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架湾流G650ER公务机,降落在红旗集团总部的私人机场。
没有红毯,没有仪仗队,甚至没有一排等待握手的地方官员。
迎接他们的,只有三辆黑色、无标识的红旗智造电动专车,以及机场塔台冷漠而高效的自动泊位指令。
车队悄无声息地滑行在园区宽阔的道路上。
道路两旁,是宛如从科幻电影中走出的研发中心和自动化工厂。
这里的一切都井然有序,运转在一种近乎绝对理性的节奏中,看不到一丝冗余的人员活动。
这种极致的效率,让车内的乘客感到一种发自内心的寒意。
美国国务卿罗伯特·万斯看着窗外,镜片后的眼神复杂。
作为美国首席外交官,他习惯了在全世界任何一个角落都能感受到星条旗所带来的威严与敬畏。
然而在这里,他只感觉到一种技术性的漠然。
他们就像三个普通访客,被一套庞大而精密的算法,引导向预设的目的地。
坐在他对面的是商务部长凯瑟琳·雷诺兹,一位以铁腕和不留情面着称的谈判专家。
她不像万斯那样多愁善感。
她正在自己的平板电脑上,最后一次审阅着《全球通信安全与基础设施法案》的执行摘要和此次行动的法律授权书。
对她而言,这里不是一个科技奇迹的展示园,而是一个即将被依法解剖的手术对象。
第三位乘客,来自美国联合财团的代表布里森,则始终一言不发。
他是微软、谷歌和At&t三方利益的代表。
他的任务很简单:在谈判桌上拿出那份早已拟定好的收购合同,然后等待何维被逼入绝境后,无奈地签下自己的名字。
专车最终停在一座通体由黑色抛光玄武岩构成的巨大建筑前。
这里是红旗集团的行政核心——“昆仑”大厦。
没有门童,只有两扇高达三米的合金巨门在车辆停稳的瞬间,无声地向内滑开,露出内部宛如星际飞船舰桥般宏伟而空旷的大厅。
何维的助理林秋宜正站在大厅中央,这是他们自降落以来见到的第一个红旗集团的“真人”。
“万斯先生,雷诺兹部长,哈里森先生。”林秋宜的问候礼貌但疏离,没有多余的客套,“何先生正在昆仑厅等候各位。”
她引导着三人穿过大厅,走进一部高速电梯。
电梯内壁是一整块智能屏幕,实时显示着红旗集团在全球的业务数据流,庞大、复杂,却又清晰得令人恐惧。
雷诺兹部长注意到,代表新兴市场和“数字方舟”计划的数据流,正呈现出爆炸性的增长。
其明亮的蓝色光芒,与代表北美和欧洲市场的、此刻显得黯淡的灰色区域,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电梯门打开,便是昆仑厅。
这个房间的设计挑战着人类对“会议室”的所有传统认知。
整个空间呈一个完美的圆形,穹顶之上是实时模拟的太空景象,深邃的星空缓缓流转。
房间中央,摆放着一张直径超过十米、由一整块不知名黑色晶体打磨而成的圆形会议桌。
桌面光滑如镜,倒映着星辰,也倒映着每一个走进这里的人扭曲的面孔。
何维就坐在桌子的另一端,他穿着简单的深色衬衫,面前只有一杯清茶,正冒着淡淡的热气。
他身后没有随从,没有律师团,仿佛即将开始的不是一场决定世界格局的世纪谈判,而是一次寻常的茶会。
他平静地看着三人落座,那种沉静本身,就是一种无形的压力。
“欢迎来到红旗。”何维开口,声音不大,但在房间完美的声学设计下,清晰地传入每个人的耳中。
“何先生,感谢你的时间。”国务卿万斯清了清嗓子,率先打破了沉默。
他努力营造一种平等对话的氛围,尽管他知道这只是伪装。“我们这次前来,是带着诚意,希望能与你就‘天网’系统的未来,共同寻找一个能让所有人都受益的解决方案。”
他沿用了白宫早已定下的基调:“我们都理解,一项技术的力量越强大,它所承载的责任就越重大。
“天网毫无疑问是本世纪最伟大的工程奇迹之一,但它的存在,也让全球的战略稳定和信息安全,进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未知领域。”
“我们不希望看到一个‘数字凯撒’的出现,无论他的初衷有多么善良。”万斯看着何维,语气诚恳。
“所以,为了消除这种担忧,为了维护一个开放、透明、且不会被任何单一实体所支配的全球网络空间,我们认为,对‘天网’进行一次所有权的重组,是必要且紧迫的。”
他说完,向雷诺兹部长递了一个眼色。
凯瑟琳·雷诺兹立刻接过了话头,她的风格则直接得多,像一把锋利的手术刀,直刺要害。
“何先生,万斯国务卿阐述了我们的理念,现在由我来谈谈具体方案。”
她将自己的平板电脑转向何维的方向,屏幕上显示出收购方案的核心条款。
“由微软、谷歌和At&t三家公司共同组建的美国‘全球基础设施控股公司’,将出价收购红旗航天集团(即‘天网’系统所有者)90%的股权。剩下的10%股权,将由你个人或红旗集团继续持有,以体现你作为创始人的贡献。”
“至于收购价格,”雷诺兹的嘴角勾起一抹职业性的微笑,“我们将聘请全球最顶尖的四大会计师事务所进行独立评估,以一个公平的、反映当前国际市场环境的‘市场公允价’完成交易。”
她刻意加重了“市场公允价”几个字。
在红旗集团的欧美市场因制裁和舆论战而大幅萎缩的当下,这个“公允价”,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陷阱。
“此外,”她向前探了探身,目光如炬,“我想你需要明白,何先生,这并不是一份商业谈判的开价,这是一份最终解决方案。”
她轻轻敲了敲桌子,仿佛要让每个字都砸在何维的心上:“美国国会刚刚通过的《全球通信安全与基础设施法案》,已经赋予了总统阁下采取一切必要措施,以维护国家安全的权力。”
“我们今天坐在这里,是希望通过一种体面的、符合商业规则的方式,来解决这个问题。”
“如果你拒绝,那么从下周一开始,该法案的第231条,将会被正式激活。”
她的话音未落,财团代表布里森便从公文包里取出了一份装帧精美的文件夹,轻轻推到了会议桌的中央。
文件夹是深蓝色的,上面印着三家公司烫金的徽标。
“这是合同的草案。”哈里森言简意赅地说道。
三个人,一个唱红脸,一个唱白脸,一个负责递上枷锁。
配合得天衣无缝。
他们将政治威胁、法律大棒和商业利益捆绑在一起,构建了一个看似无法拒绝的牢笼。
要么接受这份“体面”的合同。
要么就准备好被整个西方世界用国家机器碾碎。
说完这一切,他们都看向何维,等待着他的反应。
他们预想过何维可能会有的愤怒、震惊,或者故作镇定的讨价还价。
然而,何维的反应超出了他们所有人的预料。
他没有看那份合同,甚至没有对雷诺兹的威胁做出任何回应。
他只是端起茶杯,轻轻吹了吹漂浮的茶叶,然后啜了一口。
昆仑厅陷入了令人窒息的沉默。
只有穹顶的星辰在无声地流转。
时间仿佛被拉长了,每一秒都像一个世纪那么漫长。
万斯国务卿感到自己的后背渗出了一丝冷汗。
在这种级别的交锋中,沉默是最可怕的武器。
它代表着对方的思考深度和心理承受能力,都远在你之上。
终于,何维放下了茶杯,杯底与黑色晶体桌面碰撞,发出一声清脆的声音。
他抬起头,目光没有落在任何人身上,而是望向了那片虚拟的星空。
“雷诺兹部长,”他开口,声音平静得像是在谈论天气,“贵国的法律,我没有研究过。我只想问一个与法律无关的问题。”
他的目光缓缓移回,第一次正视着代表团的三人,眼神深邃得像昆仑厅上方的宇宙。
“就在昨天,我们的‘数字方舟’计划,成功为位于埃塞俄比亚达纳基勒洼地的一个部落,接通了第一个‘天网’信号基站。”
“那里的孩子们,平生第一次通过在线课堂,看到了大海的模样。”
“同一时间,一名患有罕见病的部落长老,通过我们的远程医疗接口,得到了来自日内瓦的专家的会诊。”
何维的声音不带一丝波澜,却有着洞穿人心的力量。
“我的问题是,在你们所设计的那份美好的‘重组方案’里,这个部落的未来,位于第几页?”
这个问题,像一根看不见的针,瞬间刺破了万斯国务卿精心编织的“全球稳定”的华丽外衣,也让雷诺兹部长口中的“法律正义”显得无比苍白和虚伪。
他们的所有宏大叙事,在这个具体而微的、充满了人道主义光辉的事实面前,都暴露出了其自私的内核。
万斯张了张嘴,却发现任何辩解都显得苍白无力。
他总不能说,为了美国的战略安全,那个部落的孩子看不看得到大海,根本不重要。
雷诺兹的脸色则变得十分难看。
她习惯了用力量和规则去碾压对手,却没想到何维会从一个她完全无法设防的角度,提出了一个关于“道义”的质问。
“何先生,”她试图将话题拉回正轨,语气生硬地说道,“我们今天讨论的是全球基础设施的安全问题,而不是慈善项目。”
“是吗?”何维淡淡地反问,然后摇了摇头,“对我而言,这两者是同一件事。”
他站起身,走到巨大的落地窗前。
窗外,是他的帝国,是他一砖一瓦建立起来的科技王国。
“谢谢各位远道而来。”他背对着三人,声音清晰地传来,“请回去告诉总统先生和你们背后的利益集团。”
“天网是红旗集团的灵魂。”
“而灵魂,是非卖品。”
“至于你们的法律和最后通牒,”何维转过身,脸上是嘲讽的冷笑,“红旗集团成立的第一天起,就生活在各种各样的‘最后通牒’里。我对此早已习惯。”
何维说得轻描淡写,却有着万钧之力。
谈判,或者说,这场单方面的逼宫,结束了。
万斯国务卿脸色铁青,雷诺兹部长紧紧地抿着嘴,眼中闪烁着怒火。财团代表布里森默默地收回了那份从未被打开过的合同。
林秋宜适时地出现在门口,无声地引导着失魂落魄的三人离开。
当昆仑厅再次恢复寂静时,何维依旧站在窗前,凝视着远方。
【启示】AI的声音在他耳边响起。
【对方所有威胁手段及我方反制措施的成功概率均已推演完毕。是否启动第二阶段——“冬蛰·苏醒”?】
何维的目光穿过云层,仿佛看到了华盛顿国会山上空,正在聚集的暴风雨。
“启动。”他轻声说道。
一场风暴,即将来临。
但这一次,他不但准备了避风港,还准备好了引爆风暴中心的那一束雷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