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萨利斯和莱尔都疑惑地看着他。
邓布利多微微一笑,半月形眼镜后的蓝眼睛闪烁着智慧的光芒:“有时候,最明显的隐藏,就是待在所有人的眼皮底下,却让他们视而不见。”
1991年11月,魁地奇球场,斯莱特林 vs 格兰芬多
比赛日当天,魁地奇球场人声鼎沸,绿银相间和金红相间的旗帜在看台上激烈地挥舞,欢呼声、呐喊声、嘘声交织在一起,气氛热烈得几乎要点燃寒冷的空气。教师席上,教授们也难得地放松了表情,关注着赛场。
邓布利多校长坐在教师席中央,他今天穿着一件绣着星星月亮的深蓝色长袍,显得格外悠闲。而他的怀里,多了一只……猫。
一只极其漂亮的、通体雪白、毛发蓬松的长毛猫,正乖巧地蜷缩在邓布利多的臂弯里。猫咪的脑袋枕着邓布利多的手臂,一双大眼睛好奇地打量着下方沸腾的球场和一飞冲天的球员们。最奇特的是它的眼睛,一只是清澈的湛蓝色,一只是带着金色斑点的琥珀色。在它旁边,还蹲着一只几乎一模一样、只是体型稍大一圈的白猫(莱奥),同样睁着异色瞳,警惕地观察着周围。
“哦,阿不思,这是你新养的猫吗?真漂亮!”坐在旁边的斯普劳特教授惊喜地说,试图伸手抚摸。
邓布利多巧妙地侧了侧身,避开了她的手,温和地笑道:“是啊,波莫娜,一个……害羞的小家伙。不太喜欢陌生人碰触。”他低头,轻轻挠了挠小白猫(莱尔)的下巴。小白猫舒服地眯起眼睛,发出细微的呼噜声,内心却紧张得要命——他,莱尔兰纳,正以这种匪夷所思的方式,“参加”他人生中的第一场魁地奇比赛!
没错,邓布利多的办法就是让莱尔维持猫的形态,由他亲自抱着观看比赛。谁会怀疑校长怀里的一只宠物猫呢?这简直是灯下黑的最佳典范。莱奥自然也跟来了,作为掩护和伙伴。
比赛开始了。游走球呼啸,鬼飞球穿梭,金色飞贼瞬间消失无踪。莱尔(猫形态)的视觉和动态捕捉能力远超人类,他能清晰地看到每一个球员的动作,看到哈利·波特(那个他在女贞路和列车上认识的男孩)骑着光轮2000在空中灵巧地盘旋,寻找着飞贼的踪迹。他看到哥哥阿萨利斯作为斯莱特林的守门员,在球门柱前左扑右挡,动作迅猛而精准,一次次化解了格兰芬多的进攻,引来斯莱特林看台一阵阵欢呼。
作为一只猫,他不能像周围的学生那样呐喊助威,只能通过耳朵的转动、尾巴尖的轻微摆动来表达内心的激动。当斯莱特林进球时,他的尾巴会不由自主地轻轻拍打邓布利多的袍子;当格兰芬多险些得分时,他的耳朵会紧张地贴向脑后。邓布利多能清晰地感受到怀里小身体传来的细微震动,嘴角不禁勾起一抹笑意。
比赛进行得异常激烈。哈利·波特展现出了惊人的找球手天赋,几次险些抓住飞贼,但都被斯莱特林的找球手(一个七年级学生)经验老道地干扰了。终于,在比赛进行到一个多小时,双方比分僵持在80:80时,高潮来临。哈利·波特以一个近乎完美的俯冲,假动作骗过了斯莱特林的找球手,在一片惊呼声中,猛地伸出手,紧紧抓住了那道金光!
然而,就在哈利举起手,展示他抓住的金色飞贼时,意外发生了!他的扫帚——光轮2000,似乎因为剧烈的动作出现了故障,或者……是某种恶意的干扰?扫帚头猛地向下折断,哈利惊叫着从高空直坠而下!
全场哗然!格兰芬多们的欢呼卡在喉咙里,变成了惊恐的尖叫。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一道绿色的身影如同闪电般冲了过去!是阿萨利斯!他在哈利坠落到危险高度前,险之又险地用一个标准的守门员扑救动作,不是扑球,而是扑向了哈利!他用自己的身体作为缓冲,抱住了下坠的哈利,两人一起重重地摔在柔软的场地上,滚了好几圈。
全场死寂,随后爆发出更巨大的声浪。医疗翼的庞弗雷夫人和霍琦女士急忙冲进场内。
邓布利多怀里的莱尔(猫形态)全身的毛都炸了起来,喉咙里发出低低的、焦急的呜咽声。邓布利多轻轻抚摸着他的后背,低声道:“别担心,看,他们都没事。”
果然,阿萨利斯率先爬了起来,虽然袍子沾满了泥土,有些狼狈,但他咧嘴笑着,把惊魂未定的哈利也拉了起来。哈利似乎只是受了惊吓,并没有严重受伤。斯莱特林的找球手趁机宣布,在哈利抓住飞贼前,比赛并未结束,而哈利坠扫帚属于意外事故,按照规则,比赛应重赛或由裁判裁定。
经过霍琦女士和麦格教授、弗立维教授的紧急商议,最终裁定:哈利·波特抓住飞贼有效,但因其扫帚故障坠毁发生在抓住飞贼的瞬间,属于意外,格兰芬多因此获得150分,但斯莱特林队在此次意外救援中表现出色(指阿萨利斯救援哈利),且之前比分持平,故加赛一场小型点球赛决定最终胜负。
点球赛中,阿萨利斯状态神勇,扑出了格兰芬多队三个点球中的两个,而斯莱特林队则稳稳地射进了三个球。最终,斯莱特林以总比分优势赢得了比赛!
斯莱特林看台陷入了狂欢的海洋。而格兰芬多们则有些沮丧,但也无法指责什么,毕竟阿萨利斯救了哈利是不争的事实。
邓布利多抱着莱尔(猫形态)站起身。莱尔看到哥哥被激动的斯莱特林队员们抛向空中,看到他脸上洋溢着自豪和快乐的笑容,看到看台上莫法姐姐虽然依旧表情平静,但眼中闪烁着赞许的光芒。一种混合着自豪、羡慕和更加渴望融入其中的情绪,在小白猫的心中涌动。
他抬起头,用那双猫眼望向邓布利多,眼神里充满了恳求。
邓布利多读懂了儿子的眼神。他轻轻叹了口气,知道一直将莱尔隔绝下去并非长久之计。是时候,尝试下一步了。
魁地奇比赛后,莱尔回归正常学习生活的愿望更加强烈。邓布利多和格林德沃经过慎重考虑,并确认莱尔在猫形态下情绪和魔力都相对稳定后,决定尝试一个折中的方案:允许莱尔在阿萨利斯的看护下,去上一些课程,但必须以猫的形态出现,并且要有一个合适的“监护人”。
然而,问题随之而来。阿萨利斯是三年级,课程和活动繁多,不可能时时刻刻看顾一只“猫”。他们需要找一个同年级、足够沉稳、值得信任且不会引起过多注意的学生来帮忙。
这个人选很快被锁定——西奥多·诺特。
诺特家族是神圣二十八族之一,但行事低调,西奥多本人更是沉默寡言,在斯莱特林一年级中像个隐形人。他成绩优异,观察力敏锐,但从不参与任何纷争,这种性格正好符合要求。更重要的是,诺特家族与马尔福家族关系微妙,与邓布利多或格林德沃没有明显瓜葛,由他带着一只“猫”不会显得太突兀。
一天晚上,在斯内普教授(作为院长,且知晓部分内情)的“安排”下,西奥多·诺特被“请”到了地窖办公室。面对邓布利多、斯内普以及气场冰冷的“格雷夫助教”,这个瘦削、黑发、脸色有些苍白的男孩显得十分紧张,但眼神依旧保持着镇定。
邓布利多温和地解释了情况(当然是经过修饰的版本):莱尔·邓布利多-格林德沃因为身体原因(一种罕见的魔法过敏症),暂时无法以真身出现在人多的场合,但他非常渴望学习。他们希望西奥多能在课堂上帮忙照看莱尔……的猫。并暗示这只猫对莱尔有特殊的安抚作用,某种程度上代表着莱尔本人。
西奥多安静地听着,灰色的眼睛里看不出什么情绪。最后,他简单地回答:“我明白了,校长先生。我会尽力。”
于是,从第二天开始,斯莱特林一年级的学生们发现,沉默的西奥多·诺特身边,多了一个常客——一只漂亮得惊人的、蓝金异瞳的白色长毛猫。猫咪总是安静地蹲在西奥多的书桌一角,或者趴在他的膝盖上,一双大眼睛好奇地(在莱尔看来是专注地)听着教授讲课。
第一堂是魔咒课,弗立维教授站在一摞书上,尖声讲解着漂浮咒的要点。莱尔(猫形态)蹲在西奥多旁边,耳朵竖得高高的,内心默默跟着念咒。当西奥多成功让羽毛飘起来时,莱尔(猫)的尾巴尖会愉快地轻轻摆动一下。而当西奥多旁边一个学生把羽毛烧着了时,莱尔(猫)会嫌弃地往旁边挪一挪,引得西奥多嘴角微微抽动,似乎觉得这猫的表情很人性化。
魔药课则更具挑战性。斯内普教授像一只巨大的蝙蝠在教室里滑行,低沉的声音喷洒着毒液。坩埚里冒着各种颜色的烟雾,散发出古怪的气味。莱尔(猫形态)对某些刺鼻的气味很敏感,会忍不住打喷嚏。西奥多不得不时刻注意,在斯内普的目光扫过来时,用手掌轻轻挡住莱尔(猫)的脸,或者悄悄把坩埚挪远一点。有几次,斯内普冰冷的目光似乎在那只猫身上停留了片刻,但最终什么也没说。莱尔(猫)则努力克制住用爪子去拨弄那些干草药的好奇心。
最有趣的是魔法史课。宾斯教授用单调乏味的声音照本宣科,课堂上睡倒一片。莱尔(猫形态)一开始还强打精神,但很快就抵挡不住催眠魔音,蜷缩在西奥多的腿上睡着了,还发出了细微的呼噜声。西奥多本来也在打瞌睡,被腿上传来的震动和温暖弄醒,低头看着睡得香甜的白猫,有些无奈,但也没有推开它,只是把自己的黑袍子盖了一角在它身上。
西奥多·诺特确实是个理想的伙伴。他话很少,从不试图抚摸或逗弄莱尔(猫),只是提供一个安静的庇护所。他会把课本摊开,让莱尔(猫)也能看到;会在做笔记时,下意识地把羊皮纸往猫那边挪一点;甚至会在午餐时,偷偷留下一点不加调料的水煮鸡肉或鱼肉,放在手心递给它。这种沉默的照顾,让莱尔感到安心。
当然,并非所有人都无视这只猫。德拉科·马尔福就几次凑过来,灰眼睛里带着好奇和一丝不易察觉的嫉妒(因为这猫是莱尔的)。“诺特,这猫真是莱尔的?它可真……特别。”他试图伸手去摸,但莱尔(猫)立刻敏捷地跳开了,用那双异色瞳冷淡地看着他。西奥多只是淡淡地说:“它怕生。”便不再多言。德拉科自讨没趣,撇撇嘴走了。
就这样,莱尔以一只猫的身份,重新“融入”了霍格沃茨的学习生活。他像一块海绵,贪婪地吸收着课堂上的知识,观察着同学们的行为,体验着作为一个“普通”学生( albeit in a feline form)的日常。虽然不能亲自挥动魔杖,不能与同学交谈,但这种独特的视角,也让他对魔法和人有了更细微的观察和理解。
每天课程结束后,他会回到校长办公室,变回人形,向邓布利多和格林德沃复述一天的见闻,并提出问题。他发现,变成猫的经历,似乎让他的感知力更加敏锐,对魔力的流动也有了更直观的感受。
夜幕降临,霍格沃茨城堡安静下来。莱尔变回人形,坐在窗前,抚摸着趴在他膝盖上打盹的莱奥(真猫),看着窗外的星空。虽然过程曲折,但他终于以自己的方式,成为了霍格沃茨真正的一员。前路依然有挑战,那个不受控的阿尼玛格斯形态仍是需要小心保守的秘密,但此刻,他的心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期待。至少,他不再是一个被困在塔楼里的旁观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