硝烟渐渐散去,村口的稻草人还保持着被箭射中的姿势,有的歪了头,有的断了胳膊,倒显得更“逼真”了些。几个胆大的孩子跑出去,捡回散兵们慌乱中掉落的刀鞘和半袋干粮,兴奋地举过头顶喊:“我们赢啦!”
村长拄着拐杖,一步步挪到村口,看着满地鞭炮碎屑和插在稻草人身上的箭,突然蹲下身,捂着胸口笑起来,笑得眼泪都流了出来:“活了大半辈子,没想到啊……没想到赢仗靠的是草人跟鞭炮!”
李砚正弯腰拔稻草人身上的箭,听见这话,手里的动作顿了顿。是啊,说出去谁信?十几个拿着刀的散兵,被一群草人和几挂鞭炮吓跑了两次。
“先生!你看这个!”阿翠举着个锈迹斑斑的铁片跑过来,“他们掉的,好像是军牌?”
李砚接过来一看,铁片上刻着个模糊的“营”字,边缘还沾着干涸的血迹。他心里咯噔一下——果然是正规军的散兵,不是野路子的土匪。
“先生,你真棒!”一个小胖子举着捡到的断刀,跑到李砚面前,“我爹说,你是咱村的大英雄!”
“对!英雄!”孩子们跟着起哄,围着李砚拍手。
村民们也围了上来,七嘴八舌地夸着。王二婶端来一碗热水,眼里闪着光:“李砚先生,要不是你,咱家那点存粮肯定被抢了。你就是咱青竹村的救命恩人啊!”
李砚被夸得有些不自在,挠了挠头:“不是我一个人的功劳,是大家配合得好。再说,那些散兵本来就心虚。”
“那也是你想的招啊!”村长站起来,拍着他的肩膀,“以前咱村遇着兵匪,只能眼睁睁看着被抢,这次不一样了!你给咱村长脸了!”
正说着,有人突然喊:“快看!他们又回来了!”
众人齐刷刷转头,只见远处土路上,那伙散兵果然又出现了,只是这次没敢靠近,就在原地徘徊。
“还敢来?”一个壮丁举着扁担就要冲上去,被李砚拦住了。
“别冲动。”李砚眯着眼观察了一会儿,“他们好像在争论什么,没敢往前走。”
果然,没过多久,散兵们似乎吵了起来,刀疤脸指着村子骂了几句,最后竟转身往回走了,走得很不甘心,还时不时回头看。
“他们真走了!”阿翠跳起来,“先生,他们怕你了!”
李砚望着散兵消失的方向,心里却轻松不起来。一次两次能靠侥幸,可次数多了,总有被看穿的那天。他把那枚刻着“营”字的铁片揣进怀里,指尖能摸到冰冷的锈迹。
“先生,咱是不是该庆祝一下?”村长提议,“我家还有两坛去年的米酒,拿出来给大伙儿尝尝?”
村民们欢呼起来,孩子们拉着李砚往晒谷场走,阿翠还跑去把稻草人身上的红绸带解下来,系在李砚手腕上:“先生,这是胜利的彩带!”
晒谷场上很快摆起了简单的宴席——几碟咸菜,一筐窝头,还有那两坛米酒。李砚被推到中间,村民们轮流给他敬酒(其实是米酒),嘴里说着感激的话。
他看着眼前热闹的场面,听着孩子们唱着跑调的山歌,心里却像压了块石头。他举起碗,对大家说:“这不是结束,下次可能更危险。咱得趁现在,多做些准备。”
村长愣了一下,随即点头:“先生说得对!咱听你的!明天就多扎些稻草人,多存些鞭炮!”
李砚笑了笑,喝了口米酒,甜甜的,带着点涩。他内心吐槽:“靠草人和鞭炮当英雄,这怕是穿越史上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