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女把银盘放下便连忙介绍自己:“我叫法蒂玛,是这里的老板娘。”
她在围裙上擦了擦,眼神里满是期待,“刚从机场过来肯定又累又饿吧?快,先喝杯我们这里的甜茶垫垫肚子,这茶和萨姆萨都是我早上刚做的,还热乎着呢!你一定要尝尝!”
【哇!老板娘人也太好了吧!】
【这服务!还没入住就先投喂!】
【看着就好吃!萨姆萨炸得金黄酥脆!】
【甜茶看着好像很香!墨哥快尝尝!】
林墨看着法蒂玛阿姨真诚而热切的眼神,心中暖融融的。他先端起那杯甜茶,轻轻吹了吹气,抿了一口。
温热的液体滑入口中,一股浓郁的奶香和甜味立刻弥漫开来,但不同于普通奶茶的甜腻,这里面巧妙地融入了肉桂和豆蔻的芬芳香气,使得口感层次丰富,甜而不齁,暖胃又舒心。
“真好喝,”林墨由衷地赞叹,“很香,很温暖。”
法蒂玛阿姨听到夸奖,笑得更开心了,连连示意:“再尝尝萨姆萨!趁热吃!”
林墨拿起一个萨姆萨,手指能感受到外皮那令人愉悦的酥脆感。
他咬了一口,“咔嚓”一声轻响,酥皮应声碎裂,露出里面包裹得满满的、混合着香辛料的羊肉馅和软糯的洋葱丁。羊肉馅咸香入味,带着孜然等香料的复合风味,与酥脆的外皮形成了绝妙的口感对比。
“非常美味!法蒂玛阿姨,你的手艺太棒了!”林墨边吃边赞不绝口。这简单的茶点,却蕴含着无比真诚的待客之道。
【看墨哥吃得好香!我也想吃!】
【这萨姆萨料好足!看着就流口水!】
【甜茶配萨姆萨,绝配啊!】
【老板娘的笑容太治愈了!】
法蒂玛阿姨满意地看着林墨享用,自己则拉过一张门口的藤椅坐下,手里不知何时多了一本厚厚的相册。
她一边看着林墨,一边用充满慈爱和骄傲的语气说:“你喜欢就好。我女儿,叫萨娜,她现在在上海留学呢。”
她翻开相册,一页页指给林墨看。“每次视频,她都说中国人非常友好,老师同学都很照顾她,她在那里交了很多中国朋友。她总说,上海像家一样。”
相册里,是一个笑容灿烂、充满活力的巴基斯坦女孩,背景是繁华的上海外滩、古色古香的豫园、现代化的大学校园……每一张照片下面,都仔细地用英文和乌尔都语写着备注:“萨娜和她的中国朋友李薇在外滩,2023”、“和同学们在豫园看灯笼,2023”、“生日时中国室友送的礼物,2023”……
“所以啊,”法蒂玛阿姨合上相册,看着林墨,眼神温柔而坚定,“我也想让所有来到这里的中国朋友,就像我女儿在中国感受到的那样,能在这里感受到家的温暖。你们都是我们的客人,更是我们的家人。”
【破案了!女儿在中国留学!】
【怪不得阿姨这么热情,这是将心比心啊!】
【看到照片里小姐姐笑那么开心,真好!】
【中巴友谊在民间就是这样一点点积累的!】
林墨喝着手中温润的甜茶,看着相册里那些定格的笑脸,听着法蒂玛阿姨朴实无华却情深意重的话语,只觉得一路的奔波劳顿瞬间消散。
在这异国他乡的伊斯兰堡,在这家名为“友谊之家”的民宿里,一种如同回家般的亲切感和归属感,油然而生,无比真实,无比温暖。
享用完茶点,法蒂玛阿姨起身,热情地帮林墨提起一件行李:“来,我带你去你的房间看看。虽然不大,但希望你能住得舒服。”
房间在二楼,果然如她所说,是一个紧凑的单人间,但对于独自旅行的林墨来说已经足够。
房间收拾得一尘不染,床单洁白平整,窗户敞开着,微风拂动白色的纱帘,带来院子里植物的清新气息。
空气中弥漫着一种淡淡的、类似檀香混合着阳光的味道,让人心神宁静。
书桌上还贴心地放着一瓶饮用水和一个插着新鲜小花的玻璃瓶。
“很舒服的房间,谢谢您,法蒂玛阿姨。”林墨再次道谢。
“你喜欢就好。”法蒂玛阿姨站在门口,笑着说,“看你一个人来,如果还没想好明天去哪里玩,或者想体验点地道的,不嫌弃的话,可以跟我一起。我明天要去玛格拉山脚下的周末集市采购,那里的水果、香料、手工艺品可热闹了!然后中午我打算做一道我们家的拿手菜——比亚尼饭,你可以跟我一起做,或者就在旁边看看也行。”
林墨正想深入了解本地生活,这简直是求之不得的机会,他立刻答应下来:“太好了!法蒂玛阿姨,我非常乐意跟您一起去,也很想学习做巴基斯坦菜!”
“那就这么说定了!”法蒂玛阿姨开心地拍手,“明早八点,我们一起吃早餐,然后出发!你好好休息,有什么需要随时叫我,就当在自己家一样!”
法蒂玛阿姨轻轻带上门离开了。
林墨站在窗边,看着远处暮色中轮廓渐深的马尔加拉山,回想着从下飞机到此刻的经历——赛义德司机的真诚、法蒂玛阿姨的温暖、那本记录着中巴青年友谊的相册……这一切都让他对巴基斯坦的初印象好到了极致。
他对着镜头,轻声总结道:“朋友们,我想,这就是旅行的意义之一。它让你遇见风景,更让你遇见人心。在这里,‘巴铁’不再是一个遥远的概念,而是司机退还的200卢比,是老板娘端上的一杯甜茶,是一位母亲因为女儿被善待而倾注的、回报给所有中国面孔的善意。明天,我们将跟随法蒂玛阿姨,深入伊斯兰堡的市井生活,期待能发现更多平凡而动人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