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清晨,苏明远早早起床,精心准备着赴任的一切。王安已经将官服整理妥当,那身崭新的绯色官袍在晨光中显得格外庄重。从六品员外郎的服色,标志着他正式跨入了中央政府的核心层级。
少爷,听说度支司的衙门很大,办事的官员也多。王安一边帮苏明远整理衣冠,一边说道。
是啊,度支司负责全国的财政统筹,自然人员众多。苏明远回应着,心中却在思考着即将面临的复杂局面。昨晚松竹园的经历让他更加清醒地认识到,这个新职位的意义远超表面。
整理妥当后,苏明远带着王安向尚书省的度支司衙门走去。一路上,他注意到街上的行人对他投来的目光有了微妙的变化——从之前的好奇和敬重,变成了一种带着审视的关注。显然,他的升职已经在京城官场引起了广泛关注。
度支司的衙门位于尚书省的东侧,规模宏大,门前车马络绎不绝。苏明远到达时,门房早已得到通知,恭敬地引领他进入衙门。
苏大人,度支司的诸位同僚都在等候您呢。门房的态度比以往更加谦恭,这让苏明远再次感受到权力带来的微妙变化。
步入度支司的正堂,苏明远看到已经有十几位官员在等候。为首的是一位五十多岁的官员,身材魁梧,神态威严。
下官度支司郎中钱若水,见过苏员外郎。来人主动上前行礼。
钱若水!苏明远心中一动。这个名字他有印象,钱若水是度支司的实际负责人,资历深厚,在财政管理方面有着丰富经验。更重要的是,此人在朝中的政治立场相对中立,这对苏明远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下官苏明远,见过钱郎中。初来乍到,还请多多指教。苏明远恭敬回礼。
钱若水点点头,然后介绍其他官员:这位是度支司主事赵德明,这位是主事李季良,这位是令史王承...
一一见礼后,苏明远发现度支司的人员构成确实复杂。从众人的神态和举止中,他能够感受到不同的政治倾向和个人风格。有些人显得热情主动,有些人则相对冷淡,还有一些人在观望等待。
苏员外郎,请到您的办公处看看。钱若水引领苏明远向内堂走去。
苏明远的办公室位于度支司的核心区域,面积不大但布置精雅。案桌上已经摆放着厚厚的文书,显然是需要他处理的公务。
这些都是当前需要处理的事务,钱若水介绍道,主要涉及各地的财政报告、税收政策的执行情况,以及一些特殊事项的审批。
苏明远翻看着这些文书,发现内容确实繁复。有来自各州府的收支报告,有关于水利工程资金分配的请示,还有一些关于税收减免的申请。每一份文书都关系到具体的政策执行和民生问题。
钱郎中,这些事务平时是如何处理的?苏明远问道。
一般来说,常规事务按照既定程序处理,重要事项需要报请上级批准。钱若水解释道,您作为员外郎,主要负责审核和把关,确保政策执行的准确性。
苏明远点点头,但心中却在思考更深层的问题。这些看似程序化的工作,实际上涉及到政策导向和价值判断。如何在现有框架内推进有益的改革,这需要极大的政治智慧。
正在这时,主事赵德明走了进来:苏员外郎,有一份紧急文书需要您处理。
苏明远接过文书,发现是关于江南某地减税申请的紧急报告。当地因为水灾影响,请求减免部分赋税。这种申请在灾年很常见,但具体如何批复,却体现了政策的导向性。
这种情况一般如何处理?苏明远询问钱若水。
按照惯例,需要详细核实灾情,然后根据损失程度决定减免数量。钱若水回答,但这个过程通常比较繁琐,耗时较长。
苏明远仔细看了看报告中的数据,发现灾情确实严重。以他在地方的经验,这种情况下及时的政策支持对于恢复生产至关重要。
我看这个案例比较典型,而且灾情确实严重。苏明远做出决定,可以按照最高标准给予减免,同时简化审批程序,尽快落实到位。
钱若水有些意外:苏员外郎,这样决定会不会太快了?按照以往的做法...
时间就是救命,拖延只会让灾民受更多苦。苏明远打断了钱若水的话,而且从报告的数据看,减免的理由很充分。
赵德明在一旁点头赞同:苏员外郎说得有道理。灾民等不起复杂的程序。
苏明远注意到,在场的几位官员对他的这个决定反应不一。有些人显得赞赏,有些人则面露犹豫。这让他意识到,即使是这样一个看似简单的决定,也会在部门内部产生不同的反响。
接下来的一整天,苏明远都在熟悉度支司的各项工作。他发现,这个部门的职能范围比他想象的还要广泛,几乎涉及到国家经济的方方面面。从税收政策的制定,到地方财政的监督,从重大工程的资金筹措,到灾害救济的资源分配,每一项工作都关系到国计民生。
更重要的是,他逐渐理解了这个部门在朝廷政治格局中的地位。度支司虽然在行政上隶属于尚书省,但实际上直接对皇帝负责。这种特殊地位让度支司成为各派政治力量都想要影响的目标。
下午时分,苏明远正在处理一份关于边关军粮供应的报告,突然有人通报:苏员外郎,户部侍郎张景张大人求见。
苏明远心中一紧。张景昨晚刚刚在松竹园他们,今天就主动上门,这绝非偶然。
请张大人进来。苏明远起身相迎。
张景走进办公室,神态比昨晚更加和蔼:苏员外郎,恭喜上任。听说今天第一天就处理了不少事务,效率很高啊。
张大人客气了,都是分内之事。苏明远谦逊回应,但心中警觉。
张景在椅子上坐下,看了看桌上的文书:度支司的工作确实繁重,涉及面也广。苏员外郎初来乍到,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尽管向我们这些老同事请教。
多谢张大人关照。苏明远客套回应,等待对方说出真正的来意。
张景端起茶杯,慢慢品了一口,然后说道:苏员外郎,听说你今天批准了江南的减税申请?
消息传得这么快!苏明远心中暗惊,但表面保持平静:是的,灾情严重,理应及时救助。
这种做法当然是对的,张景放下茶杯,不过,我想提醒你一点。度支司的决定影响很大,每一个先例都可能被其他地方效仿。如果都按照最高标准减免,国库的压力会很大。
这番话听起来很有道理,但苏明远听出了其中的警告意味。张景实际上是在暗示,自己的决定可能过于激进,不符合保守派的期望。
张大人所言极是,苏明远不动声色地回应,下官会综合考虑各种因素,确保政策的平衡性。
张景满意地点点头:苏员外郎深明大义,这样就好。度支司是国家财政的关键部门,稳健为上。
说完,张景起身告辞。但在临别时,他又加了一句:苏员外郎,朝堂之上风云变幻,希望你能始终站在正确的立场上。
这句话的威胁意味更加明显。苏明远送走张景后,坐在椅子上深思。才上任一天,就已经感受到了来自各方的压力和期待。这让他更加深刻地理解了政治博弈的复杂性。
夜幕降临时,苏明远整理着一天的工作,准备回家。钱若水走进来,神色有些凝重。
苏员外郎,有件事我想提醒您。钱若水压低声音说道,张景今天来访,在部门里引起了一些议论。有人认为这是个信号。
什么信号?苏明远问道。
有人觉得,您可能会受到保守派的重点关注。钱若水解释道,度支司虽然相对独立,但也不是完全超脱于政治斗争之外的。
苏明远点点头,表示理解。钱郎中,您在度支司工作多年,对于如何在这种环境中保持工作效率,有什么建议吗?
钱若水想了想,然后说道:我的经验是,专业至上,用事实说话。只要我们的决策都有充分的专业依据,就不容易被人挑毛病。同时,也要学会与各方保持适当的沟通。
受教了。苏明远感激地说道。
离开衙门时,苏明远回头看了一眼度支司的牌匾。第一天的工作让他既兴奋又忐忑。兴奋的是,他终于有了一个可以施展抱负的平台;忐忑的是,这个平台同时也是一个充满挑战的政治战场。
回家路上,苏明远思考着未来的道路。他要如何在这个复杂的环境中既坚持自己的理念,又避免不必要的政治风险?这需要他运用所有的智慧和技巧。
现代政治学的知识告诉他,在这种情况下,最重要的是建立自己的专业声誉和政治信用。只要能够持续做出正确的决策,获得实际的成效,就能够在政治博弈中占据有利地位。
但他也明白,这条路并不会平坦。张景今天的来访只是开始,未来还会有更多的考验等待着他。
踏进家门,苏明远看到王安正在整理书房。少爷,今天工作怎么样?
很充实,也很有挑战性。苏明远回答,王安,从明天开始,我们的生活可能会发生很大变化。
什么变化?王安好奇地问。
更忙碌,更复杂,也更有意义。苏明远望着窗外的夜空,心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期待和担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