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站起身,在殿内踱了几步,怒气冲冲地说道:“如今大舜王朝,要的是长治久安,要的是万国来朝的威仪,而非恃强凌弱的强盗行径!况且,远征?军费从何而来?粮草从何而来?士兵的性命就不是性命吗?是子弹不要钱?还是飞机坦克的燃油不要钱?啊?如今的战争,早已不是冷兵器时代那般,靠一腔热血就能取胜!没有强大的后勤保障,没有充足的财力支持,远征就是去送死!此议,断不可行!”
赵衡越说越气,这些平日里一个个自诩为栋梁之材的大臣,在真正的困难面前,要么就是目光短浅,要么就是异想天开,竟无一人能提出切实可行的良策!
李大人跪在地上,连大气都不敢喘。紫宸殿内一片死寂,只有赵衡略显粗重的呼吸声。
过了许久,赵衡的怒气才渐渐平复下来。他看着跪在地上瑟瑟发抖的李大人,叹了口气,挥挥手:“罢了,此事不怪你。你先退下吧。”
“谢陛下……”李大人如蒙大赦,磕头起身,几乎是逃也似的退出了紫宸殿。
殿内只剩下赵衡一人,以及侍立在角落里,如同雕塑般一动不动的几个内侍。空旷的大殿,更显得他形单影只。他走到窗边,望着窗外巍峨的宫墙和灰蒙蒙的天空,心中充满了无力感。他知道,大臣们并非不尽心,只是国库空虚这个难题,确实棘手。加税不行,掠夺不行,开源节流,节流有限,开源……又能从何处开源呢?
就在这时,一个苍老而沉稳的声音在殿门口响起:“陛下,观星阁魏玄龄,求见陛下。”
赵衡精神一振,连忙道:“快请魏爱卿进来!”
片刻之后,一位身着深蓝色道袍,鹤发童颜,目光炯炯有神的老者,缓步走了进来。他便是大舜王朝的观星阁阁主,魏玄龄。此人不仅精通风水星象、卜算推演之术,更以博闻强识、智计过人而闻名,深受赵衡的信任和倚重,常常能在关键时刻,提出一些独到的见解。
“臣,魏玄龄,参见陛下。”魏玄龄躬身行礼,动作不疾不徐,自有一股仙风道骨之气。
“魏爱卿免礼,赐座。”赵衡亲自上前,虚扶了一把,“爱卿此时前来,莫非有什么要事?”
魏玄龄谢座后,微微一笑,道:“陛下近日为国库空虚之事烦忧,臣有所耳闻。方才,臣亦与礼部负责教育的钱侍郎,谈及皇家技术学院之事。”
“哦?学院又有什么新动向了?”提到皇家技术学院,赵衡的脸上终于露出了一丝暖意。
魏玄龄道:“陛下英明!自陛下嘉奖令下达后,皇家技术学院如今已是盛况空前,学风之浓厚,学子之勤勉,前所未有。臣听钱侍郎言,如今学院之内,灯火通明至深夜乃是常态,图书馆、自习室、试验室,皆是人满为患。此乃国之祥瑞,陛下劝学兴邦之策,已初见成效啊!”
赵衡闻言,心中稍慰,脸上露出了难得的笑容:“朕也听说了。欣瞳那孩子,如烟那丫头,慕容雪那丫头,还有学院的诸位教授,都为朝廷立了大功。看到学子们如此奋发向上,朕甚是欣慰。若我大舜能多些这样的栋梁之才,何愁国不富,民不强,何愁国库空虚啊……”
说到最后一句,他的笑容又黯淡了下去,刚刚升起的希望,很快又被现实的阴霾所笼罩。
魏玄龄将赵衡的情绪变化尽收眼底,他抚着花白的长须,缓缓说道:“陛下所言极是。人才,乃是强国之本。而说到人才……陛下,不知您是否还记得,那位为我大舜立下赫赫功劳,献上诸多奇思妙想,如今在学院中掀起滔天巨浪的……三岁奇才,宋欣瞳?”
赵衡眼睛一亮,像是突然抓住了一根救命稻草:“宋欣瞳?爱卿的意思是……”
魏玄龄点了点头,语气肯定地说道:“陛下,此女虽年幼,但其智虑之深远,见识之卓绝,远超常人,甚至……远超我等老朽。她能在白手起家开创玉凰集团,又腾龙关立下赫赫功绩,其心智之奇,实乃天佑我大舜。如今国库空虚,朝中大臣皆无良策,何不……召此女进宫,问问她的看法?或许,这三岁孩童,能给陛下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呢?”
“这……”赵衡有些犹豫。让一个三岁的孩子来讨论国家财政这么严肃重大的问题,传出去,岂不是让人笑掉大牙?大臣们会怎么想?天下百姓会怎么看?
魏玄龄仿佛看穿了他的心思,继续说道:“陛下,非常之时,当行非常之事。此女非比寻常,切不可因其年幼而小觑。臣观其面相,紫气萦绕,贵不可言,且身负大气运,绝非池中之物。听听她的看法,即便所言不当,对陛下而言,亦不过是多费些许唇舌;可万一……万一她真有良策呢?那便是解我大舜燃眉之急的天大好事啊!何妨一试?”
赵衡沉默了。魏玄龄的话,在理。他想起了宋欣瞳在嘉奖令前,那超乎年龄的沉稳与淡定;想起了她那些令人耳目一新的发明创造。一个能在战场上提出“简易呼吸机”、“便携式发报机”的孩子,她的脑子里,或许真的装着一个与众不同的世界。国库空虚,已是火烧眉毛,死马当活马医,又何妨?
他深吸一口气,眼中闪过一丝决断的光芒:“好!魏爱卿所言极是!朕,就见见这个三岁的宋欣瞳!看看她究竟有何过人之处!”
他转向侍立一旁的宣旨太监,朗声道:“来人!拟旨!宣大舜皇家技术学院机电工程系学员宋欣瞳,即刻进宫面圣!”
“遵旨!”宣旨太监不敢怠慢,连忙躬身领命,心中却是掀起了惊涛骇浪——宣一个三岁的娃娃进宫面圣?这可真是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皇上今天是怎么了?莫不是急糊涂了?但他不敢多问,领了旨意,便匆匆下去准备了。
魏玄龄看着赵衡,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他隐隐觉得,这个决定,或许真的能改变大舜王朝的命运。
大舜皇家技术学院,机电工程系的一间普通教室。
阳光透过窗户,洒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四十六名学生正襟危坐,认真聆听着讲台上须发花白的老教授讲解《机械制图原理》。黑板上画满了各种复杂的线条和符号,老教授讲得是唾沫横飞,学生们听得是聚精会神。
在教室的第一排正中央,坐着一个小小的身影。她穿着一身学院统一的、明显有些宽大的浅蓝色学生制服,梳着两个可爱的羊角辫,粉雕玉琢的小脸,甚是招人喜欢。她正是宋欣瞳。
此刻,她正一手托着下巴,一手拿着一支铅笔,在笔记本上快速地画着什么。她的神情专注而平静,小小的眉头微微蹙起,仿佛完全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对于老教授讲的那些基础制图知识,她似乎早已烂熟于心,笔下画的,却是一些远超当前课程难度的、结构复杂的机械零件草图,旁边还标注着一些奇奇怪怪的符号和计算公式。
周围的同学对此早已习以为常。起初,他们对这个三岁的“小同学”充满了好奇、质疑甚至轻视,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宋欣瞳展现出的惊人天赋和超越年龄的沉稳,早已让他们心服口服。她不仅能轻松跟上课程进度,甚至常常能提出一些连教授都需要深思熟虑才能回答的问题。渐渐地,大家都把她当成了一个“行走的知识库”和“人形外挂”,虽然依旧觉得她很神奇,但已能平静地接受她的存在。
突然,教室门被轻轻推开,打断了老教授的讲课。学院的训导主任,一位平日里不苟言笑的中年官员,此刻却脸上堆着略显僵硬的笑容,小心翼翼地侧身让开,露出了他身后的人——一位身着锦缎太监服饰,面白无须,眼神锐利的内侍。
这太监不是别人,正是奉了圣旨前来宣召的宣旨太监总管,小禄子。他在宫里见惯了大场面,什么达官显贵、奇人异士没见过?但当他听说要去宣召一个三岁的娃娃进宫面圣时,心里还是嘀咕了半天。此刻,他站在教室门口,目光快速扫视了一圈,最后,落在了那个坐在第一排、明显比其他学生矮了一大截的小小身影上。
“咳咳。”教导主任清了清嗓子,对着讲台上的老教授和全体学生,略显紧张地说道:“各位同学,教授,打扰一下。这位是宫里来的公公,有圣旨……宣宋欣瞳同学即刻进宫面圣。”
“哗!”
一石激起千层浪!整个教室瞬间炸开了锅!
“什么?圣旨?”
“宣宋欣瞳进宫面圣?”
“我的天!皇上竟然要亲自见宋欣瞳?”
“她才三岁啊!这待遇也太……太吓人了吧!”
“看来宋欣瞳这次在腾龙关立的功,比我们想象的还要大得多!”
“快别说了,肃静!没看到公公还在这儿吗?”
学生们先是震惊,随即纷纷交头接耳,议论声嗡嗡作响,脸上写满了羡慕、嫉妒和不可思议。连讲台上的老教授,也推了推眼镜,眼中闪过一丝惊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