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那份关于星舰设计的社会工程学分析报告。
报告的撰写者在描述那艘神秘星舰与地球现代人类文明在设计理念和美学范式上的高度相似性时,措辞显得非常严谨而保守。
他们使用了诸如——
共享了某种极为深刻的文化基因、共同的发展范式、甚至可能存在着某种尚未被我们探明的、远超简单技术模仿或文化趋同的直接传承或同源演化关系……
这样相对模糊和留有余地的学术化表述。
但白牧辰几乎可以从字里行间读出那些研究人员在撰写这份报告时,内心深处那种难以置信的震惊与困惑。
这种感觉,就好像他们恨不得直接在报告里写上一句——
“我说各位领导,这玩意儿真的不是咱们自己内部哪个秘密部门偷偷摸摸搞出来的,然后故意埋到地底下用来整蛊我们这些一线科研狗的超级恶作剧吗?!”
“这怎么看都像是咱们地球人类自己造出来的东西啊喂!”
是的,这艘来自数十万年前的神秘星舰,其整体设计风格和诸多细节特征,实在是有点……
不能说太像,只能说一模一样。
简直就是世界上另一个我,是人类文明在发展到对应科技水平后所必然会创造出来的产物。
众所周知,一个文明的造物,如同其语言、艺术、社会结构一样,是其独一无二“文化基因”的物质体现。
工程造物的设计理念与实现方式必定蕴含了该文明在漫长历史发展过程中所积累的经验、形成的习惯、做出的选择,乃至经历过的偶然与必然。
如果说某些基于普适物理规律或高效能原则的设计,在不同的智慧文明之间可能会出现某种程度的趋同演化。
例如追求流线型以减少流体阻力,或者采用模块化设计以方便维护和升级。
这尚且可以理解。
毕竟宇宙的物理法则对于所有文明而言都是相同的,追求最优解的理性思维也可能引导不同文明走向相似的技术路径。
然而,当这种相似性延伸到那些并非由纯粹理性或客观规律所唯一决定的,而是更多地受到历史偶然、文化习俗、甚至纯粹主观偏好影响的领域时,情况就变得截然不同了。
这些领域的设计选择往往充满了大量的任意性,其最终形态的形成,更多的是一种路径依赖和历史惯性的结果,而非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最优解。
以人类广泛使用的“qwERtY”键盘布局为例。
这种键盘字母的排列顺序,并非是为了达到最高的输入效率,或最佳的人体工学体验而精心设计的。
恰恰相反。
其最初的设计目标,只是为了通过将常用字母对分置在键盘的不同区域,从而降低相邻按键在快速打字时机械连杆发生碰撞从而卡死的几率。
这是一种为了迁就在19世纪70年代早期打字机机械技术不完善而做出的妥协性设计。
尽管后续随着打字机技术的进步,机械卡死的问题早已不复存在,并且也出现了许多在输入效率和人体工学上明显优于qwERtY布局的键盘方案。
例如德沃夏克键盘 ,或后来的科尔马克键盘。
但qwERtY布局却凭借着其先发优势、用户已经形成的使用习惯、以及围绕它建立起来的庞大培训和生产体系所形成的强大惯性。
顽强地存续至今并最终成为了全球计算机键盘布局的事实标准。
那么问题来了
一个与地球人类文明完全隔绝,独立发展出高度科技的类人型外星智慧文明。
当他们也需要发明一种类似的字符输入设备时,他们有多大的概率会碰巧也设计出与qwERtY键盘一模一样的字母排列顺序?
答案几乎是零。
即便他们的生理结构与人类高度相似,同样拥有十根手指。
但他们的语言文字系统却也极不可能跟基于拉丁字母的英文体系完全一致。
这个外星文明自己语言中字母的使用频率、组合习惯、乃至书写顺序,都将从根本上决定其键盘布局的优化方向。
更何况,他们发明输入设备的技术路径和所面临的初始技术瓶颈,也几乎不可能与19世纪地球上的打字机完全相同。
因此,qwERtY键盘布局这种充满了历史偶然性和路径依赖性的“文化特有产物”,几乎不可能在另一个独立的文明中被精确地复制出来。
事实就是如此。
“emmmm……”白牧辰看着文档福建中的图片,眉头都拧的有些狰狞了。
图片中的东西损坏得厉害,但依稀可以辨认出一块键盘,虽然上面的按键标注已经在漫长岁月中丢失。
但根据按键形状与大小,以及按键的排列方式。
白牧辰的直觉告诉她这就是一块经典的qwERtY键盘!
炸裂知己,比那一堆晚期智人亚种的遗骸本身更加令人震惊和难以解释。
这玩意已经远远超出了单纯“生理结构相似导致功能趋同”所能解释的范畴了。
一个巧合,可以说是宇宙的奇迹;两三个巧合,或许还能归结于某种未知的趋同演化压力。
但是,当一艘来自数十万年前的神秘星舰,在设计理念、技术实现、美学风格,乃至无数充满了历史偶然性和文化任意性的细节选择上。
全都与现在人类文明呈现出如此系统性、全方位、高精度的神同步时,这就已经不是简单的巧合或趋同所能解释的了。
难怪那些顶尖的科学家和工程师们会在报告中用上那种近乎抓狂的语气来表达他们的困惑。
一种近乎直觉的强烈怀疑,如同燎原的野火般在白牧辰的心中迅速蔓延开来。
她很快便抛弃了之前那个关于“史前星际人类文明”的猜测,转而萌生出了一个更加大胆,也更加离谱的全新猜测。
英雄所见略同。
那些负责研究这艘星舰残骸的顶尖科学家和工程师们,在面对这些令人匪夷所思的发现时,也和白牧辰一样想到了这个大胆而又离谱的猜测。
白牧辰翻阅下一份报告节选,里面内容成功证明她的猜测是正确的,这艘星舰来自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