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判庭“黑船”带来的肃杀气氛,如同冰冷的潮水般退去,但留下的寒意却浸透了514团的营房。然而,与之前的恐慌和绝望不同,在卡尔团长提出“虔诚协议”这条看似荒诞却无比务实的第二军规后,营房内的气氛发生了一种奇妙的转变——从等死的压抑,变成了……热火朝天的“备考”氛围。
没错,就是备考!把应对审判庭的审查,当成一场关乎生死存亡的“虔诚资格考试”!
“兄弟们!考验咱们演技……呸!是考验咱们对帝皇忠诚度的时候到了!”卡尔团长站在一个板条箱上,挥舞着一本不知从哪个犄角旮旯翻出来的、页面发黄且边缘卷曲的《帝国国教基础教义问答(简易版)》,声音洪亮,仿佛在战前动员。
台下,514团的成员们,从老兵到新兵,人手一本或纸质或电子的简易教义,表情各异,但都透着一股子“拼了”的劲头。
戈尔东组:负责“武力虔诚”与“气势营造”
戈尔东带着几个膀大腰圆的老兵,主要负责背诵那些在战斗和庆典场合常用的、充满力量感和威慑力的祷词和圣歌。
“跟我念!”戈尔东扯着破锣嗓子吼道,“‘帝皇之怒,燃尽异端!’”
几个老兵跟着吼,声音震得天花板上的灰尘簌簌往下掉,气势是足了,但听起来更像是在威胁勒索,而不是祈祷。
“不对不对!”被临时拉来当“教习”的“炸弹”皱着眉头,“要有发自内心的敬畏!要带着对帝皇恩典的感激!你们这调子,像是要去砸场子!”
“敬畏?感激?”戈尔东挠头,“老子对弹药充足的时候最感激!要不……我们边擦枪边念?这样可能比较有感觉?”
柯西金组:负责“交涉虔诚”与“场面话术”
柯西金则带领着一批脑子灵活、口齿伶俐的士兵,包括戴夫,专攻那些用于日常交流、汇报工作、以及最重要的,应对审查时需要的“标准话术”。
“注意语气!要谦卑中带着坚定,感恩中透着无畏!”柯西金拿着小棍,指着写满短语的白板(一块用过的复合装甲板),“比如,回答‘你为什么战斗?’标准答案是:‘为了帝皇的荣耀,为了人类的延续!’都记下来!到时候别一紧张说成‘为了活着’或者‘为了午餐肉’!”
戴夫努力背诵着,感觉比学习激光枪分解结合还难。一个老兵低声嘀咕:“这比忽悠军需官还累……”
柯西金耳朵尖,立刻瞪眼:“忽悠军需官是为了好处,忽悠审判官是为了活命!性质不同,态度要更端正!”
101大爷组:负责“技术虔诚”与“道具支持”
技术军士101大爷则发挥其特长,负责制造“虔诚”的氛围和道具。他捣鼓出了一个便携式、可充电的“微型圣坛”,上面有个小灯泡能模拟蜡烛光芒,还能播放录制好的、低沉循环的圣歌吟唱。
“有了这个,”101大爷得意地展示,“无论在战壕还是宿舍,随时都能营造出虔诚的祈祷环境!审判官突击检查也不怕!”
他还给每台哨兵机甲和那辆装甲车的驾驶舱里,都加装了一个小型的、刻着天鹰标志的“信仰稳定器”(其实就是个闪灯的小玩意儿),美其名曰“提升驾驶员在战斗中的精神专注度”。
“炸弹”:总教习与质量监督
作为团队里唯一一个真正有点信仰底子的人,“炸弹”成了总教习。他穿梭于各个小组之间,纠正发音、讲解简化版的教义典故、示范标准的祈祷姿势。
“南无无量帝皇爷……”他经常一边示范,一边无奈地摇头,“心诚则灵,心诚则灵啊……你们这动作,像是在掏手雷……”
但他也明白,让这群老兵油子短时间内达到真正虔信徒的水平是不可能的,所以他的标准也适当放宽:“至少……表面功夫要做足!画天鹰要快!要准!祷词不能背错顺序!见到神职人员,哪怕是个扫地的,也要表现出足够的尊重!”
整个营房,俨然成了一所临时的“帝皇信仰速成班”。景象可谓千奇百怪:
戈尔东一边咬牙切齿地保养着他的重爆弹枪,一边恶狠狠地背诵:“……以钢铁与火焰,净化一切不洁!”旁边的士兵有样学样,祈祷声和枪械零件的碰撞声交织在一起。
柯西金在模拟“接受审判官质询”的场景,他扮演审判官,问题刁钻,而被问的老兵往往憋得脸红脖子粗,最后冒出一句:“报告长官!一切为了帝皇!”然后被柯西金骂:“太生硬!要带感情!重来!”
101大爷则在角落里,给一台哨兵机甲的手臂上加装了一个可伸缩的、用来插经幡的小杆子……
新兵们更是晕头转向,既要适应部队的生存法则,又要恶补这些“表面文章”,感觉脑子都快炸了。
卡尔团长看着这既滑稽又带着一丝心酸的场面,心中感慨万千。这就是他们的生存之道,为了活下去,连“虔诚”都可以临时抱佛脚。
当然,过程中也充满了514团特有的“欢乐”:
有一次演练,戈尔东情绪过于投入,画天鹰时用力过猛,直接把胸前口袋里的雪茄给撅折了,心疼得他嗷嗷叫。
柯西金为了测试士兵的应变能力,突然在晚餐时高喊:“异端攻击!”结果几个新兵下意识地扔下饭碗就去抓枪,而老兵们则条件反射地先找掩体,把“虔诚”忘得一干二净,引得众人哄堂大笑。
101大爷发明的“信仰稳定器”有一次在训练中短路,闪灯变成了快闪模式,搞得那台哨兵机甲像蹦迪一样,把大家都逗乐了。
尽管过程鸡飞狗跳,但效果是显着的。几天下来,至少表面上,514团的成员们看起来“顺眼”多了。排队去打饭时,会有人下意识地在胸口画个天鹰,虽然动作可能像挠痒痒;交谈中,会不经意地冒出两句“愿帝皇保佑”;甚至连营房都变得“整洁”了一些——至少那些过于“世俗”的东西被暂时收起来了。
临出发前,卡尔团长进行了一次“模拟检阅”。他穿着相对整洁的军服,表情严肃地巡视营房,随机抽查士兵的祷词和教义知识。
结果……勉强及格。虽然不乏有士兵把“涤荡异端”说成“洗刷厕所”,或者画天鹰画得像只扑棱蛾子,但至少态度是“虔诚”的(装的),氛围是“肃穆”的(紧张的)。
“差不多了。”卡尔团长对核心成员总结道,“指望我们变成圣徒是不可能的。但只要我们能把这套‘皮肤’穿好,在审判官面前不露出明显破绽,就算成功。记住,‘虔诚协议’的核心是表演,是为了掩护‘一切为了活着’这条根本!”
“明白!”众人齐声应道,眼神中充满了即将上战场的……戏谑和决心。
运输船再次到来,将这支经过“虔诚特训”、内外反差极大的队伍,送往那个被“精神瘟疫”笼罩的格里昂四号星球。
登船时,戈尔东故意在舷梯旁大声祈祷,声音洪亮,动作夸张,引得码头上的其他部队士兵侧目。柯西金则低声对戴夫说:“看,这就叫‘营造人设’。”
戴夫看着这群即将在审判庭眼皮底下“演戏”的老兵,突然觉得,跟这群人在一起,哪怕前方是刀山火海,似乎也没那么可怕了。
毕竟,他们连“虔诚”都能现学现卖,还有什么难关闯不过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