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Y-327副作用的深入调查与受害者救助工作同步推进时,另一条关键线索从陈景明的社交圈中浮出水面——技术组在破解其私人诊所服务器的隐藏通讯记录时,发现了一组加密的邮件往来,收件人涉及多名本地医疗系统的中高层官员,内容虽多为隐晦的“项目合作”“资源协调”,但结合资金流追踪结果,足以证实陈景明与医疗腐败官员之间存在深度利益捆绑,而这正是Y-327实验能长期隐秘进行的重要保护伞。
“这些邮件的发送时间集中在五年前医疗事故发生后至三年前林晓雅失踪期间,恰好是Y-327实验从盛泰生物转移到疗养院、再到私人诊所的关键阶段。”技术组负责人指着屏幕上的邮件内容,“邮件中没有直接提及‘实验’或‘Y-327’,而是用‘健康项目’‘科研合作’等代称,附件中则是加密的资金分配方案和资源协调清单。”
通过对邮件附件的解密和资金流的交叉验证,警方锁定了三名核心关联官员:市卫健委原副主任张志强、市第一人民医院原副院长李伟、市药品监督管理局原处长王建国。这三人分别掌控着医疗项目审批、医院资源调度、药品监管等关键权力,其职权范围恰好覆盖了Y-327实验所需的“合法外衣”——从实验场地的伪装(疗养院“特殊护理区”),到实验设备、药品的采购备案,再到医疗事故的掩盖,都离不开他们的权力背书。
“张志强在任期间,曾主导‘基层医疗健康提升项目’,而疗养院的‘特殊护理区’正是以这个项目的名义获批建设的,实际却被改造为地下实验室。”江澈调取张志强的任职档案和项目审批记录,“审批文件中明确标注‘用于慢性病康复护理’,但实际建设标准远超普通护理区,包含了无菌操作间、高压氧舱等实验所需设施,显然是在张志强的默许甚至纵容下完成的。”
更直接的证据来自资金流追踪。陆明控制的离岸公司账户,每月都会向张志强、李伟、王建国的亲属账户固定转账,金额从几十万到上百万不等,转账时间与Y-327的实验批次、设备采购、项目审批时间高度同步。例如,五年前医疗事故发生后,张志强的亲属账户收到了一笔500万的“咨询费”,随后该事故便被定性为“医疗意外”,相关调查草草收场;三年前陈景明的私人诊所获批“高端健康管理中心”资质时,李伟的账户收到了200万转账,而审批流程仅用了常规时间的三分之一,且未进行实地核查。
“这些官员并非被动受贿,而是深度参与了犯罪集团的运作。”林砚结合邮件内容和官员的任职经历进行侧写,“张志强长期负责医疗项目审批,熟悉政策漏洞,为实验场地和项目提供合法背书;李伟掌控着医院的设备采购和资源调度,为陈景明提供了实验所需的精密仪器和专业人员;王建国则负责药品监管,帮助Y-327的原料采购、试剂生产规避监管,甚至为部分实验药物提供虚假的‘药品备案凭证’。”
为了获取直接证据,江澈带领团队对三名官员展开秘密调查。通过监控他们的通讯记录和行踪,发现张志强在退休后仍与陈景明保持着隐秘联系,曾多次前往市郊的一处隐蔽别墅与陈景明见面;李伟则利用职务之便,将市第一人民医院的一台闲置基因测序仪“借调”给陈景明的私人诊所,至今未归还;王建国在任职期间,曾多次为盛泰生物的“违规药品”开绿灯,使其顺利通过监管检查。
警方随后采取行动,对三名官员实施了逮捕。在张志强的别墅中,警方查获了大量现金、名贵字画和房产证明,总价值超过2000万,同时找到了一本秘密账本,详细记录了他收受陈景明、陆明贿赂的时间、金额和用途;在李伟的办公室和家中,搜出了与陈景明的通讯记录和部分实验设备的“借用协议”,协议中明确标注“用于科研合作”,但未提及具体项目内容;在王建国的电脑中,恢复了大量虚假的药品备案文件和监管检查记录,其中就包括Y-327部分原料的虚假备案凭证。
审讯室里,三名官员起初试图顽抗,声称与陈景明只是“正常的工作往来”“亲友间的资金拆借”,但当警方将资金流水、邮件记录、查获的账本和协议摆在他们面前时,他们的心理防线相继崩溃,如实供述了自己的犯罪事实。
张志强供述:“五年前,陈景明通过陆明找到我,说要搞一个‘高端医疗科研项目’,需要我帮忙审批场地和项目资质,承诺每年给我500万的‘咨询费’。我知道这个项目可能有问题,但经不起利益诱惑,就帮他们批了疗养院的‘特殊护理区’,还在医疗事故发生后帮他们压了下来。”
李伟交代:“我和陈景明是大学同学,他找我说需要一台基因测序仪做‘科研’,还承诺给我丰厚的回报。我一时糊涂,就以医院‘设备共享’的名义把仪器借给他了,后来知道他在做非法人体实验,但已经骑虎难下,只能继续帮他掩盖。”
王建国则表示:“陆明给了我一笔钱,让我帮忙给一些‘特殊原料’办理备案,还让我在监管检查时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我知道这些原料可能用于非法用途,但贪图钱财,就违反规定帮他们办了手续。”
根据三名官员的供述,警方进一步掌握了犯罪集团的运作模式:陈景明、顾维安负责技术研发和实验推进,陆明负责黑市交易和资金中转,而张志强、李伟、王建国等医疗腐败官员则利用职权为其提供合法保护,形成了“研发-实验-交易-保护伞”的完整犯罪网络。正是这层保护伞,让Y-327实验在五年间多次躲过监管检查和调查,得以持续进行。
“这些医疗腐败官员的存在,是犯罪集团能长期逍遥法外的关键。”江澈看着审讯记录,愤怒地说道,“他们手握人民赋予的权力,却为了一己私利,充当犯罪集团的保护伞,纵容他们残害无辜群众,这是对法治的公然践踏,必须依法严惩!”
林砚补充道:“从侧写来看,这些官员的腐败并非偶然,他们普遍存在权力欲膨胀、贪图利益、侥幸心理强等特征。陈景明和顾维安正是抓住了这些弱点,通过利益输送将他们拉下水,形成了稳固的利益共同体。这也提醒我们,后续的调查中,不仅要打击犯罪集团的核心成员,还要深挖背后的保护伞,彻底净化医疗系统的风气。”
三名官员的落网,不仅摧毁了犯罪集团的“保护伞”,还提供了更多关键线索。张志强供述,陈景明曾向他透露过“副作用抑制药物的研发进展”,并提到这种药物的核心数据被他藏在“一个只有自己知道的安全地方”,可能与他的老家有关;李伟则表示,陈景明在逃跑前曾联系过他,询问“出境渠道”,他推荐了一个通过东南亚某国中转前往非洲的非法渠道;王建国交代,部分Y-327的原料是通过一家名为“康泰生物”的皮包公司采购的,这家公司的实际控制人是顾维安的亲信。
这些线索为案件的进一步推进提供了重要方向。技术组立刻对陈景明的老家进行排查,同时协调国际刑警,对李伟提供的非法出境渠道展开调查;警方对“康泰生物”展开突击检查,查获了大量Y-327的原料和部分生产设备,抓获了公司的几名核心管理人员,进一步切断了犯罪集团的原料供应渠道。
临时指挥室的墙面再次更新,张志强、李伟、王建国等官员的节点被标注为“已抓获”,与陈景明、陆明、顾维安等核心成员的关联线条被红色加粗,整个犯罪网络的脉络愈发清晰。保护伞的覆灭,让犯罪集团失去了最后的合法屏障,暴露在阳光之下。
江澈拿起对讲机,向各小组下达最新指令:“加快对陈景明老家的排查,务必找到副作用抑制药物的核心数据;国际刑警那边,重点监控东南亚的非法出境渠道,拦截可能潜逃的陈景明;对‘康泰生物’的管理人员进行突击审讯,深挖顾维安的原料供应网络。我们要趁胜追击,不给犯罪集团任何喘息的机会!”
此时,远在非洲的顾维安得知保护伞覆灭的消息后,脸色愈发阴沉。他知道,自己的犯罪网络已经摇摇欲坠,必须尽快找到陈景明,完成Y-327的量产计划,否则将面临灭顶之灾。他拿起对讲机,沉声下令:“不惜一切代价,找到陈景明,带他来非洲。如果找不到,就毁掉所有与他相关的线索。”
一场围绕陈景明和副作用抑制药物的跨国追捕与博弈,正式拉开序幕。江澈和林砚深知,这是案件最关键的阶段,成败与否,不仅关系到犯罪集团的最终覆灭,更关系到所有受害者的生命与希望。他们必须全力以赴,在顾维安之前找到陈景明,夺取解毒的关键,让正义早日降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