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还未亮,阿爷已背着柴刀走在前面,草鞋底踩过杂草,发出“咯吱”声,他回头叮嘱:“都把脚步放轻点,别惊着山里的野物。”
大伯扛着弓箭紧跟在阿爷身后,拍了拍胸脯道:“爹您放心,我盯着呢,真有动静保准第一时间发现。”
永祥背大大的竹筐,手里紧卧着铲子,紧跟在在中间,时不时用袖子擦去鼻尖的露水:“阿爷,咱们走这么快,等下会不会没力气找药材呀?”
阿爹在后面推了他一把:“少废话,平时让你多跑腿你偷懒,现在才走这点么路就喊累。”
走了约两个时辰,天渐渐亮透,终于到了大伯说的老松树林。粗壮的松树直插云霄,松针铺在地上积了厚厚的一层,踩上去软得像棉花,空气中还有淡淡的松脂香
阿爷停下脚步,“分头找,仔细看看腐木里有没蘑菇。”自己率先走向一棵枯松,柴刀轻轻敲了敲树干,声音空空的。
阿爹蹲在另一棵老松旁,手指扒开松针翻找,半天没见着东西,抬头对大伯喊:“哥,你那边有头绪没?我这儿连蘑菇影子都没见着。”
永祥跑得最欢,围着每棵树转圈圈,木铲在地上刨来刨去,只挖出几只躲在土里的小虫,急得他直跺脚:“怎么没有呢?你们说猴头菇,是不是躲起来了?还是咱们来错地方了?”
大伯笑着打趣:“你这小馋猫,是惦记着卖了钱买糖人吧?再好好找找,别光瞎着急。”
大伯绕着树林走了一圈,回来时手里拎着半筐蘑菇:“没见着猴头菇,倒有不少杂菌,看着蛮新鲜的,带回家炒着吃也香。”
阿爷点头道:“这菌子没毒,大家都捡点,别白来一趟。”
永祥撇撇嘴:“这些普通蘑菇?卖不了钱。”阿爹拍了下他的后脑勺:“有的捡就不错了,山里的东西哪能次次都找到值钱的货?让你娘炒蘑菇时多放半勺油,也不比糖人差吧。”
众人便散开捡蘑菇,永祥小心地把蘑菇连根拔起,擦掉根部的泥土,放进竹筐角落。正捡着,突然听见月妍的声音从树林那头传来:“阿爷!阿爹!你们快来看!”
大家连忙跑过去,只见月妍蹲在一棵枯松的树根旁,手里拿着小铲子,地上已经挖开一个小坑,露出一块黑疙瘩。
“之前去卖药材听药铺的先生说有一种叫什么灵的药材最喜欢在长在腐烂的松树边,我便试了试。没想到挖出一块黑疙瘩”她脸颊沾了泥土,眼睛却亮晶晶,“没想到真的有,挖了看看能不能去换银子。”
阿爷蹲下来,用柴刀轻轻拨开周围的泥土,根茎越露越多,带着湿润的泥土。“可能还真是药材!”阿爷的声音里满是惊喜,“这东西药铺说不定也收,能卖钱家里也多份进项!妍丫头脑子灵活,比你这两个哥哥强多了。”
阿爹挠挠头笑了:“这可不是,咱们天天在山里转,还不如妍丫头聪明。”
大伯也附和:“谁说不是呢,以后进山可得带着妍丫头,这是咱们家的小福星啊!”
阿爹接过月妍的铲子,小心地挖着土:“小心些挖,药材品相差了,就卖不上价。”
月妍在一旁帮忙,用手轻轻扒开松软的泥土,时不时提醒:“阿爹慢着点,别碰断了。”
永祥也凑过来,学着月妍的样子在旁边扒拉:“我也找!我也要挖出药材!等下挖着了,阿爷得夸我跟小妹一样聪明。”
月妍抿嘴笑:“三哥那你得仔细看咯,别把草根当茯苓挖了。”
挖了一炷香,终于把这颗药材挖出来, 像颗小南瓜一样。阿爷把它放进竹筐,又看向月妍:“妍丫头,你再说说,这药材要怎么认?咱们再找找,说不定还有。”
月妍点点头,指着枯松树皮:“要找腐烂的松树,要是土面有裂缝或者鼓包,下面大概率会有。”
说着拉着大哥的手,“大哥,你看这棵树的树根,土面有缝,咱们在这儿挖挖看。”
永安立马来了劲,拿着小铲子开挖,月妍在旁边帮着清理泥土。没过多久,果然又挖出一截,虽然小些却也完整。
“找到了!”永安举着刚挖出的药材.
太阳升到头顶时,众人的竹筐里都装满杂菌,还挖了三颗土茯苓。
阿爷找了块背风的石头,让大家坐下吃干粮:“都歇会儿,吃点东西再干活,不然下午没力气挖陷阱。”
永祥早就饿了,接过阿爹递来的玉米饼就咬,嘴里含糊不清地说:“阿奶烙的饼就是香。”
月妍从布包里掏出干野枣:“三哥,就着枣吃,不然噎得慌。”
永祥接过枣,塞了一颗进嘴里:“还是小妹心疼我。”
阿爷咬了口饼,看向月妍:“虽然没找到何首乌和猴头菇,但妍丫头可能又找着了一种新的药材,也算一种收获。下次再来,咱们照着妍丫头说的法子,多找些,也能卖不少钱。”
吃完干粮,小孩们继续找菌子和药材,阿爷带着大伯和爹在树林边缘挖陷阱。阿爹和大伯拿着铁锹挖坑,阿爹边挖边说:“哥,坑挖得深些宽些,不然野物踩上去都未必掉得进去。”
大伯擦了擦汗:“放心,我心里有数。”
阿爹则开始在陷阱上铺树枝和干草 铺完插了根小树枝做标记:“爹、大哥,插些树枝做记号,下次来便知道哪个是咱们挖的陷阱,免得不小心踩进去。”
夕阳西下时,大家背着竹筐往回走。大伯说道:“明天咱们早点来,争取把那片老松林再仔细搜一遍,说不定还有其他药材。”
阿爷点点头:“嗯,下次赶早。”
远远望见村口的老槐树时,就看见桃丫的身影站在树下。“你们回来啦!”
阿爷看着热闹的孩子们,又看了看竹筐里的收获,嘴角忍不住上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