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连数日的海岸观测,让肖胜积累了大量的潮汐一手数据。退潮时的暗流潜涌,涨潮时的磅礴推力,以及那在海浪之下无数细微的漩涡、回旋与能量碰撞,都在他与竹竿武魂的深度共鸣下,被细致地捕捉、记录,并与苏清瑶水镜显化的轨迹相互印证。
起初,苏清瑶还带着强烈的求证与审视心态,但随着数据越来越详实,肖胜的感知与水镜的显影重合度越来越高,她心中的质疑逐渐被一种近乎震撼的好奇所取代。她开始意识到,肖胜那套“非线性理论”并非空想,而是建立在对水流能量极其深刻的、近乎本能的直觉之上。
此刻,唐门分部那间被肖胜暂用的实验室内,气氛与往日截然不同。原本堆放整齐的零件被推到一旁,房间中央放置着一个特制的、足以容纳数人的人造水缸,缸壁铭刻着简单的固化和能量稳定符文,确保内部水流模拟的稳定性。水缸中盛满了调配好的、模拟海水成分与密度的盐水,在实验室顶灯照耀下,泛着粼粼波光。
肖胜站在水缸旁,手中握着的正是他的雷霆钓竿。他没有召唤武魂实体,而是从储物魂导器中取出了一卷闪烁着银白与幽蓝交织光泽的丝线——这正是他之前进化武魂时,以蛛丝为基础,融入了银丝草精华、电鳐精华以及深海墨藻部分特性后,额外制备的备用钓线。其坚韧程度、能量传导性以及对水元素的亲和力,都远超普通材料。
水缸的另一侧,连接着一个结构复杂、尚未完全成型的魂导器核心基座。基座由多种导魂金属构成,上面镶嵌着几颗用于稳定和暂存能量的低级魂晶,以及密密麻麻、尚未激活的能量回路刻痕。这是肖胜根据潮汐能量特性,初步设计出的能量接收与转化装置的雏形。
苏清瑶则站在稍远一些的地方,水镜武魂悬浮在她身前,镜面光华流转,投射出一道柔和的光柱,笼罩着整个水缸。光柱之中,水缸内的水流不再是简单的透明液体,而是被赋予了不同的颜色和光晕,清晰无比地显化出内部的每一丝流动、每一个微小的涡旋与能量淤积点。她此刻更像一个最精准的观测者,为肖胜提供着实时的“能量视觉”。
“开始接入导能线。”肖胜沉声道,语气专注。他小心翼翼地将那卷特制钓线的一端,连接到魂导器核心基座上一个专门设计的、带有弹性卡槽和导能纹路的接口处。
就在钓线与金属接口接触并锁死的瞬间——
滋滋……噼啪!
一阵细微却清晰的电流声从接口处传来,几缕蓝白色的电火花跳跃闪烁!这是钓线中蕴含的电鳐精华与魂导器基座初生的能量场产生的自然反应。同时,钓线本身那银蓝交织的光泽也明亮了数分,仿佛被注入了活力。
实验室内的空气中,顿时弥漫开一股淡淡的臭氧味,与盐水的水汽、金属的冷冽气息混合在一起。
“能量接口反应剧烈,但……稳定下来了。”苏清瑶清冷的声音响起,带着一丝讶异。她通过水镜能清晰地“看”到,那暴躁的电弧能量并未破坏接口,反而被钓线本身柔韧的特性所包容,缓缓导入基座之中,形成了一种动态的平衡。“你这钓线……竟然能承受并疏导这种程度的能量冲击?”
“它比看起来要结实一点。”肖胜含糊地应了一句,没有深入解释钓线的来历。他全神贯注地握着竹竿,将钓线的另一端,轻轻垂入了模拟水缸之中。
钓线入水,并未沉底,而是在肖胜精妙的魂力操控下,如同一条拥有生命的游鱼,在水缸中缓缓摆动、延伸。
“注意,左前方水深半米处,有一个持续生成的小型漩涡。”苏清瑶立刻提示,水镜光柱中,那个区域的颜色明显加深,呈现出一种代表能量淤积的暗红色,“按照传统设计,这里需要加装分流符文或者强化结构,避免能量在此处堆积造成回路过载。”
这是经典魂导思路,遇到障碍或能量节点,首先想到的是“克服”或“加固”。
然而,肖胜的做法却截然不同。
他没有试图去平复那个漩涡,也没有加固钓线。他手腕极其细微地抖动了一下,魂力顺着竹竿涌入钓线。
只见水缸中,那根银蓝色的钓线,如同拥有了灵性,尖端轻轻一摆,竟主动向着那个暗红色的漩涡边缘靠拢!它没有直接穿透漩涡中心,而是沿着漩涡旋转的外围切线,以一个精妙的弧度,缓缓绕了半圈!
“你做什么?”苏清瑶忍不住问道,眉头微蹙。在她看来,这简直是主动将导能线送入能量混乱区域。
“不是克服,是借用。”肖胜紧盯着水缸,眼神发亮,“苏研究员,你看!这个漩涡本身,就是一股旋转的能量。强行穿过,会承受它全部的撕扯力。但如果像这样,顺着它的边缘,‘借’它一部分旋转的力道……”
随着他的话语,水镜中的景象发生了变化。
那根绕行漩涡半圈的钓线,非但没有被漩涡的力量撕碎或阻滞,其表面的银蓝光泽反而因为吸收了部分旋转能量而微微闪烁,变得更加活跃!更令人惊奇的是,钓线本身的摆动,竟然开始反过来影响那个漩涡!
在水镜的清晰显影下,可以看到钓线划过的那条弧线上,水流被一股柔和而坚韧的力量引导,原本有些杂乱的漩涡边缘变得规整了许多,旋转的动能似乎有一部分被钓线“带走”,并通过钓线本身,向着末端的魂导器基座传导而去!
与此同时,水缸内真实的盐水中,以那根钓线为核心,一个微型的、旋转方向与能量轨迹都与水镜显影完全一致的漩涡,正在悄然形成!仿佛水镜照出了能量的“灵魂”,而现实的水流则跟随着这“灵魂”的指引!
“这……这是……”苏清瑶清冷的脸上终于露出了难以抑制的震惊之色!她亲眼看到,一股原本被视为“有害”的淤积能量,竟然被一根看似脆弱的钓线,以这种匪夷所思的方式“驯服”和“利用”了!
“这就是‘势’。”肖胜的声音带着一丝疲惫,却充满了验证理论正确的兴奋,“找到能量的流动轨迹,然后像钓鱼一样,把‘钩子’——也就是我们的导能线——放在最合适的位置,让它自己‘咬钩’,借力打力。”
他不断微调着钓线在水中的角度和位置,避开那些能量剧烈对冲的“礁石区”,专找那些能量自然汇聚或转换的“通道”和“斜坡”。水镜之中,代表能量顺畅流动的淡绿色光带,开始沿着钓线蜿蜒的路径,一点点地亮起,虽然微弱,却稳定地向着魂导器基座汇聚。
实验室里安静下来,只剩下钓线划过水面的细微声响,魂导器基座偶尔吸收能量时发出的微弱嗡鸣,以及两人逐渐变得粗重了些许的呼吸声。
苏清瑶不再出言指导或质疑,她只是全神贯注地维持着水镜,将那根银蓝钓线在水下编织出的、违背她以往所有认知的“能量钓轨”,无比清晰地映照出来。
她看着肖胜那专注而沉稳的侧脸,看着他那仿佛与手中钓竿融为一体的姿态,心中某个坚固的角落,似乎在悄然松动。
或许,魂导器的未来,真的不只有“约束”与“克服”这一条路。
或许,真的存在一条更为柔和、更贴近能量本源的,“垂钓”之路。