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行太空城一隅,巨大的透明穹顶之下。
格莉默全程围观了这场短暂而又惨烈的突袭战。
当那毁灭性的金色光辉将整座相铸厂吞没,将其化为一团燃烧的钢铁残骸时,她的神态像受惊的兔子。
白牧辰没急,反倒是格莉默先急了。
“你……你在干什么哇?!”她语无伦次地冲到白牧辰身边,手舞足蹈地比划着,声音里充满了难以置信的惊骇:“那可是相锁材料的生产线!整个猎户臂独此一份的宝贝!你怎么就……就这么让人给毁了?!”
身旁的白牧辰没有回头。
她只是静静地看着那片逐渐冷却,归于死寂的残骸区,脸上露出一个意味深长的神秘微笑。
“你们……”白牧辰缓缓开口,声音平静得如同不起波澜的湖面:“被稀有资源束缚了太久,恐怕并不是很理解,后稀缺时代文明的生产力究竟是什么样的。”
她与格莉默一同仰望繁星。
头顶那片天幕之上,一支规模庞大的星津渡级运输舰队,如同夜空中一条沉默的钢铁长河,正拖曳着苍蓝色的尾焰缓缓滑过天际。
它们的目的地是那颗正散发着无尽光与热的恒星——南门二A星。
“一个相锁材料生产线而已。”白牧辰的语气轻松得就像在谈论一件无关紧要的小事:“正好我要造新的,就送给他们炸了。”
……
科学技术理事会,社会演进部,对抗性文明分析所。
白牧辰的几个身体正围坐在一张巨大的全息星图周围,展开着一场关于星约的战略讨论。
一个身体首先进行了铺垫。
猎户臂与双子莉娅两大文明圈的技术与工业体系,都牢牢地建立在对各类稀有资源的依赖之上。
这种依赖性如同无形的枷锁,不仅限制了他们技术发展的方向,更从根本上决定了他们文明的规模与生产力的上限。
任何复杂的设施、尖端的设备、乃至一件小小的产品,只要沾染上了稀有资源,便也沾染上了“稀缺性”这个原罪。
星约作为这个体系中的一员,其认知中必然也存在着这种根深蒂固的惯性。
“所以,在他们看来,相铸厂被摧毁绝对是一次伤筋动骨的重创。”那具身体总结道:“他们八成会认为,我在短时间内根本无法恢复生产。”
另一具身体闻言,忍不住笑了起来:“实际上只需要一年,一座全新的、设计更优化的工厂就能拔地而起。”
“说起来,还得托他们的福。”她指了指全息屏幕上一份刚刚汇总完成的数据报告:“搜集到了不少有用的破坏性打击数据,本来我还打算自己拿核弹炸着玩,测试一下抗毁伤性能呢。”
最开始发言的身体接过了话头。
从她可能暴露出的信息进行分析,星约恐怕已经意识到自己只是一个刚刚掌握了相锁材料技术,尚未彻底展开相关技术路线的文明。
同时他们也必然能意识到,一旦让自己完成了技术的全面铺开,他们将再无任何胜算。
“那么,星约怎么样才能赢?”又一具身体加入了讨论:“其实很简单哦。”
虽然白牧辰的镇星垣级战舰装甲坚不可摧,但武器系统却相当平庸,飞船的数量更是少得可怜。
他们唯一的机会就是组建一支数量庞大到足以淹没一切的舰队,悍然压境。
无视所有镇星垣级的攻击,用绝对的数量优势强行撕开防线,直取核心。
直接摧毁白牧辰的远行太空城,以及其它殖民星。
毕竟,文明的血脉从来不是几艘无敌的飞船。
是人,是那套庞大而又脆弱的工业体系。
没了这个,得不到维护的飞船迟早会成为一堆毫无用处的破铜烂铁。
但这个计划存在着一个巨大的,甚至可以说是致命的风险。
那就是时间。
在主力舰队赶来之前,白牧辰的技术很可能会再次突破。
如果敌人生产出了更多的相锁材料,造出了更多的无敌星舰该怎么办?
如果敌人研发出了基于相锁材料的、同样无法被防御的武器又该怎么办?
一旦这些情况发生,那支前来灭亡自己的主力舰队就等同于是在送死。
说到这里,答案已不言而喻。
“但现在,我的相锁材料生产线被摧毁了。”
“星约,你们会放过这个机会吗?”
讨论已经结束,但白牧辰还在思考这个问题。
公元2125年11月3日。
奥古斯塔防区,神盾指挥高塔,星穹议事厅。
凯伦·瓦莱里乌斯元帅的身影伫立在巨大的全息星穹战略平台前,他那满是褶皱但依旧锐利的眼眸正在观看星图。
“这就是我们目前掌握的,关于那个牧辰家政集团的全部疆域。”
他的指尖在虚空中划过,一道道代表着幻影小队渗透路线的红色数据流,将数个孤立的星系连接起来。
一个核心,数个支点。
“根据幻影小队在突然覆灭前传回的最后情报,她的母星,也就是地球文明的起源地,极有可能就在那个被神秘力场屏蔽的太阳系中。”
元帅的手指点在了南门二星系的图标上。
“而这里,是她在这片星域最主要的巢穴,但规模并不大,只有一座太空城。”
他的手指继续移动,点亮了那些被幻影小队勘探过的工业星系。
“除此之外,其它的星系,不是资源采集点,就是为建造戴森云服务的单一功能生产基地。”
“所有设施都极其年轻,我们的战略情报部分析后得出的最终评估是——她在这片星域扎根的时间,绝不会超过一百年。”
瓦莱里乌斯收回手,环视着议事厅内每一位神情凝重的评议会成员。
“你们知道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她的疆域远未经营成一个铁桶,她的战略纵深几乎为零!只要我们速度够快,力量够集中,这不会是一场漫长的阵地战!”
话音落下,议事厅内响起一阵压抑的骚动。
大审言官莱拉·莫尔凡那冰冷的声音随即响起,为这场即将到来的战争做出了意识形态层面的定性。
“元帅,这无关战略纵深,这是一个存在性的问题。”
“我们与一个抛弃了人类个体性,转而拥抱蜂群意识的格式塔之间不存在任何和平共处的可能性。”
“要么我们净化她,要么她污染我们。”
星辰工程理事会的首席技术顾问,阿里昂·贾克斯,这位年轻的技术官僚也给出了自己的意见。
他的脸上带着一丝混杂着敬畏与忧虑的复杂神情。
“我们不能低估她的技术威胁,但我们更不能等!”贾克斯的语气陡然变得激昂:“我们必须承认,在材料学这个领域,她已经将我们远远地甩在了身后!每多给她一天,她那支无敌的舰队就会多一艘船!”
再也没有人提出异议。
所有的讨论、分析、争辩,最终都指向了同一个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