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3章:市委书记的许诺:凤凰市的舞台,有你一席之地
手机在口袋里固执地嗡嗡作响,那股震动仿佛与心脏的跳动产生了共鸣。
广场上山呼海啸般的欢呼声浪,似乎都在这一刻被这小小的电子设备隔绝在外。陈默看着屏幕上那三个字——“周书记秘书”,目光沉静。
他接起电话,没有立刻说话,只是将手机贴在耳边。
“陈默同志吗?我是小李。”电话那头的声音谦和而有礼,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效率感,“周书记请您现在到他办公室来一趟。”
“好的,我马上过去。”陈默的回答简短清晰。
挂断电话,他转身看向台下那片沸腾的红色海洋。石刚正小心翼翼地组织人手,准备将那柄巨大的万民伞抬走,仿佛那不是一把伞,而是一件易碎的稀世珍宝。
“石大哥。”陈默喊了一声。
石刚立刻回头,眼神里带着询问和无条件的信服。
“这把伞,先替我好好保管。”陈默走下台阶,将扩音器递还给工作人员,“市里领导找我还有事,这边后续的工作,你多费心,有什么问题随时联系我。”
“陈主任您放心去忙!”石刚拍着胸脯,声音洪亮,“这里有我们呢!谁敢闹事,我第一个不答应!”
陈默点了点头,没有再多说。他穿过人群,工人们自发地为他让开一条道路。那一道道目光,炽热、感激、敬畏,像探照灯一样追随着他的背影。他能感觉到,自己的人情账本上,那股由三千个家庭汇聚而成的金色洪流,仍在持续地、稳定地涌入,巩固着他刚刚暴涨的人情资产。
坐上前来接他的黑色轿车,车门关闭,将外界的喧嚣彻底隔绝。车内静谧无声,只有空调出风口细微的声响。陈默靠在椅背上,闭上眼睛,脑海中飞速复盘着今天发生的一切。
从李建斌的倒台,到秦雪集团的入局,再到三千工人的新生。每一个环节都严丝合缝,每一步都踩在了最关键的节点上。这场仗,他打得干净利落。
【人情账本】的页面上,最顶端那条与周振雄关联的金色丝线,此刻正散发着前所未有的璀璨光芒。
【来自市委书记周振雄的人情值:+8000(极度赏识,可信赖的干将)】
这个数值,已经超越了单纯的“赏识”,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层面。陈默知道,接下来在书记办公室里的会面,将决定他未来在凤凰市的道路。
市委大楼,书记办公室。
秘书小李亲自为他推开那扇厚重的木门,并做了一个“请”的手势,自己则识趣地退了出去,轻轻带上了门。
办公室里没有开主灯,只亮着一盏落地灯,散发出温暖的橘黄色光晕。周振雄没有坐在那张象征着权力的巨大办公桌后,而是穿着一件简单的白衬衫,站在窗边,背对着门口,似乎在看楼下的车水马龙。
办公室里弥漫着一股淡淡的茶香,不是那种名贵茶叶张扬的香气,而是一种更醇厚、沉静的味道。
“来了?坐吧。”周振雄没有回头,声音平和。
陈默依言在待客区的沙发上坐下,腰背挺得笔直,但肌肉却处于一种放松的状态。
周振雄转过身,手里拎着一个紫砂壶,走到茶几前。他没有让陈默动手,而是亲手拿起一个干净的青瓷茶杯,放在陈默面前,提起茶壶,一股琥珀色的茶汤便从壶嘴倾泻而下,注入杯中,发出清脆悦耳的声响。
“尝尝,武夷山那边朋友送的老枞水仙。”
周振雄将茶杯轻轻推到陈默面前。
这个动作,让陈默的心神微微一凛。他知道,在官场,领导给你倒水和亲自给你泡茶,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概念。前者是礼节,后者,是姿态。是一种将对方纳入自己圈子的无声宣告。
“谢谢书记。”陈默双手捧起茶杯,没有立刻喝,只是感受着杯壁传来的温热。
周振雄在对面的沙发上坐下,身体微微后仰,姿态放松,但那双眼睛却像鹰隼一般,带着审视的意味。“今天纺织厂的事,你做的很好。”
这不是一句简单的夸奖,更像是一个开场白。
“比我想象的还要好。”周振雄补充道,“我原以为,你最多是找到那份技术,在会上给我一个惊喜,逼停破产清算。但我没想到,你连后续的资金、技术升级、工人安置,这一整套的方案,都提前准备好了。”
他端起自己的茶杯,轻轻呷了一口:“你不是在向我汇报一个问题,你是在给我一个完整的答案。从发现问题,到解决问题,形成了一个完美的闭环。这在年轻干部里,很难得。”
陈默捧着茶杯,轻声道:“都是工作组和市里各位领导指导有方,我只是做了些分内的工作。”
周振雄闻言,笑了。那笑容里,带着几分看透一切的了然。
“分内的工作?”他放下茶杯,身体微微前倾,“把一个在任副市长拉下马,是你的分内工作?盘活一个几十亿的烂摊子,是你的分内工作?还是说,让三千名工人给你送来万民伞,也是你的分内工作?”
他提到“万民伞”三个字时,语气里带着一种莫名的感慨。
“我听说了,那把伞上,绣满了三千个名字。陈默啊,你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吗?”周振雄的眼神变得深邃,“水能载舟,亦能覆舟。道理我们都会讲,但真正能让水来‘载’你的,古往今来,又有几人?”
“你今天,不只是解决了一个经济问题,不只是打掉了一个蛀虫,你给我们凤凰市所有的干部,都上了一堂最生动、最深刻的课。”
陈默沉默着,他知道,这种时候,任何言语都是多余的。静静地听,就是最好的回答。
“你的借调期,下周就到了。”周振雄话锋一转,终于切入了正题。
办公室里的空气,似乎在这一刻变得有些不同。
“按理说,你应该回到榕城县去。你在榕城县的工作,我也了解过,成绩斐然。回去之后,那个‘代’字,应该很快就能去掉。”周振雄看着陈默的眼睛,缓缓说道,“那也是一条很好的路。按部就班,稳扎稳打,以你的能力和年龄,未来不可限量。”
陈默的心跳,不由自主地加快了半分。他知道,周振雄这番话的重点,在“但是”之后。
果然,周振雄停顿了片刻,继续道:“但是,我今天找你来,是想问问你自己的想法。”
“榕城县的池子,还是太小了。”
周振雄站起身,重新走到窗边,负手而立,望着窗外那片由无数灯光汇成的璀璨星河。
“凤凰市是一座正在快速发展的城市,这里有机遇,有挑战,当然,也有你今天在会议室里看到的,那些藏在阳光下的污垢和腐肉。这里的水,比榕城县深得多,也浑得多。”
他的声音在安静的办公室里回响,带着一种独特的穿透力。
“我需要一把锋利的手术刀,需要一个不畏深水,敢于亮剑的干将。一个既懂得斗争的艺术,又心怀百姓疾苦的人。”
他猛地转过身,目光如炬,牢牢地锁定了陈默。
“陈默,你的借调期结束了,但我希望你留下。”
“凤凰市的舞台很大,这里,有你的一席之地!”
这番话,掷地有声,每一个字都像一颗钉子,深深地钉进了陈默的心里。
复仇,只是他踏入这条路的起点。而现在,一扇通往更高权力中枢的大门,正由这座城市最有权势的人,亲自为他缓缓推开。
陈默站了起来,他没有立刻表态感谢,而是直视着周振雄的眼睛,问出了一个看似不相关的问题:“书记,您觉得,一个好的干部,最重要的是什么?”
周振雄没想到他会这么问,微微一怔,随即眼中流露出更浓的欣赏之色。这个问题,比任何表忠心的言语都更有分量。
他沉吟了片刻,才一字一句地说道:“是‘担当’。为党分忧的政治担当,为民解难的责任担当。”
陈默闻言,郑重地向周振雄鞠了一躬。
“书记,我明白了。”
他抬起头,眼神清澈而坚定:“我愿意留下。”
“好!”周振雄的脸上,终于露出了发自内心的笑容。他走过来,用力拍了拍陈默的肩膀,“有你这句话,就够了!”
他重新坐回沙发,示意陈默也坐下,办公室里的气氛,从刚才的严肃郑重,变得轻松了许多。
“既然决定留下,那就要有个名正言顺的身份。”周振雄端起已经微凉的茶,喝了一口,“你的行政关系,我会让组织部那边尽快办好,正式从榕城县调入市里。”
陈默静静地听着,他知道,接下来的,才是最关键的。
一个位置,决定了未来的平台和起点。
周振雄似乎看穿了他的心思,笑了笑:“怎么?在猜我会把你安排到哪里去?”
他没有直接公布答案,反而卖了个关子,手指在沙发扶手上轻轻敲击着,似乎在做最后的斟酌。
“纪委?你斗争经验丰富,是个好苗子,但戾气太重,过早进入纪律战线,容易走偏。”
“政府办?离市长近,能接触核心,但你这次把李建斌掀翻,虽然王为民市长嘴上不说,心里难免会有疙瘩。把你放在他身边,你们俩都别扭。”
“组织部?不行,你太年轻,根基太浅,压不住那些老油条。”
周振雄像一个棋手,在棋盘上挪动着棋子,嘴里念念有词,既像是在说给陈默听,又像是在自言自语。
陈默的心,也随着他的话语起起伏伏。他知道,周振雄的每一次否定,都是在为最终的答案做铺垫。
终于,周振雄的手指停了下来。
他看着陈默,眼神变得意味深长。
“有一个地方,被称为市委的‘大脑’和‘智囊’。它不直接管人,也不直接管钱,但市里所有重大的决策、所有的文件起草、所有的改革方向,都离不开它。”
“在那里,你可以站在最高处,俯瞰整个凤凰市的棋局。看得清每一个部门的运作,摸得透每一项政策的脉络。”
周振雄的嘴角,勾起一抹莫测的弧度。
“而且,那个地方,离我很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