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厥营地内,狄仁杰与萨满的对峙,虽无刀光剑影,却弥漫着一种更令人不安的诡异气氛。那萨满浑浊的眼珠仿佛毒蛇的信子,在狄仁杰身上舔舐,手中骨杖顶端悬挂的兽骨与铜铃随着他低沉的吟唱微微颤动,发出扰人心神的细响。
阿史那匐俱高踞座上,面无表情,如同观看角斗的观众,显然乐于见到这种局面。他既需要狄仁杰的医术,又对来历不明的汉人充满戒心,萨满的质疑正合他意,可以借此进一步试探狄仁杰的深浅。
狄仁杰心知肚明,此刻任何一丝退缩或过激的反应都可能万劫不复。他维持着躬身姿态,目光平和,仿佛并未感受到那萨满刻意散发的压迫感,只是静静等待着阿史那匐俱的决断。
终于,阿史那匐俱打破了沉默,声音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大萨满乃天神使者,洞察幽冥。怀先生乃杏林高手,善治肉身。既然你二人各有所长,那便各展其能!怀先生继续用药石为阏氏调理,大萨满亦会为阏氏祈福驱邪。本王倒要看看,是天神之力显威,还是你汉人的医术更高明!”
这看似折中的方案,实则将狄仁杰置于了更危险的境地。若阏氏病情好转,功劳可能被萨满分去;若病情反复或无起色,则萨满便可轻易将责任归咎于“邪灵强大”或“汉人医术无效”,甚至直接指认狄仁杰是“带来厄运之人”。
“草民遵命。”狄仁杰面色不变,坦然应下。他深知,在这种环境下,唯有拿出实实在在的疗效,才能争取一线生机。
回到被严密看守的毡帐,曾泰得知情况后,忧色更重:“恩师,那萨满明显来者不善,若他暗中使绊,或借机污蔑,我等危矣!”
狄仁杰沉声道:“事已至此,唯有见招拆招。我等行事需更加谨慎,尤其是饮食药物,需再三查验。你我要留意那萨满的举动,以及他可能与何人来往。” 他顿了顿,压低声音,“阿史那匐俱让我们与萨满‘竞争’,虽是刁难,却也给了我们一个相对‘合理’的关注萨满及其背后势力的机会。或许,能从中发现一些营地内的人事脉络。”
接下来的两日,营地内的气氛愈发微妙。狄仁杰依旧每日为阏氏诊脉、调整药方,施针时也更加用心。他注意到,阏氏在服用他的药膳后,气色确实有所改善,睡眠也安稳了些,但每当萨满前来举行那些喧闹的驱邪仪式后,阏氏反而会显得更加疲惫和惊惧。这让他心中疑窦丛生。
而那萨满,除了举行仪式,时常在营地内游荡,尤其喜欢靠近士兵聚集的地方,用他那套神秘主义的说辞笼络人心,似乎在与阿史那匐俱争夺着某种影响力。狄仁杰甚至隐约察觉到,营地中有一部分较为年长的军官,对萨满显得更为恭敬,而对咄吉等阿史那匐俱的亲信,则保持着一定的距离。
这似乎是部落内部新旧势力、或者说是激进派与相对保守派之间的一种潜在矛盾。
……
白水戍这边,李元芳的行动也在争分夺秒地进行。他肩头的伤口经过随军医官的简单处理,已无大碍。他没有时间等待完全康复,立刻从使团护卫和朔州都督府秘密调来的边军精锐中,挑选了十名身手矫健、机敏过人且熟悉突厥语和当地地形的好手,组成了一支精干的营救小队。
“诸位,此次行动,九死一生。”李元芳目光扫过眼前这十张坚毅的面孔,“我们的目标,是潜入突厥左贤王阿史那匐俱的营地,救出狄阁老与曾大人。只可智取,不可力敌!一切行动,听我号令!”
“愿随将军赴汤蹈火!”十人低声应诺,眼神中没有丝毫犹豫。
他们换上了突厥牧民或马贩的服装,携带了必要的武器、绳索、迷烟等物,以及少量干粮和清水。李元芳根据记忆和自己逃脱时的路线,大致划定了阿史那匐俱营地方位区域。为了避免打草惊蛇,他们决定分批出发,在预定地点汇合,然后由熟悉地形的向导带领,绕开可能的巡逻队,从山间小路秘密接近目标区域。
临行前,周信紧紧握住李元芳的手:“李将军,狄阁老的安危,就拜托你了!这边,我会立刻将‘鹰嘴峡’之事以最紧急军情上报,并敦促朔州方面加强戒备!”
“周大人放心!元芳定不辱命!”李元芳抱拳,转身带着两名队员,率先融入了黎明前的黑暗中。
就在李元芳的小队出发后不久,朔州都督府接到了来自朝廷和周信的双重急报。都督不敢怠慢,一方面加派斥候重点侦查鹰嘴峡方向,另一方面则开始秘密调动兵马,向边境几个关键隘口增兵,以防不测。边境线上的空气,骤然变得无比紧张,大战似乎一触即发。
而这一切的焦点——阿史那匐俱营地,却陷入了一种诡异的平静之下。狄仁杰敏锐地感觉到,营地里的突厥士兵操练得更勤了,斥候派出的频率也增加了,偶尔还能听到军官催促准备粮草、检查军械的呼喝声。一种山雨欲来风满楼的压抑感,笼罩着整个营地。
这天傍晚,狄仁杰在为阏氏施针后,借口需要一味特殊的药引——生长在背阴潮湿处的“石见穿”,请求允许在守卫陪同下到营地旁的山脚处寻找。这是他反复思量后,再次尝试扩大活动范围、观察外部环境的举动。
咄吉本想拒绝,但阏氏在一旁轻声说了句“怀先生也是为了我的病”,阿史那匐俱沉吟片刻,最终摆了摆手,算是默许,但派了四名守卫紧紧跟随。
来到山脚下,狄仁杰假装低头寻觅草药,目光却飞快地扫视着周围的地形、路径。他发现了一条被杂草半掩的小径,似乎通向山后。更重要的是,在一处岩缝边,他看到了一个极其隐蔽的、用三块小石头叠成的三角标记!
这是军中斥候常用的标记之一,表示“此路可通,但需谨慎”!
狄仁杰的心脏猛地一跳。是元芳!他一定已经脱身,并且派人来探查过这里!这个标记,是留给他的信号,还是营救行动即将开始的征兆?
他强压下心中的激动,不动声色地采了几株普通的草药,对守卫表示“石见穿”可能不在此处,需要改日再去别处寻找,便从容地返回了营地。
夜幕再次降临。狄仁杰躺在毡毯上,耳中听着帐外呼啸的风声和巡逻兵士规律的脚步声,心中却如同沸水般翻腾。元芳就在附近,营救可能就在今夜!他必须做好准备,同时也要应对营地内可能发生的任何变故,尤其是那个对他充满敌意的大萨满。
万籁俱寂中,远处似乎传来了一声极轻微的、类似夜枭的鸣叫,转瞬即逝。狄仁杰的耳朵微微一动,缓缓睁开了眼睛,黑暗中,他的目光清澈而锐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