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雾如轻纱般笼罩着石江村,鸡鸣声划破了黎明的寂静。村口的打谷场上,赤卫队员们正在进行晨练,喊杀声震天动地。疫情过后的村庄,仿佛一株被春雨洗礼过的秧苗,焕发出更加旺盛的生机。
突刺!杀!
格挡!进!
程铁军亲自在场上示范拼刺动作,汗水浸透了他的军装。这个在战场上勇猛无比的悍将,在训练场上同样一丝不苟。
动作要狠!要快!白狗子不会给你第二次机会!他的吼声在操场上回荡。
不远处,新编入红军的前俘虏们正在徐远山的带领下进行队列训练。这些曾经的敌军士兵,如今穿着红军的灰布军装,虽然动作还略显生疏,但眼神中已经没有了当初的迷茫。
向左转!注意排面!徐远山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记住,你们现在是红军战士!一举一动都代表着红军的形象!
训练场另一侧,周文正在给工作队和农会骨干上课。黑板上写着土地政策与群众工作几个大字。
同志们,杨家庄的经验告诉我们,光靠武力是不够的。周文的声音清晰有力,要想真正赢得群众,就要把政策讲透,把工作做细。下一步,我们要在周边六个村子全面铺开土改......
整个石江村就像一座巨大的兵工厂,每个人都在为即将到来的战斗做准备。
指挥部里,刘肖站在地图前,眉头微蹙。赵立仁刚刚送来的情报显示,白建生正在调动部队,番号之多,超出了之前的预估。
敌人这次是下了血本啊。刘肖的手指在地图上划过,三个主力师,加上地方保安部队,总兵力超过五万。
看来龙源口的失败,让白建生很没面子。赵立仁冷笑道,不过这么多部队调动,补给是个大问题。
这正是我们的机会。刘肖转身,白建生想速战速决,我们偏要跟他打持久战。
他在地图上画出几个圆圈:这些地方,都是敌人的补给线。老赵,你带人重点关照这几个地方。
明白。赵立仁会意,保证让他们吃不好睡不好。
另外,通知各部队,从今天起加强山地作战训练。我们要把赣南的每一座山、每一道岭,都变成敌人的坟墓。
命令很快传达下去。红军的训练重点开始向山地游击战倾斜。攀岩、越野、潜伏、设伏......每一项训练都紧贴实战需求。
同志们看好了!一个精瘦的老兵在示范如何利用藤蔓快速通过悬崖,这手本事,关键在腰力!当年我在山里打猎......
新兵们看得目瞪口呆,随即跃跃欲试。石江村周边的山岭间,到处可见红军战士训练的身影。
与此同时,苏湘云也在忙着培训医疗队员。疫情过后,她更加认识到战地救护的重要性。
止血带不能绑太久,每隔半小时要放松一次。
骨折固定要用夹板,找不到合适的树枝时,步枪也是很好的替代品......
她一边讲解,一边在伤员身上示范。这些从死亡线上挣扎回来的战士,成了最好的教学素材。
苏医生,要是...要是伤得太重,救不回来怎么办?一个新来的小护士怯生生地问。
苏湘云的手顿了一下,随即继续手中的动作:只要还有一口气,我们就要尽百分百的努力。但是......
她抬起头,目光扫过在场的每一个医护人员:如果真的无力回天,我们要做的,是让战士有尊严地离开。
训练场上的喊杀声隐隐传来,与医务室里的低声讲解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特殊的画卷。
......
就在红军加紧备战的同时,白建生的司令部里,一场争论正在进行。
总指挥,我军兵力虽多,但在山地作战中难以展开。一个参谋指着沙盘建议,不如分兵合击,将红军逼出山区,在平原地带决战。
分兵?另一个将领立即反对,龙源口的教训还不够吗?红军最擅长的就是各个击破!
那你说怎么办?难道要五万大军挤在山沟里喂蚊子?
够了!白建生喝止了争论,红军想要在山地里跟我们周旋,那就如他们所愿。
他走到沙盘前,拿起代表红军的蓝色小旗:但是这一次,我要让他们明白,在绝对的实力面前,任何计谋都是徒劳。
总指挥的意思是?
步步为营,稳扎稳打。白建生的手指在沙盘上画出一条线,用碉堡战术,一步一步压缩红军的生存空间。我要让刘肖眼睁睁看着他的根据地,在他的面前一点点缩小。
可是这样进度太慢......
白建生冷笑,我们有时间,红军没有。他们的粮食、弹药、药品,能支撑多久?
命令下达,白军的战术立即转变。不再急于寻找红军主力决战,而是开始在交通要道修建碉堡,建立封锁线。
消息传到石江村,指挥部里的气氛顿时凝重起来。
白建生这一手,确实毒辣。周文皱眉,如果让他们把碉堡修起来,我们的活动空间会被大大压缩。
而且群众也会受到影响。许向前补充,很多村子都在封锁线内,到时候物资运输、情报传递都会变得困难。
刘肖没有说话,只是用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这个动作让众人都安静下来——这是他在思考时的习惯。
白建生想用碉堡困死我们。良久,刘肖终于开口,那我们就让他知道,在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里,几座碉堡不过是几块礁石。
他站起身:传令:各部队化整为零,以连排为单位活动。重点打击敌人的运输队和施工队,延缓他们修建碉堡的进度。
另外,他看向周文,老周,你带工作队深入敌后,发动封锁线内的群众。告诉他们,红军永远不会放弃任何一个乡亲。
明白!
铁军,你带主力在外线策应,寻找战机。记住,不打无把握之仗。
新的战术立即开始执行。红军的活动更加灵活,就像水银泻地,无孔不入。
这天深夜,程铁军带着一营战士,埋伏在通往一处碉堡工地的必经之路上。
营长,来了。侦察兵低声报告。
月光下,一支运输队缓缓行来。十几辆大车上装满了水泥、木材,还有一个连的士兵护送。
等他们全部进入伏击圈。程铁军压低声音,听我命令再开火。
运输队毫无防备地走进了死亡陷阱。当第一声枪响时,整个队伍顿时乱作一团。
红军的火力从四面八方倾泻而下。护送的白军士兵还没来得及组织抵抗,就倒下了一大片。
战斗只持续了十五分钟。运输队全军覆没,所有物资都被缴获。
把能带走的都带走,带不走的全部烧掉!程铁军下令,迅速撤离!
当白军援兵赶到时,只看到一地狼藉和还在燃烧的大车。
类似的小规模战斗在各处上演。白军的碉堡修建进度大大延缓,补给线也频频遭到袭击。
白建生很快意识到了问题。
红军改变了战术。他在军事会议上说,他们不再寻求决战,而是在用游击战消耗我们。
总指挥,这样下去不是办法。我们的伤亡虽然不大,但士气受到很大影响。
那就改变策略。白建生眼神一冷,他们不是喜欢打游击吗?那我就陪他们玩玩。
他下令组建特别清剿部队,由熟悉山地作战的老兵组成,专门对付红军的小股部队。
新一轮的较量,在赣南的崇山峻岭间展开。这是一场猫捉老鼠的游戏,只不过,这里的猫和老鼠,随时都可能互换角色。
而在石江村,刘肖正在酝酿一个更大胆的计划。他要让白建生明白,红军不仅会打游击,更会打歼灭战。
砺刃多时,该见见血了。
(本章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