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阳光透过窗户,将离别的氛围渲染得既明亮又带着一丝不舍。门口,林墨背着他熟悉的行囊,航空箱里的鱼饼好奇地张望着。
“到了那边,凡事小心,注意安全,吃东西也要当心肠胃。”母亲王淑芬一遍遍地整理着林墨本就不存在褶皱的衣领,眼中满是牵挂,“听说那边台风多,天气不好的时候就别到处跑了。”
父亲林建国站在一旁,话语依旧简洁,却分量十足:“凡事多留个心眼,平安最重要。”他顿了顿,又补充道,“家里你不用惦记,都好。”
林墨用力点头,将父母的叮嘱一一应下:“爸,妈,你们放心,我会每天报平安的。你们照顾好自己。”他又揉了揉妹妹林小雨的头发,“在家听话,好好写作业。”
“知道啦哥!记得我的芋泥酥!”林小雨笑嘻嘻地挥手。
拥抱告别后,林墨转身走向出租车,身后是家人久久伫立的身影。
他知道,无论走多远,这份牵挂永远是他最坚实的后盾。
抵达机场,办理完登机手续,在候机楼里,林墨深吸一口气,开启了直播。
他将镜头对准手中的《大陆居民往来台湾通行证》和那张印着“前往台北”的机票,背景是巨大的航班信息显示屏。
【来了来了!墨哥准时上线!】
【台湾!墨哥真的要去台湾了!】
【哇!这个选题好!期待感拉满了!】
【希望能看到不一样的风景!尝尝地道小吃!】
弹幕瞬间活跃起来。林墨对着镜头,脸上是温暖而期待的笑容:“朋友们,久等了。是的,这一次,我们将开启一段特别的旅程。我们的目标,不是简单的观光,而是去真切地感受海峡对岸的人间烟火气,去看看课本里读到过的日月潭究竟有多美,去听听台北街头那熟悉的、又带着独特韵味的闽南语。”
他语间充满了温情与期待,瞬间赢得了观众们的认同。
登机后,林墨解释道:“现在很多航班都提供空中wiFi了,虽然信号可能不太稳定,但咱们可以挂着直播,一起‘云飞行’。”他调整好手机角度,随后便在意识中调用了系统。
“兑换‘台湾深度旅行资料包”
“叮,扣除情绪值500点,资料包已加载。”
瞬间,海量的信息涌入脑海——历史沿革、风土人情、特色美食、交通路线、乃至一些不为人知的小众景点和背后的故事。他拿出随身的小本子,假装查阅手机,实则根据系统资料,开始认真地规划初步路线,不时写写画画。
【墨哥好认真啊,还在做功课!】
【感觉墨哥每次旅行都做足了准备,不是走马观花。】
【这样的旅行才有深度啊,爱了爱了!】
观众们看到他专注规划的样子,纷纷感叹他的用心。几个小时的航程在直播闲聊和路线规划中很快过去。临近降落时,林墨将镜头对准舷窗:“朋友们,看下面,我们快要到了。”
只见飞机下方,翠绿色的山峦与蔚蓝色的海岸线交织,城市的轮廓在云雾中若隐若现,那片古老而又现代的土地第一次如此清晰地展现在直播间所有观众面前。
【好激动!虽然去不了,但跟着墨哥看到了!】
【这地形,这海岸线,太有辨识度了!】
【欢迎墨哥!欢迎大陆的朋友!】
弹幕迎来了第一波真正的高潮,充满了激动与欢迎。
飞机平稳降落在台北桃园机场。办理入境,领取行李,搭乘捷运进入市区。
林墨选择了一家位于老城区的民宿,安顿好之后,甚至没多做休息,便带着鱼饼,再次开启了直播漫步模式。
他没有选择年轻人聚集、潮流喧嚣的西门町,而是径直来到了承载着台北历史记忆的艋舺地区。
直播镜头里,映入观众眼帘的是充满岁月痕迹的骑楼,斑驳的墙面上留着时光的刻印。街道不算宽阔,两旁是各式各样的老店:散发着醇厚陈香的茶叶店,摆满了琳琅满目传统糕饼的饼铺,还有经营着各式日常杂货的舶来品店。空气里弥漫着一种老城特有的、混合着食物香气、旧物气息和淡淡潮湿的味道。
走着走着,一股浓郁诱人的肉香和酱香扑鼻而来,牢牢抓住了林墨的脚步。
他循着香味,在一家看起来极其不起眼、甚至有些简陋的面摊前停下。
摊位上挂着泛黄的招牌,写着“阿荣古早面”,灶台被长年累月的烟火气熏得发黑,却异常干净。几位老街坊正坐在低矮的板凳上埋头吃得酣畅淋漓。
“朋友们,这香味太霸道了,走不动了,必须尝尝。”林墨在摊前的小马扎上坐下,对着镜头说。
他看了看手写的菜单,“老板,麻烦一碗卤肉饭,一碗虱目鱼汤。”这时,他瞥见菜单上还有一道小吃“炸鱼饼”,不禁失笑,指了指航空箱里好奇张望的小鱼饼,“老板,再加一份炸鱼饼,让我们家这个‘鱼饼’也尝尝鱼饼的味道。”
【哈哈哈!鱼饼:我吃我自己?】
【猫猫震惊!主人你要干嘛?】
【鱼饼:听我说谢谢你!】
弹幕瞬间被这个有趣的巧合点燃,充满了欢乐的吐槽。
摊主是一位头发花白、精神却很好的阿伯,脸上带着爽朗的笑容,手脚麻利地准备着食物。
他听到林墨的话,也笑了起来,用带着浓浓台语腔的国语说:“少年家,你这只猫仔真古锥,名字也好听。我们家的鱼饼是自己打的鱼浆做的,保证新鲜!”
趁着等食物的间隙,林墨与阿伯闲聊起来。“阿伯,您这店开了很久了吧?”
“久喔!”阿伯一边颠着炒锅,一边用洪亮的声音回答,“我阿公那一代就在这边摆摊啦,传到我手里,整整六十年咯!你看这灶台,这味道,都没变过。”
他的语气里充满了自豪,但随即又闪过一丝落寞:
“不过啊,现在变化太快啦。你看对面街角,”他指了指斜对面一家正在装修、看起来要走网红风格的店面,“那里以前也是一家老面摊,我从小吃到大的,老板是我老兄弟啦,去年做不动了,子女也不愿意接手,只好关掉喽……唉,我们这些老家伙,都快做不动了,以后这些老味道,不知道还能不能吃得到。”
阿伯的话语朴实,却道出了时代变迁下,传统老店面临的共同困境与无奈。
林墨静静地倾听着,没有打断,镜头也忠实地记录着阿伯脸上那份对往昔的怀念与对未来的些许担忧。直播间的弹幕也变得舒缓而充满感慨:
【听着有点心酸,老手艺传承不容易。】
【希望这样的古早味能一直保留下去。】
【阿伯加油!】
【墨哥又找到了有故事的地方。】
这时,卤肉饭和虱目鱼汤端了上来。卤肉饭酱色油亮,肥瘦相间的肉丁炖得糜烂,汁水渗透到颗粒分明的米饭里,旁边还配了半颗卤蛋和几片黄萝卜。
虱目鱼汤汤汁奶白,鱼肉鲜嫩,撒着些许姜丝和葱花,热气腾腾。
林墨先喝了一口鱼汤,鲜美的滋味瞬间在口中化开,温暖直达胃腹。“嗯!这汤好鲜!”他赞叹道。
接着舀起一勺吸饱了卤汁的米饭,送入口中,卤香的浓郁、肉糜的化渣、米饭的q弹完美结合。“这卤肉饭太香了!肥而不腻,入口即化,酱香十足!”
他又尝了尝炸得金黄酥脆的鱼饼,外酥内软,鱼香浓郁,“鱼饼也很好吃,真材实料。”
【看饿了!深夜放毒啊!】
【这卤肉饭看起来也太诱人了!】
【为什么我看个旅行直播还要受这种罪!】
【已截图,明天就去找卤肉饭!】
美食的治愈力量是巨大的,直播间又恢复了欢快的气氛。
林墨享受着这地道的古早味,感受着艋舺老街特有的生活脉搏,他的台湾之旅,就在这氤氲着食物香气与岁月情怀的面摊前,正式拉开了序幕。系统面板上,“怀旧”、“共鸣”、“愉悦”等情绪值开始了稳定的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