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野那套“攻心为上”的组合拳,效果比预想的还要好。强子派人在百花巷散播的谣言,像病毒一样在黑皮的小圈子里发酵。原本就因收入减少而人心浮动的混混们,更是疑神疑鬼,有几个胆小的甚至真的偷偷来找四海挂靠的车夫打听情况,言语间透露出想跳槽的意思。
黑皮被搞得焦头烂额,一方面要弹压内部,另一方面又要应付来自孙胖子(代表赵凯)的质询——为什么连个小小的四海都收拾不了?他像一头被逼到墙角的困兽,暴怒却又无处发泄,只能把火气撒在手下人身上,这反而加剧了内部的离心离德。
就在黑皮疲于应付内部危机的时候,四海货栈却迎来了一次意想不到的机会。
旧城改造指挥部那边,大概是对四海这段时间“内部文件传递”工作的效率和可靠性还算满意,竟然主动释放出了一个信号:项目初期,有一部分非核心、但数量庞杂的小额建材运输和临时用工协调业务,准备尝试对外进行小范围招标试点,旨在寻找“有活力、重信誉”的本地中小商户合作。
消息传到林野耳朵里时,他几乎不敢相信。虽然这只是项目里最不起眼的一块边角料,利润也不会太高,但其象征意义巨大!这意味着四海有机会从“服务方”变成“合作方”,真正在项目里分一杯羹,哪怕只是最小最小的一杯!
他立刻意识到,这可能是四海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关键一步!必须拿下!
他连夜召集所有核心兄弟,包括那几个脑子活络的挂靠车夫头头,一起研究招标文件。文件要求很细,需要提供详细的运力方案、人员配置、安全保障措施以及过往业绩证明。
“野哥,咱们……能行吗?”一个兄弟看着那厚厚一沓要求,心里有点打鼓。跟那些老牌公司比,四海这点家底太薄了。
“不行也得行!”林野眼神灼灼,“这是咱们的机会!拼尽全力也要争一争!”
他亲自牵头,带着几个识字、会算的兄弟,没日没夜地准备投标方案。他们把自己这半年多来接过的所有急活、难活都整理出来,把客户的好评(哪怕是口头的)都记录下来,把四海那套虽然简陋但运行有效的管理制度也写了进去。没有华丽的辞藻,就用最朴实的语言,讲述四海是如何靠效率和信誉一步步走到今天的。
他知道,和那些可能参与竞争的大公司相比,四海在规模和财力上毫无优势,唯一的胜算,就是他们这股拼劲、这份在底层摸爬滚打积累起来的实战经验,以及……指挥部分管此事官员(很可能就是李文瀚)对他们已有的那点良好印象。
就在四海上下为这次招标全力以赴的时候,风声自然也传到了黑皮和孙胖子耳中。
“招标?他妈的!这小子是想上天啊!”黑皮得到消息时,刚因为手下又跑了一个而大发雷霆,听到这话,更是气得七窍生烟。四海要是真拿到了这个项目,哪怕再小,也等于是在他黑皮脸上狠狠扇了一巴掌,以后他还怎么在码头区混?
他立刻去找了孙胖子。
孙胖子听完,肥肉堆积的脸上也露出了凝重的神色。他不在乎四海能赚多少钱,他在乎的是这背后传递的信号。如果连四海这种小虾米都能从旧城改造项目里分到肉汤,那赵凯和他孙胖子的脸往哪搁?更重要的是,这会不会助长梁弘远那帮人在商会里的气焰?
“不能再小打小闹了。”孙胖子眯着眼睛,对黑皮阴恻恻地说,“这次,必须把他按死!让他连投标的资格都没有!”
黑皮眼中凶光一闪:“孙理事,您的意思是?”
孙胖子压低声音,如此这般地交代了一番。
一场围绕着小额招标的、更加凶险的风波,正在暗处悄然酝酿。四海这次要面对的,恐怕不再仅仅是扎车胎、散谣言这种小伎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