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可以接受成本分摊……”翁以登将合同翻到第7页。
“但……我们需要迪士尼开放你们的全球渠道,并在所有玩具的包装上加印‘全球墨方大赛合作伙伴’字样。”
他故意停顿,瞳孔隐晦观察着对方无意识转笔的动作——这是詹姆斯犹豫时特有的习惯。
“当然,如果贵方担心学术背书这方面的问题,林建明教授下一个星期一将会在苏黎世大学发布独立的复核报告,霍夫曼教授已经同意牵头加入其中。”
詹姆斯沉默了一会儿,就好像在思考什么人生大事。
突然他大笑出身:“你们东方人总喜欢把谈判变成围棋!”他抽出迪士尼的保密协议。
“三个条件:第一,香江配色必须改用迪士尼的pantone色卡;
第二,首批十万套要在60天内空运到洛杉矶港;
第三……”他压低声音,“我要你们帮迪士尼研发一款专属的‘墨方’,专利共享。”
翁以登拨通郑硕电话后,然后用上海话快速汇报:“迪士尼想用颜色标准卡我们脖子,不过迪士尼的名望值得我们搏一次。嗯!嗯嗯,我知道了!”
挂断后,他掏出一枚冰蓝色香江样品——正是马惜如截胡他湾湾塑料的时候,郑硕暗中用备用原料试制的原型机:“米勒先生,其实我们三个月前就预测到这场合作了。”
合作达成!当日下午,翁以登就亲自在码头看着约定好的首批魔方装箱,准备运走的时候,突然发现了马惜如的亲信阿彪正在跟踪。
他当即故意和工人商谈,‘不小心’地大声报出了“目的地:洛杉矶港”的话语。”
------
时间:1974年4月17日,中午12:00。
地点:悉尼·唐人街杂货店阁楼。
莉莉·陈的父亲捏着乐高澳洲公司的赞助邀请函,纸张边缘被汗浸出淡黄水渍。
“签约就送全年新品?还额外给800澳元赞助费??——哦!哦!这可比我搬货半年的工钱还要多。”
说句实在话,他有点心动了,作为第二代移民的他,其实他家庭的生活水平并不是很好。
但是他又看了看窗台上用墨方拼出的悉尼歌剧院模型,那是自己宝贝女儿熬夜调试几十次才固定住的倾斜角度,“他们要你退赛,还要公开说‘更爱创造性玩具’是……”
莉莉突然把磨出包浆的墨方往桌上一磕:“他们以为用钱能买断选择权吗?”
电视里正重放她海选夺冠的画面:移民家庭三代人相拥而泣,背景音是解说员的惊叹——
“13岁华裔女孩用六面立方体重构地标建筑!”她抓起邀请函指着角落小字。
“爸爸,你看这条:签约后不得参加任何非乐高授权的智力竞赛。
“全球墨方大赛的舞台,可是能让我和脚盆鸡速解王、汉斯猫拓扑高手同台竞技的大舞台!”
她声音发颤:“郑叔叔把赛制设计成积分巡回制,前十名就能去香江参加总决赛——乐高送再多玩具,能给咱们这些移民孩子见世界的机会吗?
爸爸,我想出去看看!”
同一时间,香江凤凰玩具总裁室。
翁以登快步走进来,将莉莉的对话录音放给郑硕听。
录音笔里女孩的粤语夹杂英语单词,像尖锐的楔子钉进寂静。
郑硕反复播放“见世界的机会”这句,手指无意识摩挲墨方棱角。
电视屏幕定格在莉莉夺冠时与父母相拥的画面,移民父亲工装裤上的油漆点与母亲眼角的泪光清晰可见。
“乐高这招可真狠啊。”翁以登翻着乐高在《欧洲玩具月刊》的批评文章剪报。
“他们一边骂墨方是‘重复性肌肉训练’,一边用钱撬我们种子选手——今天澳洲赛区又有两个家庭收到赞助邀约。”
郑硕突然起身抽出一沓大赛纪念册封面样稿:“立刻加印五千份纪念册,附上林教授亲笔信。
信要写三版:英文版强调‘选择权是教育核心’,中文版加两句‘贫贱不能移’,西语版引用塞万提斯‘自由比黄金更珍贵’。”
他敲着莉莉的海报照片,“把她的悉尼歌剧院墨方作品印在扉页,下面加一行小字:‘创造力不分贵贱,但舞台有高低’。”
------
时间:1974年4月22日。
地点:中环·凤凰玩具有限公司。
乐高的批评文章在欧洲发酵时,郑硕的“全球墨方大赛总决赛”请柬通过dhL快递同步抵达50国经销商办公室。
翁以登发现诡异现象:亚太区订单虽涨40%,但澳洲渠道商突然要求追加“防伪标签”——此前从未有过。
“马惜如的人在上周接触过澳洲分销总监。”王建国深夜蹲点拍到的照片被扔上办公桌:马惜如的亲信与乐高亚洲区代表在马来港口茶餐厅密谈。
郑硕用红笔圈住照片背景里堆放的木箱,箱体印着“特制模具”字样。
海风裹挟咸涩水汽涌进窗户,郑硕按着发胀的太阳穴。
报表显示因湾湾塑料原料受干扰,产能降了18%,但亚太订单反因争议暴涨40%。
“老板,这暗流比明枪难防啊。”翁以登递来一杯普洱茶。
郑硕突然笑出声,转动桌上墨方让某棱角对准灯光——内部卡榫阴影竟构成凤凰尾羽图案:
“水浑了,才看得清谁在摸鱼。你明天飞去悉尼,亲自给莉莉家送总决赛邀请函。”
他蘸茶在桌面写了个“佯”字,“顺便让澳洲《玩具评论》‘偶然’拍到乐高代表进出马家兄弟仓库的照片。”
远处货轮鸣笛穿透雨幕。次日头版出现双重大戏:乐高批评文章旁,竟是莉莉指着墨方说“我要做建筑师,不是流水工”的巨幅照片。
郑硕接通林越电话时,窗外乌云正裂开一道金边:“该让欧洲协会看看,什么叫真正的‘教育选择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