喻梨嗤笑了声:“真不知道,一个节目抄袭被网友骂到下架,转头靠着走后门,占了副总监位置的人,到底在骄傲个什么劲儿。”
“难道是在骄傲,自己一事无成,百无一用,走到哪儿都只能靠走后门,来彰显你后台硬的实力吧?”
说着,喻梨做了个抱拳的手势,“那在这方面,我还真是自愧不如,毕竟你不要脸,我还是要脸的。”
有同事一个没忍住,直接噗嗤一声笑了。
“你!”
祁见月恼羞成怒,又怼不过喻梨,只能凶狠的瞪向刚才笑的同事,“笑什么,难道你们还信了喻梨的这一番鬼话?”
“我以绝对的实力说话,要是你觉得我说得不对,那就拿出你的成绩来反驳我,又何必去凶无辜之人呢?”
祁见月气恼的一拍桌子,“喻梨,你要是再敢随便造谣我,现在我是副总监,而你只是个普通的主持人,我有足够的权利,让你滚蛋!”
喻梨哇哦了声,捂住心口道:“说得我好怕怕呀,原来祁副总监这么有权利,好啊,我等着你来开除我。”
“可别光说不练,就像你的专业能力一样,嘴上吹得天花乱坠,最后全靠抄袭来博眼球赚流量,实在不行,就像你平时喜欢做的一样。”
“在背地里雇佣营销号,在网上编造我的黑料来抹黑我,这业务你不是最熟练了吗?”
喻梨在网上被黑的事儿,还引起了国家层面的清网行动,可是人尽皆知。
虽然这事儿最后官方出了通告,雇佣营销号的是一个素人男的,但其实蓝天电视台内部的员工们,都觉得这最后的调查结果有猫腻。
因为只要是内部的人员,都能看出这其中的牵扯必然是和祁见月有关。
毕竟台里谁不知道,喻梨和祁见月从进来的第一天起,就是互相看不对眼的死对头。
如今更是到了竞争副总监的白热化地步,也只有祁见月,才会如此见不得喻梨好,不想让《名人访谈》顺利播出。
只是谁也没想到,喻梨会如此直接的,将别人只敢在私底下说说的事儿,给明晃晃的,搬到了明面上。
以冷嘲热讽的方式,让祁见月挂不住脸。
“喻梨我警告你不要太过分!”
喻梨一摊手,“有本事你打我啊,只会靠装可怜卖惨的绿茶。”
“我、我撕烂你的嘴——”
就在祁见月要跨过办公桌,张牙舞爪的要去和喻梨拼命,众人慌忙拦住她,场面一度要失控时,总监总算是来了。
“吵什么,像什么样子,都给我安静!”
见总监来了,祁见月立马委屈的告状:“总监,我知道我年轻,和许多在台里几十年的前辈相比,经验是有所不足,难免也会有人不服。”
“但我没想到,喻梨竟然会如此的揣摩污蔑我,这要是传了出去,我以后在台里要怎么待下去啊?”
总监干咳一声:“喻梨,都是同事,我知道你因为错失了副总监的位置,心里有所怨气。”
“但这也是高层,通过综合的考虑,所做出的决定,不仅是你,台里所有人,都必须要无条件服从台里做出的任何安排。”
“行了,都坐下,我另外有一个工作安排要宣布一下。”
一个是台里目前最有能力的主持人,一个是有后台的千金大小姐,总监自然是要和稀泥。
祁见月倒是冷静了下来,抱臂反而对喻梨露出了一个意味深长的笑来。
“目前台里做的最好的节目,就是连续破了收视记录的《名人访谈》,所以高层刚开了会决定,重点扶持《名人访谈》这个项目。”
“为了让节目保持新鲜感,高层决定采用双主持的方式来进行创新,由喻梨和祁见月一起合作。”
“比如这周由喻梨主持,那么下周就轮到见月,不同的主持人,会有不同的风格,也能不断的给观众带来新鲜感。”
原本就是属于喻梨的节目,她一手创办,她全程跟进。
如今取得了创造记录的好成绩,结果扭头就被以新面孔创新的名义,让别人来分享这个成果,这和明抢有什么区别?
很明显,什么所谓的创新节目,轮流来主持,不过就是祁见月背后的靠山,为了让她通过《名人访谈》这档当下最火的节目,来给祁见月制造话题,带来知名度。
简单来说,就是拿喻梨的节目,给祁见月铺路。
毕竟她是如何坐上这个副总监的位置,台里所有人都是有目共睹的。
其实没有人服她,只是碍于是高层直接下达的决定,也没人敢在明面上反驳。
但即便祁见月是通过走后门的形式,坐上了副总监的位置,她一没成绩,二没实力,底下的人虽然不敢在明面上反对,但也会不服从她。
所以为了让她更好更快的坐稳副总监的位置,从最火的节目入手,给她做镀金是最为快捷的方式。
喻梨简直是要笑出声了。
而不用她先开口,许惠就先忍不住了,一拍桌子道:“不要欺人太甚!你们让祁见月坐上副总监的位置也就罢了。”
“如今是连装都不装了,还什么节目创新,搞什么双周轮换主持人,你们怎么不直接把《名人访谈》给抢过去?”
大家都心知肚明,并且也是为喻梨所愤愤不平。
但也只有许惠这样级别的,才敢对此发表质疑。
只是许惠敢如此发声,胆子也是够大的。
毕竟这可是高层做出的决定,许惠发声为喻梨鸣不平,也就是在质疑高层的决断,也相当于是赌上了自己的职业生涯。
总监果然黑下了脸,“许惠,知道你在说什么吗?这可是高层做出的决定,自然是从为整个蓝天未来更好的规划所做出的决断,岂容他人来质疑,难道你是不想干了吗?”
许惠怒气冲天,脱口而出:“不干就……”
但话还没说完,就被喻梨给按住了,喻梨先朝着她摇了摇头。
而后才徐徐开口:“既然是台里做出的决定,必然也是经过深思熟虑的,我接受台里的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