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后,众人眼中闪过惊喜。这是天大的皇恩!那些宫中纨绔子弟怎能与这位年少从军、屡立战功的齐王殿下相比?
虽然朱栢年岁略长于徐妙云,但也只是年长些许。
若论徐妙云的夫婿人选,
这无疑是天赐良缘。
想到此处,谢夫人忍不住将目光投向徐达,眼底闪过一丝埋怨。若你昨晚早些把事情说清楚,哪会闹到全家人险些被处斩的地步?早知求亲的是二殿下巴朱涛,谁会拒绝?
这般出色的女婿人选,
往哪儿找去?
还不赶紧锁起门来暗自欢喜?
“唰!”
徐妙云脸颊瞬间泛红,羞涩地瞄了一眼朱涛,便飞快地躲进了闺房。这实在太难为情了,但心中却泛起了一缕甜意。
怀春的少女,梦中的英雄必须惊世骇俗!
而在她所见过的同龄人中,唯有齐王殿下朱涛与她年貌相称!
当得起一声“惊世大英雄”!
少女如何能不动心?
又怎能不怀春?
“我真有那么吓人?”
朱涛一时没反应过来,还伸手摸了摸自己的脸,接着望了望兄长朱标,颇为自得地点点头,继而困惑地说道:“我长得不差啊,她怎么就逃了?”
确实。
太子朱标和齐王朱涛皆风度翩翩、俊逸非凡,两人有七分相似,本就是一母所生的双生皇子。
只是在众人面前如此自夸,
似乎有点不合适!
“徐叔叔。”
“父皇下口谕,命你与婶婶和离。”
“这是父皇最后的决定。”
朱标微微叹息,看着徐达语带难色地说道:“毕竟死罪已免,活罪难逃。如此安排,已是最好的结果。”
“啊!”
这番话如晴天惊雷,震得徐家人满脸不可置信。相守二十载,陛下竟要他们父母分离,这如何接受得了!
“太子殿下。”
“齐王殿下。”
“能否为我父母向陛下求情?他们二十载同甘共苦,连战场上的生死都一起闯过来了,如今要他们分离,这不是要我娘的命吗?”
身为徐家长子,徐辉祖见母亲谢夫人神情恍惚,心生不忍,当即跪倒在朱标与朱涛面前,沉声说道:“徐辉祖愿以命换恩,请陛下收回成命!”
“辉祖!”
“万万不可!”
谢夫人扑上前紧紧抱住徐辉祖,泪水在眼眶里打转:“娘怎能让你替死?是我们娘俩的缘分未尽,是你爹和我的情分尽了。是我闯的祸,该我来承担。我答应和离。”
“你们怎么搞得这么悲痛?”
“不就是和离嘛。”
“离了就离了。”
“等过些日子再成亲就是了。”
朱涛看着徐家人一个个痛不欲生,忍不住皱眉开口。这有什么难过的?和离之后就不能再结亲了?谁规定的?
又不是换人!
“这不合常理吧?”
朱标早知这弟弟鬼主意多,闻言只能无奈地看向朱涛。徐家人也愣了一下,旋即反应过来,这话竟然还真有几分道理。皇上要他们和离,
可没说离了就不能再成亲啊。
“那就分开算了。”
“太子和齐王都在场见证。”
“之后再让徐大人请几位朝中重臣,重新办一场婚宴不就行了?”
“这有什么不妥当的?”
“分明合情合理。”
“皇上是天子,言出法随,确实不能反悔。但皇上何时说过不准徐夫人改嫁,不准徐大人续弦?”
朱涛眼中闪过一丝狡黠。要不是他从后世穿越来的,这种大胆又巧妙的主意,古人哪能想得出来?既不违逆圣旨,又能落得皆大欢喜,简直无懈可击。
不是吗?
“妙!”
“你等着,皇上肯定赏你一条金腰带。”
朱标笑着摇头。不愧是他们朱家的老二,脑子活络得很。三个人凑一块,六个心眼都不够他用。
谁能比得过他?
“……”
“重八。”
“你躲在这儿笑什么?”
马皇后刚进内殿,就看见朱元璋斜靠在榻上,脸上笑意止不住,便有些疑惑地问道。
“那个小兔崽子。”
“有主意。”
朱元璋轻轻一挥手,把马皇后招呼到身边,笑着说:“先和离,再成婚。这臭小子的点子,连他老子都算进去了。不过这样也好,两边都有交代。”
“朱涛从小就没个正形。”
“就连老大也怵他三分。”
“干出这种事,倒也不稀奇。”
马皇后一听就知道他说的是谁,笑着回应:“还好他是咱们的儿子,不然真不知要惹出多大的麻烦。”
“小兔崽子。”
“徐达是咱的老兄弟,要是他想造反,当年官比我还大,何必帮我打天下。”
朱元璋满意地点点头:“咱就想看看,他到底怎么在老子和老丈人之间周旋。”
“结果不错,咱满意,徐达也满意,还办了几桌宴席。”
“宫里也得备一份贺礼。”
“当年战乱,徐氏与天德成婚匆忙,如今他官至高位,也该好好补偿徐家。”
马皇后一边为朱元璋按着肩膀,一边笑道:“到时候你可别心疼银子。他们不仅是你的重臣,将来也是涛儿的班底,礼数必须周全。”
“你看着办就行。”
“咱没意见。要不是如今是皇上,咱还真想亲自给妹子赔个不是,她跟着咱吃了太多苦。”
朱元璋缓缓地抚过马皇后的手,目光中透出一丝疼惜:“这些年,我欠你的实在太多。心里也寻思着该如何还,过些日子,咱们回趟凤阳,我陪你四处走走看看,看看如今的大明,百姓可还过得安稳。”
“嗯。”
“你又何出此言?哪有什么亏欠。”
马皇后轻轻点头,旋即又摇头。当年她认准了朱元璋,哪怕他一无所有,她也甘愿嫁他。她不愿选郭子兴的儿子,一心只念朱元璋。谁料这一嫁,竟嫁出了一个开国皇帝——洪武大帝!
“你说什么?”
“你要去从军?”
此刻,齐王府内,朱涛望着眼前的朱棣,眉头微皱,心头浮起诸多思绪。
朱棣!
本应是洪武帝第四子!
燕王!
藩地在北平!
发动过靖难之役!
起用姚广孝,最终逆袭登基的那位永乐大帝!
如今的他,虽然年纪尚轻,却已隐隐透出王者之气!
倘若朱标还在人世!
他极有可能成为一位威震四方的猛将!
毕竟,朱棣之才,无人可轻视!
五次亲征漠北!
建功狼居胥山!
饮马瀚海!
纵观历代帝王,唯有他一人做到如此地步!
“马上皇帝”之称,岂是虚名?
“嗯。”
“二哥,唯有你能帮我。”
“朝廷已经定下了北伐路线,大军将出雁门关。”
“我也要一同去!”
朱棣脸上满是热忱与激动。这事若告诉别人,恐怕父皇会责罚,但他若能透过二哥开口,那情况就大不一样了。
“你乃我大明燕王。”
“再过几年就要去北平镇守边疆,虽比不上南京繁华,但一生荣华富贵无忧无虑,为何要去军中吃苦?”
“听二哥一句劝,打消这念头吧。”
“若你去了军中,无非是做个普通士卒,徐叔叔不会答应,我也不能点头,父皇母后更不会应允。”
朱涛神色淡然,带着几分似笑非笑的意味,朝朱棣摆摆手:“别忘了,就算我答应了,这事最后还得看父皇的意思。他若不同意,你又能奈何?”
“二哥!”
“男儿当持三尺剑,建功立业,名垂青史!”
“我要做我大明的冠军侯霍去病,远征漠北,踏平草原,让四方臣服于大明脚下!”
“而且,我从小就敬仰二哥,唯有你从军,唯有你能助我!”
朱棣眼中泛起炽热,对朱涛充满敬仰。朱家这一代的两位杰出人物,皆是文武双全,而他最佩服的,正是这位二哥,他渴望如他一般,纵横沙场,快意人生!
不容置疑的事实!
未来的朱棣必将光芒万丈!
如果朱标还活着!
朱棣定然是骁勇善战的将才!
并且一心为大明拓展疆土!
“好!”
“不愧是我弟弟!”
“不愧是我大明的燕王!”
“那就给你一个机会!”
“这是我的齐王令,你拿着它去军营找徐达叔父,但这不是让你搞特权,是我给你一个从军的机会,别耍王爷脾气,如果让我知道你任性妄为,我定不轻罚!”
朱涛从怀里取出一块令牌,直接丢给了朱棣,语气严肃地说道:“遇事多向徐达叔父请教,别总是独断专行,做事要分清轻重缓急,军营不像皇宫那样安逸,你要有吃苦的心理准备,别给父皇和我草脸!”
“谢二哥!”
“朱棣绝不会让父皇和二哥失望!”
朱棣激动地接过令牌,眼神中满是狂喜,他知道二哥一定不会辜负他的期望,这一趟来齐王府,果然来得值!
“老五。”
“二哥最后送你一句话。”
“不管你几位兄长对你多么严苛,那都是为你好,希望你能永远珍惜这份兄弟情谊。”
朱涛眼神中闪过一丝恍惚,想起当年在濠州城时,他与朱标带着年幼的弟妹们在街头嬉戏,那时无忧无虑,多么快乐。后来他与朱标虽变得严厉,但对弟弟妹妹的疼爱从未减少。
他也希望自己的到来,能改变朱棣内心的执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