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晓荷盯着那张纸,心里反而没什么波澜。
来了。
她早就料到赵家不会善罢甘休。
陆铮把纸递给忠叔。“去查查,是谁送来的。”
“是。”
忠叔刚转身,院门又被敲响了。
这次来的,是个穿中山装的中年男人。他推着辆自行车,手里拎着个公文包。
“请问,这是陆家菜馆吗?”
姜晓荷走过去。“你是?”
“我姓钱,区商业局的。”男人从包里掏出工作证,“是这样的,上头最近在搞餐饮业整顿,我是来做登记的。”
姜晓荷接过工作证看了看。
证件是真的。
可这人来得也太巧了。
“钱同志,请进。”
钱科长走进院子,掏出个笔记本。
“咱们菜馆现在什么情况?开业了吗?”
“还在装修。”姜晓荷说,“预计半个月后开业。”
“那营业执照办了吗?”
“办了。”
“卫生许可呢?”
“也办了。”
钱科长在本子上记着,突然抬头。
“我听说,你们这儿跟军区有合作?”
姜晓荷心里警铃大作。
来了。
“是有合作。”她说,“我们的辣酱,是军供产品。”
“哦,军供啊。”钱科长笑了笑,“那你们菜馆,算不算军供单位?”
姜晓荷明白了。
这人是来挖坑的。
“不算。”她说,“菜馆是民营的,只是辣酱供应军区。”
“那就是说,菜馆跟军区,没什么关系?”
“钱同志这话什么意思?”
钱科长合上本子。“没什么意思,就是想确认一下。”
他顿了顿。
“因为啊,最近有人举报,说陆家菜馆打着军区的旗号,搞不正当竞争。”
姜晓荷笑了。
“谁举报的?”
“这个不方便透露。”钱科长说,“不过我得提醒你们,要是查出来确实有问题,那可就麻烦了。”
陆铮走过来。“钱同志,我们菜馆所有手续都齐全,欢迎随时检查。”
钱科长看了陆铮一眼。
他的目光,在陆铮的拐杖上停留了一下。
“你就是……秦卫东?”
“是。”
“听说你是退伍军官?”
“嗯。”
钱科长又在本子上记了几笔。
“行,我知道了。”他把本子装进包里,“过两天我会再来,到时候带着卫生所的人,做个全面检查。”
姜晓荷送他到门口。
钱科长骑上自行车,突然回头。
“对了,姜同志。”
“嗯?”
“我劝你一句,做生意啊,要本本分分。”他笑了笑,“别总想着走捷径。”
说完,他蹬着车走了。
姜晓荷站在门口,看着他的背影。
“这人,有问题。”陆铮走过来。
“当然有问题。”姜晓荷说,“他是赵家派来的。”
“你怎么知道?”
“他问的那些话,都是在套我们底细。”姜晓荷转身进屋,“赵家这是要在开业前,给我们来一出釜底抽薪。”
陆铮皱眉。“他们想怎么做?”
“无非就是找茬。”姜晓荷倒了杯水,“卫生不达标啦,消防有隐患啦,反正能找的理由多了去了。”
她喝了口水。
“最狠的,是让我们跟军区撇清关系。”
陆铮的脸色沉下来。
“他们敢?”
“怎么不敢?”姜晓荷说,“陈科长是帮了我们,可军区也不能明目张胆地护着一个民营饭馆。”
她放下杯子。
“赵家就是要利用这一点,逼我们自己把军民共建的牌子摘了。”
陆铮没说话。
他走到窗边,看着院子里忙碌的工人。
“晓荷,你说赵家那张纸,是什么意思?”
姜晓荷走过去。
“三天后见?”她想了想,“应该是摆鸿门宴。”
“鸿门宴?”
“对。”姜晓荷说,“赵家这是要在众人面前,给我们难堪。”
陆铮转过头。“你打算怎么办?”
“去啊。”姜晓荷笑了,“他们既然摆了宴,咱们不去,不是显得怕了?”
“可是……”
“放心。”姜晓荷拍了拍他的胳膊,“我心里有数。”
晚上,姜晓荷把陆老爷子给的那份名单拿出来。
名单上有十几个人的名字和地址。
她一个个看过去。
有军区的,有政府的,还有几个是商界的。
这些人,都是当年陆家的老关系。
姜晓荷拿起笔,在几个名字上画了圈。
“这几个,我明天去拜访。”
陆铮凑过来看。“这个李副局长,我认识。”
“那更好。”姜晓荷说,“你写封信,我带着去。”
陆铮点头。
他坐下来,铺开纸,开始写。
姜晓荷站在旁边,看着他的字。
字如其人。
刚劲有力,又透着股子冷峻。
“阿铮。”
“嗯?”
“你说,赵家会不会在开业那天,搞破坏?”
陆铮停下笔。“有可能。”
“那我们得提前准备。”姜晓荷说,“不能让他们得逞。”
“你有什么打算?”
姜晓荷笑了。“我打算,请个大人物来撑场子。”
“谁?”
“陈科长肯定要请的。”姜晓荷说,“除了他,我还想请市商业局的领导。”
陆铮皱眉。“市局的人,不好请。”
“我知道。”姜晓荷说,“所以我打算,送份大礼。”
“什么大礼?”
姜晓荷从包里掏出那份商业计划书。
“我要把这个,送给市局。”
陆铮看着计划书,眼里闪过诧异。
“你这是……”
“我要以陆家菜馆的名义,申请成为京城餐饮业改革试点单位。”姜晓荷说,“现在不是提倡改革开放吗?我们正好赶上这股风。”
陆铮沉默了一会儿。
“晓荷,这事儿要是成了,陆家就真的要出头了。”
“是啊。”姜晓荷说,“所以我们不能输。”
第二天一早,姜晓荷换上一身整齐的衣服。
她把头发梳成麻花辫,脸上也没抹粉。
看起来,就是个普通的乡下姑娘。
陆铮把写好的信装进信封。“小心点。”
“放心。”
姜晓荷出门,直奔市商业局。
商业局在市中心,是栋三层小楼。
姜晓荷走进大门,门卫拦住她。
“同志,你找谁?”
“我找李副局长。”
“有预约吗?”
“没有。”姜晓荷掏出陆铮的信,“但我有这个。”
门卫接过信看了看,脸色变了。
“你等着。”
他转身进了传达室,拿起电话。
过了一会儿,他出来了。
“李副局长让你上去。三楼,最里面的办公室。”
“谢谢。”
姜晓荷上楼。
三楼走廊很长,两边都是办公室。
她走到最里面,敲了敲门。
“进来。”
姜晓荷推开门。
办公室不大,摆着张办公桌和几把椅子。
一个头发花白的老人坐在桌后,正在看文件。
“李副局长?”
老人抬起头。
“你就是姜晓荷?”
“是我。”
李副局长打量了她一眼。“坐。”
姜晓荷坐下。
李副局长把陆铮的信放在一边。
“阿铮的信,我看了。”他说,“你们要开餐饮试点?”
“是。”姜晓荷把计划书递过去,“这是详细方案。”
李副局长接过来,翻了几页。
他的眉头,越皱越紧。
“你这方案,写得倒是详细。”他放下计划书,“可你知道,搞试点意味着什么吗?”
“我知道。”姜晓荷说,“意味着要承担风险。”
“不光是风险。”李副局长说,“还有压力。”
他顿了顿。
“赵家那边,我也听说了。”他看着姜晓荷,“你们现在跟赵家对着干,我要是批了这个试点,等于把市局也拖下水。”
姜晓荷明白了。
李副局长是在担心政治风险。
“李副局长,我就问您一句话。”姜晓荷说,“您觉得,陆家菜馆这个试点,能不能成?”
李副局长沉默了。
他端起茶杯,喝了一口。
“能成。”他说,“你这方案,我看了,确实有搞头。”
“那不就得了。”姜晓荷说,“您要是批了,试点成功,那是您的政绩。要是不成,我们自己担着,不连累市局。”
李副局长盯着她。
“你这丫头,倒是会说话。”
姜晓荷笑了。“我这不是实话实说嘛。”
李副局长又看了一眼计划书。
“行。”他说,“我可以给你批。”
姜晓荷心里一喜。
“但是……”李副局长话锋一转,“我有个条件。”
“您说。”
“开业那天,我要亲自来检查。”李副局长说,“要是我发现有任何问题,这试点立刻取消。”
姜晓荷站起身朝李副局长伸出右手,握手道:“一言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