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龟山军寨,溶洞深处一间稍显宽敞的洞厅,岩壁上挂着一张简陋的石龟山及周边区域地图,用木炭绘制。冉起与宋欣瞳相对而立,油灯的光芒在他们脸上投下明明暗暗的光影。
冉起的手指重重地落在地图上标记着“狼嚎城”的位置,眼中闪烁着复仇的火焰与冒险的决绝。“宋首领,还记得军寨初建之时,我们曾远远望见狼狈族军士押解着大批俘虏通过石龟山官道吗?”
宋欣瞳点头,那批俘虏的数量之多,给她留下了深刻印象:“自然记得。约莫六千多缴械的赵国军士,还有数万百姓,景象凄惨。他们是被押往狼国都城狼嚎城,对吧?”
“正是!”冉起的声音因激动而微微颤抖,“这些日子,我时常想起他们。我们军寨如今百废待兴,最缺的就是人手。士兵、农夫、工匠……样样都缺!与其坐以待毙,不如趁其不备,杀进狼嚎城,将这些同胞解救出来!”
他的目光变得锐利如刀:“狼狈族定然想不到,我们敢深入他们的腹地。如今他们主力尽出,狼嚎城防卫想必相对空虚。我们这支尖刀队,刚刚练成,正需要一场胜利来检验成色!若是能趁乱……宰了那狼国皇帝狼啸天,更是奇功一件!” 最后一句话,冉起说得咬牙切齿,带着一股孤注一掷的狠劲。擒贼先擒王,若是能除掉狼啸天,群龙无首的狼狈族必然大乱,赵国的压力也能大大缓解。
宋欣瞳静静地听着,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石桌。冉起的想法很大胆,甚至可以说是疯狂。但不可否认,这是一步险棋,却也可能带来巨大的回报。解救同胞,补充兵力,甚至刺杀敌酋……诱惑实在太大。
她沉吟片刻,目光在地图上逡巡,分析着其中的利弊:“冉县令,此计虽险,但可行性并非没有。‘出其不意,攻其不备’,正是我军游击战的精髓。狼嚎城作为狼国都城,防卫必然森严,绝非易与。我们的优势在于:其一,他们对我们这支小股精锐的存在一无所知;其二,我们有全自动臂弩这样的秘密武器;其三,你和队员们经过严格训练,单兵素质和协同作战能力远超普通狼狈族士兵。”
她话锋一转,语气凝重起来:“但风险同样巨大。第一,深入敌境,人生地不熟,一旦暴露,便是四面楚歌,插翅难飞。第二,我们对狼嚎城的具体布防、兵力部署、甚至城内街道都不了解,这将是最大的障碍。第三,刺杀狼啸天,成功率极低,且极易打草惊蛇,导致解救行动功亏一篑。第四,就算成功解救,如何安全带回数千人?这比潜入刺杀要困难百倍。”
冉起深吸一口气,宋欣瞳的分析句句切中要害,让他狂热的头脑冷静了几分。但他眼中的决心并未动摇:“宋首领所言极是,风险我清楚。但……我们不能眼睁睁看着六千袍泽和数万百姓沦为奴隶,在狼国受苦受难,甚至死于非命!与其坐视,不如一搏!成,则我军实力大增,赵国危局可解;败,则我冉起一人承担所有责任,与兄弟们共赴黄泉,也对得起那些死去的亡魂!”
看着冉起那决绝的眼神,宋欣瞳心中微微一动。这便是乱世中的血性吧。明知不可为而为之,为的不是个人荣辱,而是家国大义,是同胞情谊。
“好!”宋欣瞳猛地一拍石桌,眼中闪过一丝厉芒,“既然冉县令已有决断,我便不再阻拦。但计划必须周密,不能有丝毫侥幸!”
她走到地图前,用木炭笔在狼嚎城周围画了几个圈:“第一,潜入。你们必须昼伏夜出,避开所有官道和城镇,利用山林掩护,秘密接近狼嚎城。途中遇到的任何狼狈族斥候、巡逻队,务必干净利落地解决,不留活口,不暴露行踪。”
“第二,伪装。接近狼嚎城后,想办法获取狼狈族的军服和装备,伪装进城。语言、神态都要模仿到位,不能露出破绽。”
“第三,情报。进城后,首要任务不是救人,也不是刺杀,而是获取准确情报!搞清楚我们的人被关押在何处,兵力部署如何,城门守卫换班规律,城内有没有狼骑兵营地……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
“第四,行动。若情报显示解救战俘可行,则集中力量,速战速决!全自动臂弩要发挥最大威力,争取在敌人反应过来之前解决战斗,带着人突围。至于刺杀狼啸天……”宋欣瞳斟酌道,“可作为备选方案,若有绝佳机会,可尝试,但若风险过大,立刻放弃!我们的首要目标是救人,不是冒险!”
“第五,撤退。撤退路线要提前规划好,最好能将敌人引入对我们有利的地形,利用我们熟悉的游击战进行阻击和摆脱。返回军寨的路线,我会给你们一份更详细的地图,标注出安全区域和危险地带。”
宋欣瞳一口气说了五条,条理清晰,考虑周全。 冉起听得连连点头,心中对宋欣瞳的敬佩又加深了一层:“宋首领考虑周详,冉起佩服!我一定按姑娘的计划行事!”
“还有一点,”宋欣瞳补充道,“你们这次出去,不仅是救人,也是一次实战检验。注意收集狼狈族的军事情报,他们的武器装备、战术特点、粮草补给情况等等,这些对我们后续的行动至关重要。”
“请宋首领放心!”冉起郑重承诺。
通往狼嚎城的密林中,夜色深沉,月光被浓密的枝叶遮挡,只有零星的光点洒落。
冉起率领着九十七名尖刀队员(算上他自己九十八人),如同幽灵般在密林中穿行。他们严格执行着宋欣瞳的命令,昼伏夜出。白天,他们隐蔽在山洞或茂密的灌木丛中休息,恢复体力,同时派出警戒哨。夜晚,则是他们行动的时间。 队员们身着迷彩服(宋欣瞳利用山中植物染料简单制作),脚踩软底布鞋,行动时几乎悄无声息。他们的眼神锐利,警惕地观察着四周的动静。
这一路并不平静。狼狈族在其境内也并非高枕无忧,同样布置了不少斥候和巡逻队。
“队长,前方发现三名狼狈族斥候,正在烤肉。”一名负责尖兵任务的队员,利用潜望镜(宋欣瞳用镜片和竹筒制作的简易工具)观察后,悄无声息地退回,用手势和极低的声音向冉起报告。
冉起眼中寒光一闪,打了个手势:“解决他们,要活的,我们需要军服和情报。”
队员们立刻散开,如同猎豹般潜行过去。三名狼狈族斥候正围坐在篝火旁,大口吃着烤肉,喝着劣质的酒水,用粗嘎的嗓音说着什么。他们完全没有察觉到死神的临近。
“动手!”冉起一声低喝。
几乎在同一时间,数道黑影扑出。两名队员手持淬毒的短刃,如同鬼魅般出现在两名斥候身后,快如闪电地捂住他们的嘴巴,锋利的短刃轻轻一抹,便割断了他们的喉咙。动作干净利落,没有发出一丝多余的声响。
第三名斥候反应稍快,刚要起身拔刀,便被一名队员用特制的网兜罩住,随即一记手刀砍在他的后颈,瞬间晕了过去。
整个过程,不过十息时间。
队员们迅速剥下三名斥候的军服和装备,将尸体拖进密林深处处理掉。冉起则亲自审问那名被俘虏的斥候。
审问的过程并不愉快,但效果显着。冉起运用宋欣瞳教授的技巧,结合恐吓和一点点“恩惠”(比如一块肉干),很快便从这个贪生怕死的斥候口中套取了不少有用的情报,包括近期狼嚎城的大致布防、城门守卫的口令(虽然口令可能会变,但知道总比不知道好)、以及狼狈族士兵常用的一些方言俚语和习惯动作。 “队长,这小子怎么办?”一名队员问道,手中的刀闪着寒光。
冉起看了一眼瘫软在地、瑟瑟发抖的斥候,眼中闪过一丝复杂,但很快便被决绝取代:“杀了吧,留着是祸害。”
在这乱世,对敌人的仁慈,就是对自己人的残忍。
随着不断深入,他们遭遇的狼狈族斥候和小股巡逻队也越来越多。冉起指挥若定,队员们配合默契,每一次都能在对方毫无察觉的情况下将其歼灭。
数日后,狼嚎城东门附近,黄昏。
经过数日的潜行和厮杀,冉起的尖刀队已经成功抵达狼嚎城近郊。他们沿途斩杀了近百人的狼狈族斥候和巡逻队,缴获了足够的狼狈族军服、弯刀、弓箭等装备,甚至还有几匹用于传递消息的劣马。
此刻,他们正隐藏在东门附近的一处破败的民居里,观察着城门口的动静。 狼嚎城,果然名不虚传。城墙高大雄伟,全部用巨大的条石砌成,高达十余丈,上面布满了垛口和了望塔,旗帜飘扬,守卫森严。城门是厚重的铁皮包裹的木门,门口站着两队手持长戟、身披重甲的狼狈族士兵,眼神警惕地扫视着进出的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