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局法医中心的解剖室里,冷白色的灯光将不锈钢解剖台照得纤毫毕现。张磊的尸体静静躺在台上,胸腔已被打开,露出内部完好的器官——初步尸检显示,他没有明显外伤,也没有中毒迹象,死因成谜。法医老周戴着双层口罩,手里的解剖刀悬在尸体腹部上方,眉头紧锁:“体表无暴力损伤,颈部无扼痕,口鼻无异物,初步排除机械性窒息和外伤致死,需要做进一步的组织切片和毒理学检测。”
林砚站在解剖台旁,目光落在张磊的手臂上——那里有一个细微的针孔,针孔周围的皮肤呈现出淡紫色,像是被某种药物刺激过。“这个针孔是什么时候发现的?”她指着针孔问道。
“刚清洗尸体时发现的,位置在肘静脉处,针孔直径约0.3毫米,比普通注射器的针头更细。”老周用镊子轻轻拨开针孔周围的皮肤,“而且针孔周围的组织有轻微的炎症反应,说明注射时间应该在死前24小时内。”
技术科的小徐推着便携式检测仪器走进来,将一根细长的探针插入针孔,仪器屏幕上立刻跳出一串数据:“检测到微量的金属成分,是钛合金和黄金的混合物,还有……”小徐的声音突然顿住,眼睛盯着屏幕,“还有硅元素,像是某种微型电子元件的残留!”
林砚的心猛地一紧——她立刻想起张磊身上那件石墨烯防弹衣里的定位芯片,难道死者体内也有类似的芯片?“能不能提取出残留的元件?”
老周小心翼翼地用解剖刀切开针孔周围的组织,在显微镜下,一团细微的金属碎片逐渐显露出来——碎片只有芝麻大小,呈圆形,边缘还能看到细小的电路纹路。“这是纳米芯片的残骸。”老周将碎片放在载玻片上,“应该是注射进体内后,芯片外壳被人体组织腐蚀,只剩下核心电路碎片。”
小徐将载玻片放入光谱分析仪,仪器很快给出了结果:“芯片残骸的成分与防弹衣里的定位芯片一致,都是军工级别的钛合金外壳,黄金导线,硅基芯片,而且芯片里还检测到了Y-327药物的残留成分!”
“Y-327药物和纳米芯片结合在一起?”林砚的脑海里突然闪过一个可怕的猜测,“顾振雄和陈景明,是不是在用纳米芯片控制实验对象的身体,再用Y-327药物诱发病变?张磊的死,会不会和芯片失控有关?”
为了验证这个猜测,老周对张磊的心脏、大脑和肝脏组织进行了切片检测。在大脑海马区的切片中,显微镜下清晰地显示出神经细胞的异常凋亡——凋亡的神经细胞周围,有细小的金属颗粒,正是纳米芯片的碎片。“这些金属颗粒附着在神经细胞表面,破坏了细胞膜,导致神经细胞死亡。”老周指着切片,“海马区是负责记忆和情绪的关键区域,这里的神经细胞大量凋亡,会导致实验对象出现记忆紊乱、情绪失控,甚至死亡。”
更惊人的发现出现在心脏组织切片中——在心肌细胞之间,竟然残留着一段细小的导线,导线的一端连接着一个微型电池残骸。“这是纳米芯片的供电装置。”小徐的声音带着震惊,“电池是锂聚合物材质,体积只有米粒大小,能持续供电6个月,一旦电池耗尽,芯片就会释放出一种腐蚀性液体,破坏周围的组织,导致器官衰竭。”
林砚立刻让技术科调取张磊的体检报告——报告显示,张磊在2021年入职瀚海重工后,每年的体检都显示“身体健康,无异常”,但2023年的体检报告却不见了。“肯定是被顾振雄他们销毁了。”林砚握紧拳头,“张磊应该是在2023年被强制注射了纳米芯片和Y-327药物,成为了他们的‘活体实验品’,他的死,就是芯片和药物共同作用的结果。”
就在这时,法医中心的大门被推开,江澈拄着拐杖走进来,手里拿着一份文件:“我从瀚海重工的废弃档案里找到了一份‘人体芯片植入计划’,上面写着,741生产线的员工都需要‘自愿’植入纳米芯片,说是为了‘保障生产安全’,但实际上,是为了监控员工的行踪和健康状况,一旦发现员工泄露秘密,就通过芯片释放药物,杀人灭口。”
文件里还附着一张名单,上面列着741生产线所有员工的名字,张磊的名字后面标注着“芯片编号:hh-741-03-001”,植入时间是2023年3月15日——正是张磊开始向姑姑转账、准备逃离瀚海重工的时间。“张磊肯定是发现了芯片的秘密,想要逃跑,才被顾振雄他们通过芯片杀害的。”江澈指着文件上的一行小字,“这里写着,芯片可以通过远程控制释放药物,张磊案发现场附近的信号塔,在案发前10分钟,接收到过一个来自瀚海重工的加密信号,应该就是控制芯片的指令。”
林砚立刻让技术科追踪这个加密信号的来源——结果显示,信号来自顾振雄的私人办公室。“证据确凿了。”林砚看着解剖台上的张磊,心里充满了愤怒和愧疚,“是我们来晚了,没能救他。”
老周突然在张磊的胃里发现了一个异物——一个被蜡封包裹的微型U盘。“应该是张磊在被注射芯片前,故意吞下去的。”老周小心翼翼地将蜡封溶解,取出U盘,“这里面很可能藏着741生产线和人体芯片计划的核心证据。”
小徐立刻将U盘接入电脑,破解加密后,里面的内容让所有人都倒吸一口凉气——除了Y-327药物的完整实验数据和人体芯片的控制程序,还有一段视频:视频里,顾振雄和陈景明正在讨论“清理计划”,他们提到,五年前的悬案只是“小规模测试”,下一步要在全市的老年公寓和养老院投放植入了纳米芯片的“保健品”,让更多人成为他们的实验对象,然后通过芯片控制这些人的身体,甚至“按需”制造“意外死亡”,掩盖实验真相。
“太疯狂了。”江澈的声音带着颤抖,“他们根本不把人当人,只把我们当成实验的‘小白鼠’。”
林砚将U盘里的证据拷贝下来,立刻上报给市局局长:“局长,顾振雄和陈景明不仅涉嫌故意杀人、非法生产毒品,还在策划大规模的人体实验,我们必须立刻对他们采取强制措施,同时查封瀚海重工和仁心慈善医院,防止更多人受害。”
局长很快批准了申请,林砚和江澈立刻带领特警队,赶往顾振雄的别墅和陈景明的慈善医院。当特警队冲进顾振雄的别墅时,发现他已经不见了踪影,只留下一间布满监控屏幕的密室——屏幕上显示着全市各个老年公寓和养老院的实时画面,每个画面里都有一个红色的小点,代表着被植入了纳米芯片的“实验对象”。
“顾振雄跑了。”江澈看着空无一人的密室,“他肯定是收到了风声,提前逃跑了。”
林砚走到监控屏幕前,发现每个红色小点旁边都有一个编号,编号格式和张磊的芯片编号一致:“hh-741-xx-xxx”。她立刻让技术科追踪这些芯片的信号,同时联系全市的养老院和老年公寓,提醒他们警惕“免费保健品”的骗局。
在仁心慈善医院,特警队抓获了陈景明的得力助手——医院的副院长,从他的办公室里搜出了大量准备投放的“保健品”,每个保健品的胶囊里,都藏着一个微型纳米芯片和少量Y-327药物。“这些保健品明天就要送到全市的10家老年公寓。”副院长在审讯中交代,“陈景明说,只要这些人吃下保健品,就会成为我们的‘傀儡’,我们可以通过芯片控制他们的身体,甚至让他们‘自愿’签署器官捐献协议,为我们的实验提供器官。”
林砚看着这些藏着芯片和药物的保健品,心里一阵发冷——如果他们晚来一步,不知道会有多少老人成为顾振雄和陈景明的“实验品”,多少家庭会因此破碎。
当晚,市局发布了通缉令,悬赏10万元追捕顾振雄,同时在全市范围内开展“芯片排查行动”,为老年公寓和养老院的老人进行身体检测,提取体内的纳米芯片。截至第二天早上,已经排查出32名被植入芯片的老人,技术科成功破解了芯片的控制程序,停止了药物释放,避免了更多悲剧的发生。
但顾振雄依然下落不明,他带走了Y-327药物的核心配方和人体芯片的控制密钥,还有可能藏在本市的某个地方,继续他的罪恶计划。林砚站在市局的顶楼,看着楼下忙碌的人群,手里紧紧攥着张磊胃里发现的U盘——这是张磊用生命留下的证据,也是他们追查顾振雄的关键。
她知道,这场与顾振雄的较量还没有结束,深渊里的黑暗还没有完全驱散,但只要有这些证据,有身边并肩作战的战友,有守护正义的决心,她就不会退缩。无论顾振雄藏在哪里,无论他还有多少阴谋,她都会一直追查下去,直到将他绳之以法,直到让所有的受害者都得到安息,直到让这座城市,重新恢复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