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芷宫夜半惊现“刺客”,虽然未能抓住,但却惊动了整个后宫和前朝。
尤其是当皇帝陛下看到璃冒死带回来的那包证据——残留着千机散毒素的紫色香粉时,龙颜震怒!
证据确凿!竟然真的有人敢长期对皇子下毒!其心可诛!
皇帝第一时间下令封锁消息,秘密控制了大批兰芷宫的宫女太监,尤其是那个老嬷嬷和小皇子身边的近侍,进行严酷的审讯。
同时,他以养病为名,将小皇子接出兰芷宫,由心腹御医和秘卫严密保护起来。
兰贵妃则被变相软禁在了兰芷宫中,任何人不得出入。
一场无声的清洗在深宫中迅速展开。
审讯的结果令人心惊。老嬷嬷熬不住刑,招认是受了兰贵妃的威胁利诱,长期将掺有微量千机散的香粉提供给小皇子使用,目的是让皇子身体羸弱,无法与其他皇子竞争,从而保住贵妃自身的地位。而此次加大剂量陷害灵溪郡主,则是接到了贵妃的命令,想一石二鸟。
所有的证据链似乎都指向了兰贵妃。
皇帝看着供词,脸色阴沉得能滴出水来。他或许并不完全相信兰贵妃会如此愚蠢和狠毒,但眼前的证据和供词让他无法不怀疑。
然而,林韬和璃却觉得有些不对劲。
“太顺利了……”林韬皱眉道,“兰贵妃如果真是幕后主使,会如此轻易地被我们找到证据?那个老嬷嬷招得是不是太快了点?而且,动机虽然说得通,但总觉得有点牵强。”
璃也表示同意:“更像是被推出来的替罪羊。真正的黑手,隐藏得更深。那缕紫色丝线的主人,或许才是关键。”
但皇帝显然已经不愿再等,也不想再将事态扩大。后宫丑闻,牵扯到皇子,无论如何都必须尽快了结,给各方一个交代。
第二天,皇帝突然下旨,以“德行有亏,管教不严”为由,剥夺了兰贵妃的协理六宫之权,将其打入冷宫思过。其家族在朝中的势力也遭到不同程度的打压和清洗。
至于那个老嬷嬷和一众涉案宫人,则无声无息地消失了。
对外宣称,则是兰贵妃突发恶疾,需要静养。
一场可能动摇国本的惊天大案,就这样被强行压了下去,迅速落幕。
林韬听到这个消息时,心情复杂。他知道,这恐怕是皇帝在目前形势下所能做出的最快、最有利于稳定的决断。真正的元凶或许并未伏法,但至少斩断了其一条重要的臂膀,也暂时保住了小皇子的安全。
“陛下这是在断尾求生,也是警告。”璃看得更明白,“他在告诉幕后之人,他已经知道了,并且有能力随时清算。接下来,恐怕会是短暂的平静,然后……更激烈的碰撞。”
果然,经过此事后,王都的氛围变得更加微妙和压抑。各方势力都蛰伏起来,仿佛在等待着什么。
而林韬,也因为在此事中“间接立功”,得到了皇帝更多的“信任”(和掌控),那面御前行走的令牌,用得更加频繁了——皇帝似乎真的把他当成了某种“福将”和“搅屎棍”,哪里需要敲打试探,就把他往哪里派。
林韬叫苦不迭,感觉自己成了皇家专用工具人。
这天,皇帝又召他入宫。
这一次,不是去哪个妃嫔的宫殿,而是直接来到了皇家守卫最森严的禁区——观星台。
皇帝屏退左右,只留下林韬一人,站在高高的观星台上,俯瞰着整个王都。
“林韬,”皇帝的声音带着一丝疲惫和深意,“你说,这煌煌王都,万家灯火之下,究竟藏着多少鬼蜮心思?”
林韬心里一紧,不知道皇帝为何突然跟他说这个,只能小心翼翼地回答:“陛下圣明烛照,一切宵小定然无所遁形。”
皇帝笑了笑,不置可否,忽然话锋一转:“朕听说,你与那位‘璃前辈’,似乎在寻找一些……关于历史真相的东西?”
林韬心中巨震,背后瞬间冒出冷汗。
皇帝……竟然知道这个?!他从何得知?!
看着林韬骤变的脸色,皇帝淡淡道:“不必惊慌。朕还没老糊涂到什么都察觉不到。‘持镜人’……朕也知道一些。”
他目光深邃地望向远方:“这个世界,远比你想象的要复杂。所谓的‘正史’,或许真的需要一些新的声音去质疑和修正。”
“朕可以给你们提供一些便利,甚至……一些你们需要的、被封锁的信息。”皇帝缓缓道,“但前提是,你们需要帮朕做一件事。”
“什么事?”林韬下意识地问。
皇帝转过身,目光锐利如刀,一字一句地道:
“替朕去一个地方,查清‘先帝’真正的死因。”
先帝死因?!先帝不是因病驾崩的吗?!
林韬的脑子嗡的一声,感觉一个比一个巨大的秘密,正如同深渊般在他面前展开。
风暴,从未停止,只是换了一种形式。
而他和璃,已经被彻底卷入了这场席卷王朝最高层的巨大漩涡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