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摄政王府。
多尔衮坐在铺着虎皮的椅子上,手里捏着吴三桂叛清的密报。
密报上“吴三桂在汉中祭天,建国大周,改元昭武,率军五万北上,逼近西安”。
他猛地把密报摔在地上,青花瓷杯随之一扫落地,碎片溅到索尼的脚边。
“废物!都是废物!”多尔衮咆哮着,额角青筋突突直跳。
“本王养着你们这些汉人将领,给你们官做,给你们粮吃,没想到居然养出了一个个反贼!”
索尼站在一旁,大气不敢出。
湖广大败、江淮尽失、甘肃反正,桩桩件件都在蚕食大清的根基,如今连“开国功臣”吴三桂都叛了,这堆烂摊子足以让任何掌权者失去理智。
“吴三桂这个忘恩负义的东西!”
多尔衮喘着粗气,仍难平怒火。
“当年要是没有本王,他早就被李自成剁成肉泥了!现在居然敢叛清称帝,本王定要诛他九族,让他知道背叛的下场!”
过了半晌,多尔衮的情绪稍缓,眼神却愈发狠厉,直盯着索尼。
“传我令,把吴三桂在辽东的家人全部处死,尸体暴晒三日,悬在城门上示众!让天下人都看看,叛清的下场!”
索尼心里猛地一沉,连忙上前一步,躬身叩首。
“王爷,不可啊!吴三桂之子吴应熊娶了先帝的妹妹建宁公主,杀公主一家已是冒天下之大不韪,更要紧的是那些汉人将领们!”
他顿了顿,声音压得更低,带着急切。
“孔有德、耿仲明、尚可喜虽已战死,可他们的子孙孔四贞、耿精忠、尚之信本就在辽东镇守,手握兵权,这还只是汉人将领中的代表。
这些年朝廷派去各地的监视官员,早让汉人将领们心生怨怼,私下里常说‘鸟尽弓藏’。
要是眼睁睁看着为清廷立下大功的吴三桂家人落得这般下场,他们定会觉得‘兔死狗烹’,难保不会铤而走险,到时候各地汉人将领齐叛,大清的江山就动摇了!”
“不满?”多尔衮冷笑一声,手指重重敲着椅扶。
“他们不满又如何?如今朕手里虽无太多精兵,但若连叛贼家属都不敢杀,只会让这些汉人将领更看不起朕,反倒会纷纷效仿吴三桂!”
索尼还想再劝,可触及多尔衮眼底的疯狂,终究把话咽了回去。
最终只能垂首:“臣遵旨。”
多尔衮望着地上的密报,指节抵着额头,心里何尝没有犹豫?
他清楚各地汉人将领的怨气,可眼下无兵可派,只能赌这一把。
用吴家满门的鲜血立威,哪怕暂时激化矛盾,也要先稳住其他摇摆的势力。
至于那些汉人将领,等平定吴三桂后,再慢慢收拾不迟。
辽东吴家府邸里,吴三桂的家眷围着院子忙活。
突然,急促的马蹄声震得院门口的石狮子都似在颤抖。
建宁公主停下手中的活计,心头泛起一阵不安——这个时辰,怎会有这么多兵马?
还没等她派人查看,清军已撞开府门闯了进来,大刀映着日光,把府邸围得水泄不通。
镶黄旗都统伊尔德捧着圣旨,面无表情地站在院中:“吴三桂叛清作乱,王爷有令,其辽东家眷全部处死!”
建宁公主脸色瞬间惨白,冲上前护住身后的孩子。
“三桂叛清是他一人之事,孩子们何罪?府里的老弱妇孺又何罪?你们不能滥杀无辜!”
“无辜?”伊尔德嗤笑,“你们吃着大清的俸禄,住着大清的府邸,便是叛贼同党,何来无辜?”
清军不由分说地绑人,吴世璠吓得扑进母亲怀里,哭声哽咽:“娘,我怕!我要爷爷!”
建宁公主紧紧抱着儿子,眼泪砸在衣襟上。
她早该明白,丈夫对权力的执念,终究会牵累家人。
刑场上围满了奉命警戒的辽东汉军官兵,看着被绑的孩子和老妇,队列里低低的议论声此起彼伏。
“吴三桂反清是他的事,牵连老弱妇孺算什么能耐?”
“咱们这些汉人将领在清廷眼里终究是外人,今天能杀吴家,明天指不定轮到谁!”
“孔、尚、耿、佟、祖、李等家族在辽东根基深,怕是也得寒心,这朝廷哪有咱们的活路?”
随着伊尔德一声令下,刀光闪过,吴家几十口人倒在血泊中。
吴世璠的惨叫声回荡在半空,不少汉军士兵别过脸,攥紧了手中的长枪。
伊尔德让人把尸体拖到荒地暴晒,不许收尸,美其名曰“以儆效尤”。
消息很快传遍辽东——尚可喜之子尚之信在盖州看着朝廷派来的监视清兵,听闻吴家满门被屠,猛地摔了茶碗。
“多尔衮这是没把咱们汉人将领当人!今日能杀吴家,明日就能杀我尚家!”
耿精忠在复州召集亲信,拍着桌子怒道:“当年父辈跟着大清出生入死,如今却要被这般猜忌!吴三桂反得好,这清廷,不待也罢!”
孔四贞在金州握着父亲留下的腰刀,眼神冰冷。
她麾下的旧部更是群情激愤,纷纷请战:“将军,咱们不能坐以待毙!不如联合吴将军,反了这大清!”
怒火很快蔓延到山东——登州总兵徐登第召集部将。
“吴三桂的今日,或许就是咱们的明日!清廷这般狠辣,咱们得早做打算!”
他的副将咬牙道:“将军说得对!与其坐以待毙,不如跟他们拼了!”
河南开封,汉军副将孙得功看着送来的消息,对部下冷笑道。
“‘兔死狗烹’说得真没错,咱们为清廷守着河南门户,到头来怕是连家人都保不住!”
部下们纷纷附和:“孙将军,您指个方向,咱们听您的!”
这些怨气像潮水般在各地汉军营地蔓延,连远在西北的吴三桂旧部都炸开了锅。
跟着吴三桂出生入死的士兵们,看着主将家人的下场,个个红着眼眶。
“将军待咱们不薄,清廷却对咱们汉人像这般狠手!咱们定要为将军报仇!”
此时的汉中城外驿站,吴三桂刚率军北上歇脚,正对着舆图推演拿下西安后的布防。
得知辽东家人被屠的消息,他手里的茶杯“哐当”摔碎,身子晃了晃,眼里瞬间涌出血丝,却终究没倒下,只是死死攥着拳。
部将们连忙上前劝慰,他却猛地拔出大刀,对着北方吼出一声,声音里满是压抑的狠厉:“多尔衮!此仇不共戴天!”
刀光落下,身边的石柱被砍出缺口,火星四溅。
“将军,节哀!”吴国贵上前劝道。
“现在不是冲动的时候!各地汉人将领听闻此事,已经对清廷怨声载道,孔、尚、耿三家更是摩拳擦掌,咱们正好可以借机联络,共抗清廷!
先拿下西安稳住西北,再联合各地汉人势力北上,既能报仇,也能稳固大周基业!”
吴三桂深吸一口气,擦干眼角的湿意,眼神里的悲痛渐渐被决绝取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