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运萍和梁璐是同事,安排宋运萍去找她,然后再由她带梁璐去高育良办公室,
这样一来,别人便不会觉得梁璐的职位是高育良关照的结果,而是通过她自己女儿的关系。
如此一来,梁璐至少可以安稳度过下半生。
凌晨一点多,
秦淮河边上,一间暖光笼罩的房间内,
高育良正与秦思卉低声交谈。
他从医院出来后,直接来了这里,两人简单吃了点东西,便一直聊天到现在。
“你为什么一直压着孟德海?”
这是秦思卉心中一直盘旋的问题。
她之所以问,也有她的理由——想要拉拢孟德海的人,不止她一个。
如今两人关系早已不再遮掩,
秦思卉自然也不像从前那样拘谨。
每次问起高育良,她都带着几分试探,
或明或暗地打听孟德海的事。
孟德海已经做了三年厅长,
至今还是正厅级。
别的省,公安厅长多由副省掌兼任,唯独他是个例外。
前年、去年她都在常委会议上提过这事。
其实,不止她提过,
刘开河等人也提过类似建议。
但每一次,都被季昌明否决了。
而季昌明的意见,常委们都清楚意味着什么——
他不同意,其实就是高育良不同意。
2014和2015年被卡住倒也情有可原,真正让人费解的是,去年居然也被驳回三四次。
就连今年,也接连被直接否决了两次。
这样一来,外界便开始流传一些对孟德海不太有利的说法。
甚至有人猜测,证法委书籍季昌明是否对他有些看法,只是碍于高书籍的面子,才没有表现出来。
这些传言在她们这群人心里也激起了不少波澜。
“提拔得太快对他没好处,资历还差着。”高育良并不希望孟德海步祁同伟的后尘。
这三两年来,高育良一直在暗中观察孟德海的表现。
到了关键岗位,心态必须稳得住。
另外还有一个现实问题,那就是孟德海上位的时间太短。
即便自己这边提了名,上级恐怕也会婉拒。
要知道,孟德海在成为公安厅厅长之前,一直担任京海市韦常委兼证法委书籍。
到了京州之后,也是以常务副厅长的身份履职。
这些职位,都是副市级的。
从副市级直接跃升正厅、再上正省级的不是没有,但非常少见。
高育良也不想破这个例,所以才决定压一压他的节奏。
还有一点,孟德海缺少足够的政绩支撑。
他必须拿下几个关键人物,级别至少得是百亿资产级别的地方大鳄,才算得上真正的政绩。
至于像高启强这种重量级人物——
说实话,
对如今的孟德海而言,不拿下一两个,做报告都难服众。
“能不能透露一点风声?”
秦思卉自然希望借机拉拢孟德海,让他成为淮东派系的一员。
而要实现这一点,最好的突破口,就是找高育良这位幕后掌舵人。
等自己这边时机成熟,
她就会让汉东省韦组织部部长王祥和私下接触孟德海。
其他人去联系,或许没什么特别意义,但王祥和亲自出马就不一样了——
毕竟人家主管全省干部人事工作。
“你多留意老季那边的动向就行。”
高育良掐算了一下时间,也差不多该让孟德海上位了。
在正式启动前,公安系统内部的人事安排也需要提前布局一下。
比如公安厅常务副厅长的位置,目前是副市级。
一旦孟德海上位,这个位置就得腾出来,由副市升正市。
高育良当初就预料到今日,
在任命常务副厅长时,特意安排了一个年纪偏大的人选,
现在那位也只剩一个月就要退休,正好完成过渡。
此刻,高育良和夫人正熟睡着,
而在千里之外的淮东,
秦振江却彻夜未眠。
他一直在反复思考整个计划的可行性。
思卉是1972年出生的,今年刚好四十五岁,按正常仕途推算,还能再干将近十年。
高育良本人也只剩两年任期。
等他这一任期结束,摆在面前的无非是两种路径。
第一种是继续留在汉东发展:
第一步,出任御书房行政大臣兼汉东省韦书籍;
第二步,进入内阁或督察院,或者担任刑事院一把手;
第三步,则是问鼎大汉帝国至尊之位。
第二种选择,则是进京逐步晋升:
第一步,成为内阁成员并兼任公安系统的负责人;
第二步,担任尚书院院长,同时保留内阁大臣和公安首脑身份;
第三步,晋升为御书房行政大臣,兼刑事院院长或督察院副院长;
第四步,同样是至尊之位。
至于最终是哪种走向,秦振江也说不准。
但不管哪一种,他都不希望看到。
不仅他不愿意看到,恐怕老李、老陈、老赵这些人都不乐意。
所以他们才会一直在暗中布局、努力。
高育良的仕途走向,某种程度上也决定了女儿的命运。
最多也就是个部委一把手,再往上走基本没戏。
这里面牵涉到不少隐秘的利益考量。
但如果能更进一步,坐上头把交椅呢?
那女儿未来或许真能再进一步,
甚至可能成为帝国政坛上最有分量的女性人物之一。
这对他们而言,可是具有历史意义的一步。
女性晋升到高位的情况确实不少,差不多每五年就能数出五六个,但大多只是挂个名头而已。
真正手握实权的,掰着手指头算也就那么一两个人。
如果真要走这一步的话,
秦家要下的本钱可不小,
甚至还得舍弃一些东西。
毕竟,没有李家和陈家的支持,
秦振江的打算也只能停留在想法阶段。
“上,看来是势在必行。”
“可最后又能落得什么下场呢?”
这才是秦振江一直在反复琢磨的问题。
高育良要是顺利升迁,那汉东接下来面临的挑战也不少。
思卉若真的接任省里的二把手,负责行政事务,
将来肯定要面对不少遗留难题。
最直接的,就是财政负担问题。
包括城投债,还有正府的各种欠款,
迟早会暴露出来。
现在,汉东省的总债务已经超过了老粤两千多亿,达到了1.13万亿,位居全国榜首。
要知道,2014年时,
汉东债务总额还只是排在全国第四,
排在粤省、汉江和淮东之后,总规模也只有六千多亿。
短短三年,翻了一倍不止。
其他省份每年的债务增长一般也就百分之十到二十之间,而汉东为了扶持新能源企业,几乎把未来三四年的资金都提前用上了。
这些问题,用不了四五年的光景就会全面爆发。
作为当时的主政者,肯定难辞其咎。
要是答应了高育良的安排,
呵呵……
秦思卉将面临两个选择。
其一,妥善处理好这些包袱,
处理得当自然前景一片光明。
其二,被沉重的债务压得喘不过气。
若是后者,
结果不难预料。
第一个问责的,恐怕就是高育良自己。
因为只有把秦思卉推出去顶雷,
这些问题才不会继续牵连到他。
如果高育良退下来倒还好,但如果他还要继续往上走,
那就成了他的致命隐患。
所以,秦思卉必须帮他把这个难题解决掉,
也就是这些前人留下的烂摊子。
“唉……”
“还是和他们商量一下吧。”
这种事,早已不是他一人能定夺的,
势必牵动其他几个家族。
“明天再说吧!”
秦振江看了眼时间,关灯休息了。
事情留到明天再想,眼下还是先养精蓄锐。
……
这天上午九点半左右,
汉东省公安厅厅长孟德海,
趁着休假回京海探望舅舅。
他的舅舅是黄正,曾任汉东省韦组织部常务副部长,兼任汉东行政学院院长,2014年下半年正式退休。
当初上头有意安排他担任京海市人大主任一职。
毕竟,黄正才六十岁。
按惯例,一般都会安排二线职务,再过渡一两年才退下来,
也就是所谓“六十加三”。
不过,黄正经过深思熟虑,
再加上想为大侄子腾出位置,
便婉拒了组织的好意,
回到京海老家安度晚年。
黄正的子女和晚辈多数在外地工作,家里只剩下他和老伴两人,
于是他索性住进了疗养院。
舅甥俩边聊边说,
不知不觉就聊到了孟德海的工作上。
聊了一会儿后,孟德海终于把压在心里快三年的念头说了出来。
“眼看都快三年了。”
“舅舅,我是不是该动一动?”
若不是因为舅舅的关系,他早就开始活动了。
来找他的人络绎不绝,尤其是那些省韦常委。
但他还是忍了下来。
“你都忍了两年多了,还在乎这最后一点时间?”
黄正语气依旧平静,意思也很明确:既然已经等了这么久,何必急于一时?毕竟祁同伟的例子摆在眼前。
他也觉得,时机差不多了。
现在关键不在你态度如何,
也不在别人怎么说,
而是看高书籍那边的意思。
“行吧……”
“我明白了。”
听罢,孟德海也不再纠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