带着流民往南撤,丐帮弟子会保护你们的。”
张大爷赶紧从怀里掏出个布包:“林长老,这是我攒的几个干馍,您带着路上吃。您可千万要平安回来,我们还等着您教我们种高产的庄稼呢!”
我接过布包,沉甸甸的,心里却更沉——西北之行不仅是为了传功钵,更是为了守住这些流民的家园,要是蒙古真打过来,他们又要流离失所了。
回到住处,我开始收拾行李。把张大爷给的干馍、苏晴缝的棉背心、陈默准备的地图都塞进包袱里,最后摸出那个小弟子送的“丐帮平安”布偶,挂在马鞍上。刚收拾完,就听见院子外传来马蹄声——是耶律齐帮主来了。
“林越,都准备好了?”耶律齐帮主手里拿着个木盒,“这是方鹤鸣长老临终前留给你的,他说等你去敦煌前再给你。”
我接过木盒,打开一看,里面是半块玉佩,上面刻着“传功”二字,跟我在苏州拿到的“钱塘潮”玉佩正好能对上。“方长老他……”
耶律齐帮主叹了口气:“方长老上个月查出肺痨,没等你平叛回来就走了。他说这半块玉佩是初代帮主传下来的,能帮你找到敦煌的秘密石室。你到了莫高窟,用青铜丐钵跟玉佩一起感应,就能找到入口。”
我握紧玉佩,心里一阵发酸——方长老当初收我为记名弟子,教我丐帮心法,还告诉我传功钵的秘密,现在却没能等到我找到线索的那天。“请帮主放心,我一定找到传功钵,不辜负方长老的期望。”
耶律齐帮主拍了拍我的肩膀:“路上注意安全,要是遇到危险,就用传信傀儡联系我。丐帮永远是你的后盾。”
送走高帮主,苏晴和陈默已经在门口等着了。三匹河西马并排站着,马鞍上挂满了行李,阳光洒在马背上,像是镀了层金。“都准备好了?”我问。
苏晴点头:“都准备好了,咱们现在就出发,争取十天内到敦煌。”陈默也说:“我已经跟情报堂的弟子打好招呼了,沿途会有分舵接应咱们,不用担心粮草。”
我翻身上马,回头看了眼襄阳城——丐帮学堂的弟子们还在念帮规,流民安置点的张大爷在地里除草,传功堂的长老们在商量防御计划。这座城,这些人,都是我穿越到南宋后最珍贵的牵挂。
“走!”我大喝一声,策马向西。苏晴和陈默紧随其后,马蹄声在官道上响起,越来越远。风里带着沙尘的味道,却吹不散我心里的决心——敦煌的秘密石室、传功钵的线索、西夏的安危、南宋的未来,都在等着我去守护。
走了约莫半个时辰,突然听见身后有人喊:“林长老!等等我!”回头一看,是那个扎羊角辫的小弟子,骑着匹小马追了上来,手里举着个布偶:“您的‘丐帮平安’布偶掉在学堂了!我给您送过来!”
我赶紧勒住马,接过布偶:“谢谢你啊,小机灵鬼。快回去吧,跟着李平好好学帮规,等我回来检查你的功课。”
小弟子用力点头,骑着小马往回跑,还不忘回头喊:“林长老!您一定要平安回来啊!”
我握紧布偶,策马继续向西。阳光越来越烈,官道两旁的树木渐渐变少,远处的山峦也变成了土黄色——西北的路,开始了。我知道,前面等着我的不仅有沙漠和蒙古游骑,还有传功钵的秘密和守护南宋的使命。但只要有青铜丐钵在,有苏晴和陈默在,有丐帮弟兄们的牵挂在,我就什么都不怕。
马蹄声在空旷的官道上回荡,朝着敦煌的方向,一步一步,坚定而执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